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体质雨水节气养生方法

2018-12-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春季阳气生发,阳虚体质要特别注意扶助阳气,养好肝阳,然肝脾相利,养肝的同时也要调理脾胃,"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和而发陈则应春气

春季阳气生发,阳虚体质要特别注意扶助阳气,养好肝阳,然肝脾相利,养肝的同时也要调理脾胃,“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和而发陈则应春气,多食韭菜、洋葱、芥菜、豌豆苗、茴香、芹菜、荠菜等;温煦滋润之食以护脾胃度春寒,如糯米、燕麦、南瓜、胡萝卜、四季豆、鸡蛋、鱼、虾、牛肉、豆制品等。粥是此季节的绝佳食物,并非清淡无聊,老汤熬制,或加海鲜、瘦肉,或配杂色米豆,青菜点缀,非得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这是功夫,美味无比。

雨水并不意味着雨多,只代表气温升高,降雪转为降雨,今年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便秘上火的现象,不管食物本身的冷热属性,只要采用油炸或烧烤,都将成为易上火的食物。 薯片、饼干、炒货都属于干燥的食物,适可而止。少吃油腻食物,难消化易积食,寒凉食物则直接伤害脾胃。酸味食物(醋、柠檬、山楂、话梅)会影响肝气升发,务必少碰。

《金匮要略》“春不可食肝”。《千金方》(立春、雨水)不得食生葱、蓼子,令人面上起游风。勿食蛰藏不时之物(冬眠动物如蛙、蛇、龟、鳖等)。《云笈七签》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吃热物(如羊肉、辣椒、胡椒、白酒等)”

肝性属阳,好动而不好静,动起来则会让整个身体气机通畅,气血调和,心情舒畅。雨水节气又多寒湿,最容易侵犯滞留于膝关节。“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务必常常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舒缓心情,调养肝气。傍晚或者晚饭后是很好的活动时间,散步、小跑的行动起来,不但驱寒散湿气,全身微微出汗更利于春季的升发。

“燥寒冻肉,湿寒入骨。”春季保暖比冬季保暖对阳虚体质更重要,冬季人体毕竟闭藏,但春季发散毛孔张开所以更容易受寒,又因阳虚寒气不易排出而存留体内。南方此时已经暖和,注意不要让自己着凉,勿用冷水,洗头后及时吹干,保暖膝盖和脚。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受寒,易患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人的情绪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正常的情绪主要依赖气血的正常运行;此时肝气应季而升发,如果肝失疏泄,则容易撩动肝火而急躁易怒,或者克伤脾胃,或者眼干厌食、疲乏无力。特别是阳虚上热下寒(手脚冰凉却容易上火)的体质。暴躁的情绪反过来会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导致肝气郁结,进一步发展则扰伤脾胃,出现胃肠道病变。 春季力戒暴怒,尤其是早上醒来,万不可吵架、抱怨,暂时把报纸、电视、微薄的世态炎凉放到一边,认真的吃早饭,心平气和,静心养气,使肝气不横逆、脾胃得以安宁。

牛奶250克,红茶3克,红糖适量。

将红茶3克置于茶杯中,用沸水进行冲泡,分二次冲泡茶汤300毫升,倒入公道杯中。最后兑入热牛奶,量由自己口味而定,放入红糖充分搅拌后即可饮用。

冬不藏精,春必温病;“冬主藏”,是说通过冬天“猫冬”储存春天阳气生发所需之能量。冬天藏阳不足,耗气有过,因此春天会因阳气不足而发病。务必让自己暖和。性温味甘的红茶温育人体的阳气,散寒暖胃,加上益脾润肺的牛奶和益气补血、活血化瘀的红糖,可以说是阳虚质健脾补肾,祛寒暖胃的佳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