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翻译 翻译家林纾不通外文 靠人口译翻译160部欧美小说

2018-02-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清朝末年,一个精通古汉语却不懂外文的文人,靠别人的口译,用文言文笔译了<茶花女>等近160部欧美小说,为当时的中国人打开了一扇接受西风欧雨的窗口.这个人就是林纾.林纾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创者,正式译介西方文学第一人.他的出现是在非常特殊的背景之下发生的历史现象.他与魏易.曾钟巩等人合作,以"耳受笔追"的方式翻译了涉及11个国家的107名作家的作品,对西方文献的引进和当时社会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著名文学家郑振铎对他有这

清朝末年,一个精通古汉语却不懂外文的文人,靠别人的口译,用文言文笔译了《茶花女》等近160部欧美小说,为当时的中国人打开了一扇接受西风欧雨的窗口。这个人就是林纾。

林纾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创者,正式译介西方文学第一人。他的出现是在非常特殊的背景之下发生的历史现象。他与魏易、曾钟巩等人合作,以“耳受笔追”的方式翻译了涉及11个国家的107名作家的作品,对西方文献的引进和当时社会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著名文学家郑振铎对他有这样的评价:“他以一个‘古文家’动手去译欧洲的小说,且称他们的小说家可以与太史公比肩,这确是很勇敢很大胆的举动。

自他之后,中国文人,才有以小说家自命的;自他之后,才开始了翻译世界文学作品的风气。”钱钟书亦谓:“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事实。……接触了林译,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

自幼嗜书如命

林纾5岁那年,外祖母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启蒙课本是《孝经》,并在一家私塾旁听。他7岁正式入私塾时,就对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很大,从此与古典文学结下不解之缘。为了找书读,他去开叔父的书橱,书橱里那本《史记》让他兴奋不已。

只是,叔父书橱里的那几本书根本不够他读。于是,他开始把母亲给他的零花钱省下,用这钱到旧书摊上淘一些零星不全的子史书籍,偶得《毛诗》、《尚书》、《史记》、《左传》残本,日夕诵读。从11岁至16岁,他积累下来的书竟然有满满三橱,到20岁后校阅残破古籍不下3000卷。

1882年林纾结识了李氏兄弟。因为李家曾经捐资做官,家中藏书有3万多卷。不到几年时间,林纾就把这些书全都借来看过了。

绝意于仕途

因为不满社会现实,林纾开始和当时的其他读书人一样,希望通过科举实现自己的理想。1882年对于林纾来说是关键而又具转折性意义的一年——从一个穷秀才一跃成为江南赫赫有名的举人。在摆脱贫困窘境的同时,他广结师友、饱读诗书。

他虽已过而立之年,却不辞辛苦,七次上京参加礼部会试。只是“七上春官,屡试屡败”的历程,让他在科场失意的同时,看到了太多官场的黑暗、政治的腐败。他从此绝意于仕途,专心致志地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

走上翻译之路

林纾有一位同乡叫王昌寿,1885年曾赴法留学6年,法语精湛。他回国后给林纾讲了许多外国名著,使林大开眼界。于是,两人开始合作翻译小仲马的《茶花女》。由王昌寿口译,林纾用文言文记录下来。那时,闽江的一条小船上常可看到这样一幅景致:王昌寿手捧原著,一边浏览,一边口述;林纾则展纸挥笔。

林纾耳聪手疾,文思敏捷,经常是王昌寿刚说完一句,他就已写好一句。一天4个小时下来,记下的文字已有6000多字。1899年夏天,昌言报馆版本的《茶花女遗事》公开发售。

一时间,洛阳纸贵,很快流传开来。《茶花女遗事》的热卖,从某种程度上激励着林纾沿着翻译道路继续走下去。在之后短暂的27年生命里,与魏易、陈家麟等曾留学海外的才子们合作翻译了160余部西洋小说,如英国作家狄更斯著的《大卫·科波菲尔德》、英国哈葛德的《天女离魂记》,俄国托尔斯泰著的《恨缕情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法国森彼得的《离恨天》,英国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等。

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多才多艺

除翻译外国名著外,林纾还精通文学写作和绘画。辛亥革命后,他创作了长篇小说《京华碧血录》,书中虽以恋爱故事为主干,但它涉及戊戌变法、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等重大历史事件,描写的生活面极其广阔,在当时颇受读者欢迎。

后来,他又陆续写了《金陵秋》、《劫外昙花》、《冤海灵光》、《巾帼阳秋》、《官场新现形记》等长篇小说和一系列短篇小说,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此外,林纾著有《畏庐文集》初、二、三集,《畏庐文钞》、《畏庐诗存》、《闽中新乐府》、《畏庐山水遗迹》、《春觉斋论文》、《春觉斋论画》、《文微》、《韩柳文研究法》;短篇小说集《畏庐漫录》、《畏庐笔记》、《蠡叟丛谈》、《畏庐短篇小说》;笔记《畏庐琐记》、《技击余闻》;传奇剧本《蜀鹃啼》、《天妃庙》、《合浦珠》,闽剧剧本《上金台》等等。

林纾23岁时曾拜师陈文召学画,其名气不下于他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他擅长花鸟,得师真传,晚年定居北京后致力于山水创作。作品灵秀略似文征明,浓厚处近戴熙,传世作品有《理安山色图》、《仿王椒畦山水图》。军阀吴佩孚在他51岁生日时,愿出巨资请林纾画一幅祝寿图,林纾鄙夷其执政时草菅人命,一口拒绝,在当时的京城传为佳话。

对于后学,林纾则竭尽全力予以提携。1919年,湖南湘潭人齐白石初到京城,想以卖画为生,但当时整个北京城没有几个人知道他。

为了摆脱困境,齐白石登门拜访林纾,林纾将其绘画全部收购,并在自己编审的《平报》上发表文章,极力推崇齐白石的画作。由于这些幕后工作,帮助齐白石在北京慢慢有了名气,终成一代国画大师。

林纾,1852年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工诗古文辞,以意译外国名家小说见称于时。复肆力于画。山水初灵秀似文徵明,继而浓厚近戴熙。

偶涉石涛,故其浑厚之中颇有淋漓之趣。其题画诗云:“平生不入三王派,家法微微出苦瓜,我意独饶山水味,何须攻苦学名家?”花鸟得其师陈文台之传,淡墨薄色,神致生动。晚年居北京,求者多以山水,而花鸟则不复作矣。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但后来仍以文名传世,他的诗画之名被译著所掩。1924年林纾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