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继发性肺结核的治疗方法介绍 揭秘引起此病的2个原因
继发性肺结核为Ⅲ型肺结核,包含 1978 年肺结核五型分类中的浸润型肺结核和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两种肺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下简称结核菌)初次感染后(多在儿童时期)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繁殖,引起的病灶复燃为主要发病原因(称内源性复发)。也可再次由感染外界结核分枝杆菌而发病(称外源性重染)。本型可以发生在原发感染后任何年龄,以成人多见,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增殖性病变是结核病特异性改变 , 是结核菌菌量少、毒力低 , 巨噬细胞处于激活状态,反映了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占据主导地位。典型表现为结核结节 , 中央是巨噬细胞衍生而来的郎罕巨细胞 , 周围由巨噬细胞转化来的类上皮细胞成层排列包绕 , 外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分布 , 增殖性病变中结核菌极少。变质为主病变 ( 干酪样坏死 ) , 常为结核菌量大、毒力强,机体在迟发变态反应直接及间接作用下引起的细胞坏死和干酪化,造成组织损伤,干酪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空洞 , 结核菌大量繁殖 , 导致播散。
上述三种基本病变常常同时存在,由于结核菌与机体状态的不同,病变的性质可以一种为主,在治疗和发展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
发病原因
1.内源性复发:是继发性肺结核的主要发病原因。在肺内、外因早期菌血症形成潜伏病灶。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 可使隐性结核病灶复发而形成继发性肺结核。
2.外源性再感染:曾感染过结核菌,本次发病不是原有病灶的重新活动,而是再次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病理生理:结核菌在机体内引起的病变类型具有特异性,其病理改变常与机体状态、变态反应强度、局部组织特性和病菌毒力大小而定。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炎症,具有渗出、增殖、变质三种基本病理变化。
渗出性病变表示病变组织菌量大、毒力强、变态反应强或病变在急性发展阶段。此时组织器官中血管通透性增高 ,炎性细胞和蛋白质向血管外渗出,渗出性病变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堆集成淋巴细胞结节,渗出病变中可找到结核菌。
疾病治疗
化学治疗是肺结核病的基本疗法。正确选择用药,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遵循化疗原则以及科学的管理是治愈病人,消除传染和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最有效措施。
(一)抗结核药物
2002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抗结核药物共11种。包括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利福喷汀、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以及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和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复合制剂。
对于耐药结核病患者药物的选择分为5组,此种分类方法有助于耐药结核病方案的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