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爱迪生”珍珠创造了世界珍珠行业的奇迹
2011年8月1日,《纽约时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报道,称来自山下湖一家珍珠企业研发的爱迪生珍珠,创造了世界珍珠行业的奇迹,提出全球更应关注中国制造业的创新。
谈起爱迪生珍珠,詹伟玉掩饰不住自豪。她说,这是佳丽珍珠全球独创新品,是在珍珠养殖技术上历经8年、投入数亿元后,应用顶级技术,最终孵化出大颗粒珍珠。爱迪生平均直径都在11毫米以上,色彩丰富,除了传统的白色、金色外,还有深紫色、古铜色等罕见颜色,品质完全可以和国外顶级海水珍珠相媲美。
爱迪生珍珠,一个别有深意的名字。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发明有两千多项,而他最遗憾的就是发明不了珍珠和钻石,詹伟建希望这些独特的高品质珍珠,如爱迪生给人类带来光明一样,照亮世界,让女性焕发生命由内而外的光彩。
爱迪生珍珠,具有颗粒大、正圆率高、光泽亮丽,色彩丰富的特点,除传统的金色、白色外,更有深紫、古铜、紫罗兰等特别金属晕彩的颜色品种,其品质完全可以与国外顶级海水珍珠相媲美。珍珠业内有句行话,叫七珠八宝,意思是说,直径7毫米的只是一般的珍珠,而直径达到8毫米以上就是珠宝了。而此次北京国际珠宝展上,爱迪生珍珠平均直径竟达到12毫米以上,最大的达到20毫米,让人惊叹不已。
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秘书长赵新光说,诸暨淡水珍珠年产1500吨,法属波利尼亚的大溪地黑珍珠年产15吨,澳大利亚的南洋珍珠年产5吨。三者产量悬殊,但产值竟三分天下。这样的境地,鞭策着山下湖珍珠企业在养殖技术、产品设计等诸多方面不断地探索跟进。
现在,包括佳丽公司在内,当地一些企业已培育出了大颗粒珍珠,使珍珠价值大幅度提升。
赵新光以数据说明:2008年以前,山下湖珠宝级淡水珍珠(一般指直径7毫米以上)还不到的3%,而现在已达10%左右。
掌握深加工核心技术,角力境外大佬
养殖技术大跨步前行,加工、产品设计等诸多方面,也在加速跟进。
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钱洪飞告知,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人们习惯于挑选出上好的珍珠,并将这些珍珠绝大部分卖给香港珠宝商。香港珠宝商会将这些原珠在香港、广州、深圳等地深加工,而后进入国际市场。这里缺乏人才,缺乏加工技术,只能眼看着钞票大把大把地被别人赚走,而自己只拿了个零头。
利润实在太低,而且原珠价格则由几个香港大佬说了算。
羽翼渐丰的山下湖珍珠企业逐渐觉醒,他们非常清楚,掌握了原珠就掌握了市场命脉。
珍珠加工,初级层面是粗加工,不改变珍珠本身,对珍珠进行组合,做成项链等工艺品以及化妆品、药品等;高一级层面,则是对珍珠本身进行深加工,这需要技术,尤其是漂白增光这个核心技术,只不过这技术先前掌握在日本等少数国家手里,一旦掌握这个技术,珍珠就摇身一变成为珠宝,市场价格可以放大数倍、数十倍。
1998年,山下湖一家珍珠企业投资60万元引进了日本先进的珍珠漂白技术和设备,首尝珍珠深加工。随后,规模较大的珍珠企业迅速跟进,深加工浪潮席卷这个小镇。
几年前,在浙江阮仕珍珠股份***,固液双相吸附氧化漂白增光和染色工艺技术宣告攻克。由此,山下湖打破了境外公司珍珠深加工核心技术的长期垄断。
来自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的信息表明,目前在山下湖,已有十多家珍珠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掌握有大量核心技术。科技上的不断进步,使山下湖珍珠逐渐走上霸主地位。昔日一箩筐珍珠,价格不如人家一颗珍珠的郁闷一去不返。
除了深加工,众多珍珠企业更是在珍珠产品设计、包装等各个环节大力创新。有了精美时尚的外表,珍珠饰品附加值大大提升。
全产业链掘金,循环经济魅力呈现
昨天上午,山下湖镇副镇长傅春江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消息:香港添成纽扣***已在珍珠工业园区落实了20多亩地的厂房,计划就地取材用蚌壳做材料生产纽扣。傅春江说,目前这个纽扣公司的厂区正在装修,项目可望在不久后投产。
像这家香港公司一样,利用珍珠及副产品进一步深加工,形成众多门类的衍生产品,这在山下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整条产业链无处不在的技术创新,使这个珍珠之都变得魅力无穷。
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珍珠养殖基地,山下湖每年会产生近2万吨废弃蚌壳。由于得不到有效处理,这曾是当地珠农的心头之患。诸暨东伟集团生产高档陶瓷,工艺中需要把牛骨粉烧成骨炭添加到陶土中。看到山下湖遭废弃的大量蚌壳,企业在国内首创蚌壳替代牛骨粉技术。还有,用蚌壳制造的建筑墙体材料,以及各式各样漂亮的工艺品,也使废品成为宝贝。
而在深交所上市的浙江山下湖珍珠集团股份***,以蚌肉为原料,提取蛋白质和多糖,开发养生型饮料和化妆品,使蚌肉增值了几十倍。
现在,在山下湖的道路两边和村庄房前屋后,再也见不到堆积如山的蚌壳和被随意遗弃的蚌肉等,因为这些不再被人们视为垃圾,被合理利用后每年还能为当地带来上千万元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