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金融陈四清 陈四清:《贸易金融的趋势与策略》【中国金融杂志】

2017-09-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贸易金融是银行服务于商品和服务交易.贯穿贸易链全程的综合金融服务,服务范围涵盖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避险保值.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对于便利企业开展贸易.降低交易成本.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意义重大.国际金融危机后,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逐步深化.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逐步推进以及中国银行业在全球的相对地位逐步提升等大背景下,贸易金融不仅有效发挥着全球经济复苏"助推器"的作用,而且作为中国银行业的总体优势业务,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商业银行应深入洞悉.积极应对,准确把握

贸易金融是银行服务于商品和服务交易、贯穿贸易链全程的综合金融服务,服务范围涵盖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避险保值、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对于便利企业开展贸易、降低交易成本、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意义重大。

国际金融危机后,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逐步深化、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逐步推进以及中国银行业在全球的相对地位逐步提升等大背景下,贸易金融不仅有效发挥着全球经济复苏“助推器”的作用,而且作为中国银行业的总体优势业务,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商业银行应深入洞悉、积极应对,准确把握贸易金融未来发展脉搏。

贸易金融业务的发展面临全新的市场环境

贸易结构升级。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对外贸易第二大国。进出口贸易额从2002年的6000多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3.87万亿美元。从贸易区域结构来看,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近年来需求不振,我国与东盟、金砖国家的贸易将成为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

从贸易产品结构来看,受劳动和资源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要素驱动型”对外贸易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将是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目标。未来几年,我国对外贸易仍将保持稳步增长,外贸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地位也将继续保持。

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升级的同时,国内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日益显著,为银行国内贸易金融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企业“走出去”范围拓展。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除了产品出口外,企业直接投资、承包工程等均呈现持续增长的局面。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企业共对超过2万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金额4400多亿美元;2000~2012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营业额近6000亿美元。

“走出去”企业要求银行提供贯穿“走出去”全过程的综合金融服务,包括贸易结算、贸易信贷、交易咨询、风险管理、信用担保、现金管理、财务顾问等。除此之外,一些重大“走出去”项目的成功实施背后,往往都有配套的独具特色的贸易金融服务方案。

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此过程中,传统存贷业务利差空间不可避免要受到挤压。与流动资金贷款相比,贸易金融业务兼具资产业务与中间业务特征,综合性强,收益多元化,受利率市场化冲击较小。

未来几年内,我国还将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并推进外汇市场发展,丰富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企业对外汇远期、期权等汇率保值避险类贸易金融业务将有旺盛需求。

人民币“走出去”步伐加快。当前,跨境人民币政策框架基本确立,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增长。2012年全年,境内70余家金融机构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达到2.94万亿元,占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量的8.4%,资本项下人民币直接投资金额超过2800亿元。

2012年末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余额约5600亿元,占当地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比重超过8%;新加坡、伦敦、卢森堡也在积极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商业银行通过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贸易融资、海外人民币存款、贷款、资金、清算等各项业务,可以满足企业多方位的金融需求,拓展海外客户基础,真正打入当地金融市场。

“金融脱媒”“产融结合”趋势明显。发达国家经验表明,金融脱媒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许多企业已通过参股、投资、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与银行等金融企业合作。传统金融客户开办财务公司,自行叙做结算和融资等业务。

以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为代表的非金融企业通过强大的电子交易平台或物流配送平台,加快向传统的贸易金融服务领域渗透。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深度融合,在一定程度挤压了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空间,但也将为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的发展带来深刻变革。

新监管规则实施。近年来,全球银行业积极研究和推进实施新巴塞尔协议。新协议要求银行对风险进行量化、立体化、精细化的管理,贸易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它还要求银行建立更加科学的,综合考虑风险、收益、资本成本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

轻资本、高收益的产品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部分领域和特定的实施阶段,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例如,在初级内评法下,合格风险缓释工具的认定范围相对较小,导致贸易金融业务的低风险特性无法充分体现,资本占用存在高估的现象;在杠杆率的计算上,一定程度忽略了表外科目中不同种类资产的根本区别,当银行面临杠杆率压力时,会倾向于挤压表外业务,从而对信用证、保函等传统贸易金融业务带来不利影响。

新形势下贸易金融业务发展的特征

全球化推动贸易金融向纵深发展

贸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属性,决定了有更多的中小企业被纳入这一金融服务体系。在保持自偿性这一本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贸易金融服务越来越广泛地与银行票据、商业票据、应收和预付账款、货权单据等具有较强变现能力的流动资产相结合,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凭借在供应链中形成的债权和物权关系获得银行的融资服务,贸易金融服务呈现向纵深渗透的趋势。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数量进一步上升,需要全球化的贸易金融服务方案。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然结果,是其采购、生产和销售活动在更广的全球范围内展开。因此,制定全球化的贸易金融服务方案,帮助企业在跨时区、跨国家、跨币种、维度上更好地匹配物流和资金流、妥善管理资金收付余缺,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币种和不同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差异获得收益并规避风险,将成为未来贸易金融服务的关注焦点。

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提供全球化贸易融资服务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中国的主要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境外业务拓展力度,银行在国内办理国际业务的传统格局已经悄然转变为走出国门提供全球服务的新格局,这无疑大大增强了中国银行业贸易金融服务全球化的势头。

产品组合趋向集成化和综合化

单一的融资结算占比逐步下降,组合方案占比快速提升。单一的融资结算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大多数企业的需求。在帮助企业安全、快捷地完成资金收付的同时,能够帮助企业最大化资金收益、有效管理或规避汇率风险的集成化贸易金融产品成为客户的新宠。

从对单个企业提供融资,转变为提供涵盖产业链和关联企业的整体综合服务方案。贸易金融中的供应链融资已经形成典型的“1 N”模式,银行须将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供应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贸易金融服务方案,对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节点的产、供、销活动进行统筹,在此基础上提供一揽子融资、结算服务以及账户管理和财务顾问等衍生服务,以确保整个产业链资金的正常周转。

创新研发常态化

“一招鲜,吃遍天”的机会越来越少,新产品一经推出即被大量复制推广的现象将越来越普遍,保持在贸易金融服务领域的持久竞争优势,需要常态化的创新研发作支撑。因此,银行需要把握好以下四个重点创新领域。

利率、汇率变动带来的创新机遇。随时因应市场利率、汇率的相对变化不断更新现有产品,适时推出新产品,以不断满足客户锁定风险、降低融资成本的需要。

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创新机遇。如离岸市场的资金保值增值和资产托管服务、小币种报价带来的做市商业务机遇、打造人民币资金全球清算体系的资金清算产品、为国外同业提供人民币账户管理和资金结算的同业业务等,都有巨大的发掘潜力。

监管逐步放松而带来的创新机遇。如资本项目逐步放开、跨境借贷逐步拥有更大的自由度、贸易融资不再纳入外债额度管理等一系列跨境资金流动管制的放松将为贸易金融服务带来更大的创新空间。

产业链条延长可能带来的研发热点。随着中国制造受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国内客户越来越希望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业务锁定价格,大宗商品融资业务也因此成为近来贸易金融业务发展的新热点。许多银行已经开始通过加强与境外大宗商品交易机构的业务合作来搭建大宗商品融资业务平台。

运作管理一体化

人民币国际化打破了跨境贸易融资的币种分割,资本流动的逐步放开也破除了资金跨地域周转的限制,这为贸易金融产品的研发、管理和风险控制打开了境内外一体化运作的空间。

贸易金融的规模化发展也要求实施一体化管理,以提升效率节省成本。许多金融机构加强了贸易金融产品的条线指导和统筹,以标准化产品、差异化组合的策略实现对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全覆盖。贸易金融服务的后台作业和处理流程整合完成后,设立区域性的单据处理中心和运营服务中心的条件日渐成熟,全球贸易金融服务将获得一体化的运营支持保障。

融资交易信息化

借助电子渠道交付贸易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不仅通过自身的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直接向企业客户提供贸易金融服务,还与大型电商开展合作,借助电商平台的海量客户信息等来制定专门的融资额度核定标准,从而实现为网店客户批量提供在线融资和结算服务。

风险计量精细化

新资本协议有利于体现贸易金融低风险、低资本占用的优势,但对贸易金融业务的风险资本计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资本协议对原资本协议中关于表内债权(中央公用企业除外)适用100%的风险权重、认可的风险缓释品仅限于部分金融质押品和金融机构担保等方面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计量办法允许银行在高级内评法下使用更接近真实情况的风险参数,这就要求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的精细化计量水平,使资本占用水平和实际风险水平更加趋于一致,真正体现贸易金融的优势。

增强贸易金融业务的核心能力

打造全球化的客户关系管理平台

全球化的贸易金融服务需要全球化的客户关系管理平台提供保障和支撑,为此银行应未雨绸缪,提前搭建好全球化的客户关系管理和客户营销方面的基础架构:通过建立全球统一的客户信息平台实现全球客户信息在银行内部的集中共享,在此基础上推动全球客户的互认互荐和全球客户的分层管理;推动建立两个“三位一体”的全球客户服务体系,即“全球客户经理、全球产品经理和全球风险经理”三者分工协作的体系,以及“总部客户经理、区域客户经理和主办客户经理”三个层次有机协调的体系。

强化一体化的跨境服务能力

强化海内外贸易金融业务的协同合作。充分整合贸易金融服务链条上海外分支机构、代理行网络和境内外同业的服务资源,在此基础上实现跨境服务能力的最大化;在产品和服务流程的设计上,“以客户为中心”明确海内外机构的职责分工,确保全球任何地域客户的跨境服务需求均能在全辖范围内得到有效响应。

统筹贸易金融产品和服务管理。建立全球共享的贸易金融产品信息库,促进境内外机构贸易金融产品的沟通与交流。加快贸易金融产品的移植和推广,在符合当地监管要求的前提下,促进适销产品的移植和推广。

加强跨区域的贸易金融服务的支持保障。进一步梳理贸易金融产品的业务处理流程和服务规范,实现标准化业务流程在后台的集中整合,建立跨区域的后台处理中心,强化作业和处理中心对贸易金融服务的支持和保障能力,确保对全球客户的贸易金融服务达到较为统一的高水准。

建立灵活的创新研发机制

支撑贸易金融业务发展的创新研发机制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扁平化。压缩贸易金融新产品从创意产生,到研发乃至推广的流程所经历的管理层级,按新产品涉及风险的高低实施差异化的审批流程,最大限度地缩短创新研发周期。二是直达式。搭建全面、开放、协同的贸易金融产品创意在线平台,广泛收集来自员工、客户的创意。三是有活力。培育贸易金融的创新文化,充分调动贸易金融从业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创新热情。

构建合作共赢的贸易金融生态圈

由于业务的高度集成化和综合化,贸易金融领域的竞争正越来越明显地从银行间竞争转变为银行主导的贸易金融生态圈之争。银行必须广泛开展与贸易金融业务“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构建贸易金融生态圈,使之成为银行提升贸易金融服务规模、丰富贸易金融服务品种和强化贸易金融风险管控水平的“倍增器”。

一是有选择地强化与仓储物流机构合作,强化对货权和物流的控制。二是全面提升与主要电商销售平台的合作,借助网店的交易规模信息和交易信用记录核定融资额度,提升对中小网点客户的融资服务覆盖面。

三是巩固与信用保险机构的战略协作关系,推动扩大信用保险的覆盖范围。四是拓展与交易所机构合作伙伴。中国银行在这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目前中国银行旗下的中银国际已经成为伦敦金属交易所会员。

建立全程化和精细化的贸易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根据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准确计量风险占用。加快开发贸易融资及保函的风险计量系统,准确测算与贸易金融业务相关的违约损失率和信用转化系数等计量资本占用的关键参数。

改进对贸易金融产品的结构化设计。一是通过增加物权、债权等风险缓释手段和补充信用保险、信用担保等信用增级方式最大限度减少风险资本占用。二是在设计产业链融资方案时尽可能做到物流与资金流的匹配和资金收付的衔接,缩短风险资本的占用周期,以尽可能少的资本占用支持实现更大的贸易融资流量。

优化定价水平,提高风险资本的使用效益。首先,提升风险回报的计量水平,将计算贸易金融业务的总体风险回报水平逐步细化到分产品核算资本占用和收益。其次,加强风险计量数据在业务中的运用,以RAROC和EVA更好地引导业务发展。最后,提升RAROC和EVA等风险回报参数对业务决策的参考作用,使贸易金融业务有关审批、报价、风险缓释等方面的重要决策更好地服务于风险资本收益最大化的要求。

为贸易金融服务提供可靠的信息系统保障

打造贸易金融服务的核心竞争优势离不开可靠的信息系统保障,服务于贸易金融的IT平台需要突出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在开放兼容性方面,要能够与电商、物流及其他合作伙伴进行系统对接,从而实现对第三方合作伙伴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二是在系统灵活性方面,要求系统的延展性较好,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创新业务和产品留有足够的余地;系统参数的设置可调整,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适时更新。(本文作者为中国银行副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