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出虚汗是什么原因 出虚汗治疗要点

2018-09-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出虚汗 出虚汗,中医称自汗.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影响,日间时时汗出,活动益甚者为自汗,睡时汗出,醒后汗止者为盗汗,又称寝汗. 中医分析 <内经>对汗的生理.病理已经有所认识.<素问·宣明五气>: "五脏化液,心为汗."<灵枢·决气>: .腠理发泄,汗出溱漆,是谓津."指出了汗乃血液化生,与心关系密切,有"汗为心液"之说.关于出汗的原因,<内经>认为是阳气蒸迫阴气所致

出虚汗

出虚汗,中医称自汗、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影响,日间时时汗出,活动益甚者为自汗,睡时汗出,醒后汗止者为盗汗,又称寝汗。

中医分析

《内经》对汗的生理、病理已经有所认识。《素问·宣明五气》: “五脏化液,心为汗。”《灵枢·决气》: 。腠理发泄,汗出溱漆,是谓津。”指出了汗乃血液化生,与心关系密切,有“汗为心液”之说。关于出汗的原因,《内经》认为是阳气蒸迫阴气所致,同时,还谈到了多汗、寝汗、灌汗、绝汗等出汗异常病证。’

《伤寒论》对外感病的汗出见症作了详细、具体的描述,并根据汗出的性质来推断病机,提出了外感病汗证的辨证纲领,创制了以桂枝汤为代表的有效方剂。《金匮要略》指出: “食已汗出,又常暮盗汗者,此劳气也。”说明盗汗多由虚劳所致。同时,还详细论述了黄汗的脉因证治,启迪后世。

《诸病源候论》有“虚劳汗候”、 “虚劳盗汗候”、 “风虚汗出候”等记载,认为汗证多属阳虚,卫阳不固所致。《备急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中,载有治疗自汗、盗汗的内服和外用专方,其中药物,如麻黄根、牡蛎、小麦、黄芪等,至今仍在沿用。

宋《三因方·自汗证治》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 “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日自汗或睡着汗出,唧1名盗汗,或云寝汗。”还指出因各种生理活动而引起的汗出,不得称为。自汗”。金元时代,对本证的认识又有所发展。《丹溪心法》指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并对李东垣补阳调卫及补阴降火等疗法,有新的见解。

明代《景岳全书·汗证》指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此其大法,固不可不知也”,但“自汗、盗汗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屑阳虚,盗汗必属阴虚”。见解中肯,颇切临床实际。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汗》: 。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言简意赅,可谓治疗自汗、盗汗之大纲。王清任则另辟蹊径,提出“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

总之,对汗的生理、病理论述,最早见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开创了对自汗、盗汗辨证论治的先例。《诸病源候论》对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详细探讨。金元时期,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的观点基本形成。明清医家对汗证治疗的理论和经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总结,辨证论治水平大有提高。

病因

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以下凡个方面。

一、表虚邪侵

表虚之体,肌腠疏松,偶感风邪,留恋不去,以致营卫失调,卫外失司而自汗。

二、肺脾气虚

病后体虚,或禀赋不足,肺脾气弱,则肌腠疏松,皮毛不同,而致自汗。

三、心脾血虚

思虑太过,或血证日久,心血暗耗,以致津液不藏,引起自汗或盗汗.

四、阴虚火旺

起居不慎,烦劳过度,精亏血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t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

五、邪热郁蒸

情志不舒,肝气怫郁而化火,或嗜食辛辣厚味,胃肠积热,或脾失健运,湿浊中阻,日久化热。邪热郁蒸,津液外泄顽致自汗或盗汗。

一概来说,自汗属气虚不固,责之于肺脾气虚或营卫失和,盗汗属心液不藏,责之于阴虚火动或心脾两亏。邪热燕追,津液外泄,则属实证。但病程久或病情重者,可出现由实转虚和虚实错杂的情况。

类别

汗证中,有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应加以鉴别。

(一)自汗:不问朝夕,时时汗出,动则益甚,常伴有气虚不固的症状。

(二)盗汗:睡时汗出,醒后自止,常伴有阴虚内热症状,可用乾(音同前)元汤调治。

(三)脱汗:大汗淋漓,汗出如油,为病势危重之象。常伴有声低息微,四肢厥冷,精神疲惫,甚至神识不清,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

(四)战汗:主要见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为正邪交争之象。常伴发热IEI渴,烦躁不安。如汗出后,热退脉静,呼吸匀畅,则病势趋于好转。

(五)黄汗:汗色发黄,染衣着色,多见于黄疸病人。

治疗要点

虚证应益气固表,补血养阴,调和营卫实证应清肝解郁,化湿清热。虚实夹杂者,则视证候主次而适当兼顾。由于自汗、盗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基本病变,应酌情选用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龙骨、牡蛎等敛涩之品,以增强止汗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