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医生 张国栋:屠呦呦获奖 中医药事业将迎来发展良机
据报道,随着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纳入囊中,其所研究的青蒿素也一时名声大噪,被誉为“中国神药”。但记者注意到,虽然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七成以上的青蒿素原料,但中国企业在这一产业的竞争力却十分有限,利润丰厚的下游部分基本被国际巨头把控。(10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
屠呦呦获奖,既是她本人的荣耀,也是国人的骄傲。但其研究的“中国神药”青蒿素,在国内却落得如此尴尬境地,实在不应该。
资料显示,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现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疾标准疗法,我国虽然已基本消灭疟疾,但就世界范围而言,青蒿素需求量依然很大,其市场大有“钱”途。
然而,国内的青蒿素产业形势并不乐观。许多时候,不过是为国际巨头做了“嫁妆”。诚如业内感言,一条在原料的源头上中国有绝对控制优势的产业链,居然仍然还是廉价原料的供应国,至多只是制剂产品市场的配角和补充,连以做仿制药而闻名的印度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都远超中国。这不仅有愧于“中国神药”的声誉,而且也与我们应该占据的位置不般配。
对此,有专家表示,我国承担了世界上七成以上的青蒿素原料生产供应,国内药企应加大青蒿素的国际认证,保障上下游信息对称,以促进青蒿素产业健康发展。这当然是对的,但只是一方面。要知道,药企何尝不晓得青蒿素的“钱”途?无奈常常力不从心而已。这说明,要激活国内青蒿素产业的竞争力,取得可观的“钱”途,除了药企的努力,尚需国家政策支持和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青蒿素产业不同其它,更多的是要走出国门。
其实不止青蒿素。我国近年来的中药审批正出现边缘化趋势。数据显示,去年获批新药中的中成药占比仅为2.19%。这说明中药的地位在我们这里正逐渐下降,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国粹”在被我们所淡忘。这相比很多外资药企逐步重视中药,并已经展开研发而言,未免令人五味杂陈。
屠呦呦获奖,这对中医药行业是一个提醒,更应该是一大利好。青蒿素的研究说明,中医药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有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挖掘。期待通过屠呦呦获奖,能够进一步改变我们的观念,真正引起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从政策层面尤其是顶层设计上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中国神药”焕发荣光,为企业带来可观的“钱”途,为人类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