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裂无声》看完我想原地爆炸!时代的失语者!今年最好的国产犯罪片
2015年,一部小成本拍摄的《心迷宫》打败了同年的《老炮儿》、《师父》等名导作品,成为 2015年豆瓣电影年度榜单最高分华语片。
170万成本制作的《心迷宫》,在投入电影市场后,收获了1066万票房,是当时业内以小博大的经典成功案例。
凭借着精巧的故事结构和冷峻的风格,《心迷宫》让习惯了工业流水线制作的观众眼前一亮。
同时忻钰坤这个名字,也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84年生人、出生于内蒙古包头的忻钰坤,在拍《心迷宫》之前,为电视台拍过栏目剧,自己辛辛苦苦剪完的片子被领导毙了。他决定和无数怀揣电影梦的年轻人一样到北京闯荡,碰碰运气。
《心迷宫》之后,忻钰坤的才华终于被认可,褒奖和机会随着奖项纷至沓来。
开始有人说他是 “平顶山科恩兄弟”、“下一个宁浩”。
面对诸多电影公司向他投来的橄榄枝,忻钰坤清晰地知道自己可以拍什么,擅长拍什么,他想用心做能表达自己初衷的电影。
于是,有了他的第二部长片。
《暴裂无声》
记忆中的山丘
本片讲的是在内蒙某矿产丰富的地区,一个牧羊少年失踪后,矿工父亲为了寻找儿子四处奔波的故事。
在寻找过程中,一个巨大的黑幕渐渐地笼罩了每一个人……
矿工张保民(宋洋饰演)、矿老板昌万年(姜武饰演)与律师徐文杰(袁文康饰演)三个人物,三重阶级,三种立场,构成一个扣得紧密的等边三角形,随着剧情进展相互碰撞又互为因果。
《心迷宫》始于一个父亲为儿子藏尸的真实故事,《暴裂无声》则始于忻钰坤年少时的一段记忆。
忻钰坤上高中的时候在内蒙郊区军训,矿山边上屹立着一座大山,里面一直在炸山开矿,经常听到闷响。
突然有一天,特别巨大的一声响,当他抬头看那个山的时候,整个山体都被炸开了。亲眼看到这一幕,给忻钰坤的冲击很大。
直到后来忻钰坤才明白他们在做什么,崩塌的石头被卡车一车车拉到外面破碎,变成各种各样的有色金属去换取利益。
但是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那地方的环境,那个地方所带来的粉尘的污染,还有水的污染,以及各种因为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就不断演变。
山丘倒塌的那个画面,在少年忻钰坤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暴裂无声》中,利诱村民签协议的村长自己家囤着矿泉水,屠夫家的儿子却因喝了被污染的井水而失智。
这还不是这个故事中最可怕的部分。
在个人利益面前,人心的毒辣,人性的麻木,张开了利爪。
这里面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善恶对决,还有人性与良知的对决,光明与深渊的对决。
我的诉求是做一个更大格局的主题,讲到善和恶,讲到这些人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我觉得这可能是所有事件背后一个核心的逻辑,也是人物会做出一些行为的原因。
那年在他的家乡,十几岁的少年心中的山,也随之崩裂了。
人吃羊,羊吃素
拍食物的电影很多,能拍出食物链的电影则少之又少。
张保民拒绝签协议遭到全村的围攻,昌万年在私人餐厅里手起刀落就拿下两坐矿。
那场戏里他大口吃着涮羊肉,安琥饰演的小老板吃素,昌万年说:
“羊,才吃素。”
羊吃草,人吃羊,恶人吃好人。
《暴裂无声》中有一整条弱肉强食的食物链和山野追猎的生存法则。
待宰的羔羊,是任人鱼肉的食物,也最贫弱阶级的象征。
不公正的现实屠宰的,不仅是儿童,也是每一个失语的底层人。
除了权贵阶级之外,这里面所有的人都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命运,都在任人摆布,都是待宰的羔羊。
而忻钰坤这部新作要讨论的,不是何谓善恶,而是干脆直接讨论“恶”的影响力。
每个人物都是有“恶”的,就是恶的层面和量级不一样,带来的危害也不一样。打架带来的毁坏是最直接的,但它破坏力量其实最小。而大人物的一个选择,带来的恶可能是无穷大的。
片中有多处精巧的隐喻,昌万年的金字塔、儿子的石头堆、最后崩塌的大山,全片不断出现三角形,无不象征着权力和阶级划分。
最妙的是昌万年的越野车车牌归属地是“豢”。
这个字不仅和实际拍摄地内蒙古的“蒙”相似,并且与十分贴合电影的内容。
百度百科对“豢”的解释是:
泛指喂养,以利益为饵来引诱人为其服务,任其宰割,又指贪图。
以谷类饲养的家畜,如猪、狗。以别于吃草的牛、羊。
时代的失语者
这部影片最早叫《山野追踪》,后由《恶人》改为《暴裂无声》。
关于到底是用“爆裂”还是“暴裂”团队经历了一番商讨。
“暴”是暴力的“暴”,“裂”是崩裂的“裂”。
而最极致的暴力却是无声的。
电影的三个主角都“不爱说话”,但原因不尽相同。
张宝民鲁莽,年少轻狂,跟人打架把舌头咬断了。其实舌头咬断一点,还是可以说话的,就是会有点含糊不清。但他自此选择了干脆不说。
底层是没有话语权的,那么索性失语。
徐文杰用沉默做自己的保护色,表面上是睿智,实则是世故圆滑、明哲保身。
两个同样丢失孩子的父亲,我们在他们身上却看不到情感的互动。
片中律师虽然不是主角却是戏核所在,他代表了大部分观众所处的中层。
昌万年作为金字塔尖儿上的人,更是人狠话不多,出口的都是命令,不是商量,容不得对方不同意,他的失语事关那个没有被讲出的真相。
他的“无声”,构成了对张保民致命的暴力。
上层伪善残暴,中层冷漠自私,下层失语无力。
有意思的是,山丘崩裂时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爆裂”与“无声”互为对照,互相碰撞出了极致的张力。
于是我们看到,一种极其惨烈的画面在银幕上呈现,拳拳到肉的打戏干净利落,有韩国动作片的劲道。
不同的是,这里的重创是闷痛,是为“无声”。
人性的深渊
尼采说: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也回以凝视。
很多时候事物并非表面看上去那般简单明了,真相也是如此。
这是导演忻钰坤的复杂之处。
他身上有很多粗粝的东西,也有更多细腻的东西。两种特质同时出现在他身上,有种奇异的融洽之美。
片中多次点到了环境破坏的问题,可忻钰坤并不想因为一两场戏让观众误以为这是个环保题材片。
题材是次要的,我们想要去探讨的是背后的原因,是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的既得利益,很少去照顾别的层面人的感受。但却是没有人在意的,也没有人来管。
题材不应成为限制,这一观念延伸到电影中,则是人性的黑洞深不可测。
表面上昌万年是给学校捐款的慈善家,实则是非法采矿的奸商。
表面上张保民一天到晚打架,却也重情重义,为帮助自己人的出头。
山洞黑暗深不见底,人心鬼蜮更是难以捉摸。
你根本无法想象表面平静的生活背后,隐藏了多少森寒又被人们吞咽下去的真相。
用忻钰坤的话来说就是,这个片子后劲儿很大。
一个相对悲观的结尾,能带来更多的思考。这个口打开了之后,所有人带着对人物的想法,再去做自己的一个回溯。
忻钰坤拍出了他脑子里的那个黑洞,观者则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黑洞。
忻钰坤的“加法”与“减法”
16年,FIRST青年电影展与并驰影业合作发起了“并驰lab”, 为年轻电影人提供了全线资本支持。首批签约的年轻导演,就包括忻钰坤。
看《暴裂无声》,你会发现无论是摄影、美术还是音乐音效,可谓全面升级。流畅的剪辑、令人头皮发麻的配乐,营造出冷厉、肃杀的气氛。
年轻导演有钱了真好。
忻钰坤和他的团队把钱花得就很不错。
《暴裂无声》首映礼现场,北影教授王红卫老师给他保驾护航,夏雨、崔健到场为他打call,编剧史航对他赞赏有加,连海清都说想和忻导合作。
然而他还是一如往常地低调、谦逊,甚至是寡言的。只有聊到“闷头在家写剧本”这种事,他的脸上才现出一丝笑意和窃喜。
这个行业门槛很高,他是用好多书把自己垫高的,然后等他跨过这个门槛,再落地,才发现自己要重新拿笔去写东西。
看许多书不一定写出好剧本,会去打动人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上的共鸣:
如果说你写一个发自内心,特别有表达欲的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理论根本也不受用,我要扔掉这些东西,因为是在伸出触角。而在最后电影成形的时候,那些发自内心的,发自一个作者最原始的动力,它可能没有那么规整,但它会带来感动,因为它是一个人的感受。
通过技巧带来的东西也会让观众感动,但观众会识别到这是套路。
谈到自己的前作《心迷宫》,你便愈发看到这位年轻导演身上的睿智:
《心迷宫》之所以起点高是因为,观众很多时候给了你一个附加分,比如它是一个低成本,又是处女作,大家天然地觉得是应该给你一个同情分的。
但是当你慢慢进入行业里,然后有更好的资源去做分配,这些加分都统统没有了,困难会越来越多。当然也是这个事情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不断地挑战。
这是忻钰坤的“减法”与加法,他仿佛有着一套自己的算术体系。
无论做加还是做减,最终等号后面的,
“真心”二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