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王笔 地县级六期校友王月周——解读沧州工笔画现象
地处浩瀚渤海之滨的沧州,有着古老的文明传承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近几十年来,工笔画艺术创作声名鹊起,呈现出姹紫嫣红的喜人景象,引起了国内美术界的广泛关注。
刘树允—秋来无处不清凉
沧州荣膺"中国工笔画之城暨中国工笔画学会创作、写生、培训基地"桂冠,体现了当今沧州工笔画创作的整体实力,也代表了沧州工笔画艺术发展的整体水平。这个集老中青三代画家的群体,根植于脚下广袤的土地,既倾情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表述,专注于描绘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又以广阔的视野,寻找至臻至美的创作大境界,汲取国内外绘画艺术营养,凸显出孜孜不倦的创新追求。
诸多画家崇尚"吞吐古今,涉猎中外,不拘成见,志在创新"的绘画理念,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走入了"精到熟成,自成门户"的佳境,所呈现的大作小品灵妙隽秀,质朴明净,表现细腻而又精微老到,耐人咀嚼与品评,在全国工笔画艺术创作上占据了相应的地位与优势,堪称沧州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城市文化名片。
今天,我们以工笔画艺术创作为有效载体,倾力打造"中国工笔画之城",就是为了繁衍和传承沧州的工笔画艺术创作,全方位展示沧州工笔画的恢宏景观,拓展对外交流的空间,使更多富有创新精神和潜力的工笔画家开阔眼界。
借助"中国工笔画之城"的宽阔平台,一方面使创作地域性与当代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精品力作,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把握绘画艺术精髓,体现工笔画艺术特质;另一方面则借此整合沧州工笔画创作队伍,形成一种艺术凝聚力,以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增强与国内工笔画名家的艺术交流、融合,达到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境地,促进沧州工笔画艺术创作的大繁荣、快发展。
王君—春夏秋冬
马永军—醒秋
沧州的工笔画艺术经过近五十年的探索、发展,已经作为一种产业成功地走向市场,并使很大一部分人通过这个艺术形式,创造了颇为可观的经济效益。纵观未来沧州工笔画产业,有着广阔而又令人欣喜的发展前景,主要由以下几种优势奠定了其坚实的基础。
一是沧州工笔画队伍人员众多,创作力量雄厚,整体艺术水平高。二是沧州工笔画历史传承悠久,其代表人物和绘画精品,在全国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已形成畅通的销售渠道,作品深受众多藏家青睐;三是沧州工笔画创作人才遍布全市城乡各地,已然形成新的产业化格局,可谓人才聚集,前景广阔。
艺术关注于现实生活与景致的描摹与反映,也理应与时代前行的脚步合拍。沧州工笔画艺术创作源于中国传统的绘画元素,因其独特的写实风格,凸显出可圈可点的"亮点"和"热点",形成一种令人称道的"沧州工笔画现象",而将沧州建设成为"中国工笔画之城",则是对"沧州工笔画现象"的最好解读,也必将产生深远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王月周
王月周,第6期地县级文联负责人研修班学员,河北省沧州市文联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