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敬之的三门峡情缘[图]
1956年,贺敬之的第一次三门峡之行直接催生了他的名作《三门峡歌》,《三门峡梳妆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章。1990年,贺敬之又先后两次来到三门峡。
1956年3月,共青团中央在延安召开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任团中央第一***的***出席会议,《中国青年报》邀请青年诗人贺敬之参会。在延安,贺敬之有感而发,创作了著名的《回延安》。会议结束后,贺敬之随***来到洛阳。当时,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还没有正式开工,但前期工作已经展开,***决定到工地看一看,贺敬之也一同前往。
当时三门峡市好像还没有楼房呢,全是一片一片的平房,从市区到工地道路还没怎么开,要下陡坡,汽车一过尘土飞扬。2007年12月1日,笔者前往贺老位于北京南沙沟的寓所拜访老人。时隔多年,他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到三门峡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贺老说,他钻进工地的帐篷里和工人聊天,进隧洞看风钻手作业,感到非常激动、震撼。他后来写成的组诗《三门峡歌》除《三门峡梳妆台》之外,还有一章《中流砥柱》,里面有一句看黄水滚滚,听钻机突突,就是描述当时看到的真实情景。
《三门峡歌》当时只是个腹稿,本子上只写了几句。回到北京后,因为有别的事情耽误了,一等就是两年。贺老说,1958年他才最后写完。不久,《三门峡歌》和《回延安》同时在《诗刊》上发表,很快就有文章点评、称赞,并且被选进了中学课本。
贺敬之这首萌生于1956年第一次三门峡之行的诗,浓缩了时代风云,唱出了人民心声,至今还在激励着中华儿女大步向前。而三门峡这颗古老黄河上的璀璨明珠,今天仍在以磁石般的力量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
(上世纪)90年代您的两次三门峡之行印象如何呢?笔者问贺老。
哎呀,那印象太深了,三门峡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啊!贺老说,人们形容什么事情变化大,爱用天翻地覆这个词,有时候它带点夸张的成分,但用这个词来形容三门峡的变化却是再贴切不过了。
1990年,贺敬之先后两次来到三门峡。三门峡的变化真大啊!1956年的时候它根本不像个城市,完全就是乡镇的样子,连个像样的楼房都没有。我第二次再去的时候,三门峡已经很气派、很漂亮了,完全是大城市的样子啦!贺老说。
曾经担任文化部代部长的贺老告诉笔者,他现在最爱看两样戏,一个是豫剧,一个是他的家乡戏山东台儿庄一带的柳琴戏。他说,上世纪90年代去三门峡的时候曾经看过一出豫剧,是赵氏孤儿那个题材的,一个男同志,唱得可好啦!我问:您说的是不是豫剧《程婴救孤》?贺老说是。我告诉他:您说的那个男演员叫李树健,他现在已经是河南省豫剧二团的团长了。他还有一出全国有名的戏叫《清风亭》,也唱得非常好。贺老连连点头:对,是他,他好几次来北京演出,我也在北京看过。我现在一般不看戏了,但是河南豫剧我爱看。
笔者在和贺老的交谈中,谈论到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贺老说:过去黄河三年两决口,自从修了三门峡大坝,就再没有决口过。这就是了不起的功劳!
1998年9月,贺敬之第三次来三门峡时,曾经在水电十一局的会议室里留下了有了三门峡,水利全中华的赞语。作为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时至今日,三门峡大坝中国水电摇篮和黄埔军校的地位已为整个中国水利水电界所公认,其光荣与梦想早已泽被后世,并将继续流传。
贺老寓所的客厅墙壁上悬挂着一副书法作品,写的是一幅对联:迷糊大智慧,明月小他乡。在2007年12月1日那次长约70分钟的交谈将近结束时,笔者问贺老这副对联的意思,他在详细讲解之后笑着说:三门峡市给了我荣誉市民的称号,我对三门峡是有真感情的,对于我来说,三门峡也是我的小故乡啊!
(注:作者1990年至2001年在三门峡水电十一局工作,后历任《大河报》《水利水电工程报》记者,现为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办公室文秘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