专访《七十七天》导演:抵押了自己的房子,还差点被狼吃掉
《七十七天》不是一部常规的故事片,而是深入到全球“第三极”羌塘无人区,历时三年、实地取景的户外探险题材,虽然导演赵汉唐自己本身热爱且有丰富的户外经验,但电影创作的过程依旧困难重重,整个拍摄历时三年,为了能拍完,导演抵押了自己的房子,还差一点被狼吃掉,这个过程中都有哪些故事?我们专访了导演赵汉唐和主演江一燕。
拍《七十七天》是源于对户外的一个热爱吗?
赵汉唐:是的。早些年我演了很多电视剧,我觉得自己应该给生命找一种新的感觉,接近我内心的感觉。在这十年间,我都是半年拍戏半年旅游,去到很偏僻很偏远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我就觉得咱们国家其实有那么壮丽的山河,不应该老是局限在横店啊摄影棚里面。而且我们的电影不应该老是武侠片、喜剧片,所以我就有了拍《七十七天》的心愿。直到我看到杨柳松的帖子,他穿越的羌塘无人区是我们地球第三极的核心地带,大家熟悉的可可西里也都只是它的一部分。我开车旅行的时候,就沿着这个无人区的边缘走过,我知道它有多么的广袤,多么的神秘。如果自己孤身进去,完全把自己暴露在大自然的话是多么的危险。杨柳松的帖子刚在网上发的时候,我就看见了。后来我就一直在跟着看,直到后来这个帖子更新完毕之后出了书,我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其实可以把它拍成一个电影,同时也实现了我的心愿。虽然这个电影讲的是穿越无人区的故事,但它一定是从我们的内心,从我们的现实,从大家现实生活中出发的。
野外探险是一个挺小众的题材,也很少有类似题材的上映,在决定拍摄这个电影的时候是怎么去说服投资方来投资?
赵汉唐:其实刚开始有一个投资方,但是他投了一些钱之后,就没有再投了。所以我就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了。有了这部分钱之后,最早我先请了10个朋友跟我一起进了一趟羌塘,其实是一种测试吧,这十个人不同体质、不同的高矮胖瘦,看他们进去之后的反应变化,因为我觉得带这么多人进无人区怎么应付高原反应还是没有太大把握,进去之后,我就把我爬雪山记录的高海拔的经验来要求他们。后来我就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是可以适应的,只要方法对。所以第二年我们最多的时候是80多个人进入无人区。
第一次做导演,在筹备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您有介绍说前前后后拍摄了 3 年,在这 3 年时间里,应该在每个阶段都有困难吧。能不能说一下自己觉得最难的部分?又是怎么样请到的李屏宾呢?
赵汉唐:刚开始萌生了拍摄这个电影的时候,我觉得有三大空白。第一个是带这么多人去海拔那么高的无人区。担心大家身体能不能适应。第二个空白就是那些野生动物怎样去拍摄。因为杨柳松的这个游记,它只是一篇游记,撑不起一个电影的结构,所以我们把里面野生动物的一些原来的素材做了一些艺术加工。第三,对我们来说就是剧本的问题,怎么样可以写出一个让观众接受的一个剧本,又不能太背离杨柳松的原著。这是三个主要的难题,其实你刚才说的那句话,也是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难题和每个阶段的困难,我非常认可。不过好在我们一路走过来,包括我们第一次见到李屏宾老师,我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告诉他我们想拍摄这么一个电影。把我们之前拍摄的素材给他看了。他当时没有答应我,后来他去了美国洛杉矶,每天都去爬山,确定他自己的身体可以,才告诉我他愿意接这部电影。
问一下江一燕老师,他在邀请您的时候已经拍摄了一些素材,给你看了一些素材,但当时还没给您看剧本?
江一燕:有,当时有看剧本,但剧本不是很完善。当时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是那个画面,还有那句“人生是一次旅行”,我觉得特别有感触。我自己的心里也是一个向往自由,向往远方的人。我觉得大家应该是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吧。所以有的时候都不用多交流太多,彼此都能理解。
赵汉唐:对,其实有很多戏我们都脱离开了剧本和原稿。小江老师自己发挥的东西很多,这些也都是闪光点。最早我们跟小江老师聊的时候,就说这么一个人物,我给这个女孩拍过一个纪录片,纪录片的素材也给小江老师看了。我就跟她讲我们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去拍摄。这个女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状态。所以她很多场戏,因为我的精力被分散的比较多,其实有很多场戏都是小江老师自己发挥。都特别好,都是电影里面闪光的部分。
小江老师的戏份拍了多长时间?
江一燕:两个月不到吧。在冬季的时候。
开拍前准备了多久?
江一燕:准备的时间非常短,只有一个星期,这是因为羌塘天气的原因,如果我们不早点进去,再等一等就更冷,就没有办法拍摄了。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对我来说压力真的挺大的,要适应高原反应,还要学会自如的操作轮椅,因为我饰演的角色三分之二的身体都没有知觉,想真实的反映出这种状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个电影真的是拍了好久,从 2014 年就开始拍,然后能不能介绍一下这 3 年为什么第一次去,第二次去?现在好多电影都是一次就拍摄完成,时间也很短,有的 3 个月就完成一部电影。
赵汉唐:因为我刚才说到,最早带这么多人去是没有把握的。所以第一年我挑了一些朋友把他们带到无人区,第一年我们也总结了很多经验,包括要买什么样的睡袋。如果买信封样的睡袋是错误的,木乃伊睡袋才能保持身体的热量。信封睡袋在极其寒冷的地方是越睡越冷。这都是我们第一年总结的经验。还有帐篷,其实户外帐篷其实不好用,因为你要给大家一个在里面活动的空间,所以我们每个人准备的是军用的棉帐篷。它的高度够,大家可以在里面行走,生炉子,半夜大家再加一次煤,这样保持热度。第一年我们是考察,拍摄了一些素材。我们剪辑了一个先导片,这个先导片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得到了特别大奖,这可能也给了我们一个信心和鼓励,让我们把它做下去。也是因为这个,我们给投资方看,让他们知道我们想拍摄什么样的东西。也有朋友借我们钱。所以第二年当我们80多个人20多辆越野车,3辆卡车,我们就浩浩荡荡的杀到无人区那边。这个过程中也是有很多操心的事。因为大家坐在车里面,高原日晒很强烈,会觉得很热。一下车风吹很容易感冒。一旦感冒就会有肺水肿,脑水肿,有生命危险。为此我请了高原医生,藏族的向导,还带了高原氧仓。不过最后也没有用上,因为我们的方法都比较得当,没有出什么大问题。我们在无人区里面,像李屏宾老师也说过我们每扎一次帐篷,外面的景色都是无比美丽。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选择9月10月份进去的。因为过了11月里面会特别冷。工作起来大家都会受不了,一会儿身体,脚都会冻僵的。高原上每年3.4月份还会有暴雪,一旦有了大暴雪,我们就寸步难行。6.8月又是冻土软化的时候,所以一年我们能拍摄的时间很少,就是9.10.11月份。就这一点时间。头两次我们都是冬天拍的,拍的洪水泛滥的时候,所以中间有一年我们是选择7.8月份进去。那个时候我们养的小狼也到了合适的大小,我们留着那边的眼线告诉我们山洪来了。我们就匆匆忙忙赶过去,我们电影里面的洪水泛滥,就是那个时候拍摄的。
被狼追的那一段戏,是怎么完成的 ? 还有狼在帐篷外围攻、搏斗的戏份。
赵汉唐:那些是实拍的,并且完全是实拍的。因为你在结尾的花絮可以看到我跟狼在一起搏斗的,都是我们实拍的。甚至有一场戏,男主人公梦境,狼进入帐篷,那也是我们实拍出来的。因为你平时是蹲着是站着是坐着,它如果有什么危险的动作,你还可以保护自己,但是那个镜头完全你是躺在那里,它万一给你来一口,你完全是防备不了的。但是那条戏,那只狼演的是非常好的。那个状态,节奏,转身走出去,非常非常好。所以就是我们努力去做,神都会帮助我们。犹如神助的感觉。
我们在极地的拍摄难度是很大的,我们摄影器材的运输是怎么解决的?我看还有轨道,伸缩炮。这些器材怎么架设?
赵汉唐:架设完全是因为我请了藏族协作,就是我爬雪山的时候认识的。我把他们请过来,他们在高山上也可以帮助我们携带装备,所以最后他们非常棒。花絮中也可以看到,他们帮我们在洪水里把炮背过去。在海拔6000多米,他们依然可以帮我们把设备架起来,每次当他们架炮的时候,剧组里每个人都在帮忙扶着炮架。
我觉得这个电影的意义不只是电影本身的,首先是对极地的一种探索。你自己有没有一个自己的目标,还会不会再去创作同类题材的?
赵汉唐:会的。其实拍七十七天之前,我就想拍一部关于雪山的电影。中国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所以以后我还是想以户外为背景来讲人的故事,人的情感。
还是要自己当导演?
赵汉唐:对。
那小江老师还会不会参与?
江一燕:我可不会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