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章团队全球首次证明热休克蛋白90α为肿瘤标志物
图为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罗永章教授介绍热休克蛋白90α肿瘤标志物的发现及定量检测试剂盒研发。中国科技网 朱丽摄。
图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教授介绍 热休克蛋白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临床研究。中国科技网 朱丽摄。
图为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致辞。中国科技网 朱丽摄。
图为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程津培院士致辞。中国科技网 朱丽摄。
图为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亚洲首席执行官季茂业致辞并宣读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James Watson 博士发来的贺信。中国科技网 朱丽摄。
图为发布会现场。中国科技网 朱丽摄。
图为发布会重要嘉宾合影。中国科技网 朱丽摄。
中国科技网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 朱丽) 记者今天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生命学院罗永章教授研究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为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自主研发的Hsp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已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并获准进入中国和欧盟市场。这是人Hsp90α被发现24年来,全球首个将其用于临床的产品,对于提高肿瘤患者的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水平、实现肿瘤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s)是细胞在某些环境因素或应激条件刺激下形成的一类具有分子伴侣特性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从细菌到哺乳动物的各类细胞中。
1974年,Tissieres 课题组首先从果蝇中分离得到了HSPs。按照蛋白的大小,HSPs分为HSP100,HSP90,HSP70,HSP60 和小分子HSP。人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1989年,Weber课题组首次报道了人Hsp90α的全长基因序列,使该蛋白的身份得到了确认。1992年,Ferrarini课题组发现,人Hsp90α能被肿瘤细胞分泌到细胞外,但其分泌机制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间却并不清楚。
Hsp90α这一全新肿瘤标志物的确认,源于罗永章课题组首次揭示癌细胞分泌Hsp90α调控机制的重大科学发现。2009年,该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肿瘤细胞特异分泌Hsp90α的调控机理,同时首次揭示了细胞外Hsp90α与细胞内Hsp90α的分子差异。
该团队进一步证明了分泌型Hsp90α能促进肿瘤侵袭及转移,且其在血液中的含量与肿瘤恶性程度正相关。这些发现预示了血液中Hsp90α作为肿瘤标志物的良好潜质。
罗永章课题组在上述重大科学发现的基础上,与普罗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出了性能稳定的“Hsp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已完成2347例临床试验,成功证明Hsp90α是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可用于患者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同时,Hsp90α肿瘤标志物具有广谱特性,其用于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等其他多个瘤种的临床试验也将在近期完成。
罗永章教授介绍说,与其他肿瘤检测手段相比,肿瘤标志物更加方便快捷,成本也大大降低。患者只需取一滴血液,通过“Hsp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浆中Hsp90α的含量,即可用于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的评价,为指导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辅助依据。
该成果是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08年设立,是国家发改委设在清华大学的第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由清华大学与普罗吉公司共同创建,致力于转化医学研究。该国家工程实验室名誉主任由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院士和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诺贝尔奖获得主詹姆士·沃森(James D.
Watson)博士担任,罗永章教授任该实验室主任。Hsp90α肿瘤标志物及定量检测产品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研运行模式下的一个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