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勇改革 梁建勇做客央广“中国之声”谈社会办医改革
我市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提出率先建成全国社会办医改革示范区。3月5日晚,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梁建勇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政务直通》全国两会直播特别节目,围绕推进医疗改革话题,就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发展民营医院等作了深入阐述。中国广播网同步进行图文音视频直播。本报现予摘编刊发,以飨读者。
审视昨天和今天 迎一片明媚阳光
谈及莆商举办民营医院的发展历程时,梁建勇介绍说,莆田民营医院这几年的发展走过了一段非常不平凡的路。民营医院发展初期,因为国家政策不明朗,在夹缝里生存;这两年国家出台了政策,明确提出了要扶持民营资本办医,这次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
莆田在这方面先人一步走,有几个特点:第一,数量多,全国民营医院有1.1万多家,莆田籍办的约有8500家到9000家,占80%左右,常年从事的人员达到6万人;第二,规模大,资产1000亿元左右,床位约有37万张,年诊疗量达到1.
69亿人次;第三,范围广,民营医院除了以专科医院为主,还涉及到其他的方面,近几年也有一些三甲医院逐渐走向综合性、规范性、专业化;第四,去年,莆商和刘永好、冯仑等组建了中国医疗健康联盟,在民营资本办医的过程中走出一条更专业的路,让更有专业的建筑商去盖医院,让更有专业的经营者去经营医院,让资金的持有者去持有医院,使建设、管理、产权能够分离,这是一种新的模式;第五,去年还在国内成立了首家医疗行业的融资理财平台“医界贷”正式上线。
当初,民营医院能在夹缝里生存,而当今天的阳光这么明媚,没有理由不灿烂起来。
破解难点和障碍 多一些支持帮扶
就民营医院的人才问题,梁建勇说,莆田的民营医院人才主要由出来闯事业的年轻人和从公立医院退下来的干部组成,中年骨干的人才还不是非常多。要解决人才难的问题,第一,要为民营医院提供平等的人才、资源保障,像支持公立医院一样支持民营医院的发展,特别是消除人才流动的障碍,比如从公立医院流动到民营医院可以,从民营医院干好了再流回公立医院也要有保障;第二,消除社会对民营医院医生的歧视,达到一定规模的医院应该给予编制或者给更好的待遇;第三,放宽多点执业的政策,医生本来就紧缺,而且有的地方小,交通又很方便,不让医生多点执业也是制约了人才,造成民营医院都是退休医生坐诊的局面。
总理的报告也提到,要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第四,高校要加大对全科医生的培养,我们准备在莆田学院创办一个医疗管理的硕士专业,为民营医院输送管理人才,让民营医院能够更规范地管理;第五,全国性的民间民营医院协会成立专业委员会,借助医学会和社会团体来加强;第六,和国内外的著名高校组成医术战略联盟,加速加快民营医院人才的补充和培养。
消除误解和偏见 还一个正面形象
梁建勇在访谈时指出,民营医院的发展应该扶持和规范。扶持就是在政策上要让它和公立医院在一个起跑线上,享受同等的待遇,比如土地的取得、税负的问题、人才的流动等方面。但是规范也非常重要,民营医院经过这几年不断规范,由小医院向大医院管理、向集团管理、向联盟发展,越来越规范。
就像农贸市场如何向超市去规范一样,农贸市场有多家经营者,超市只有一家经营者,大企业、大集团的统一管理使它赢得信誉。为此,要和大企业合作,比如刘永好、冯仑,用更大的企业、更规范的企业来抱团取暖、抱团打拼。
梁建勇说,民营医院也需要我们正面宣传,还民营医院一个正面的形象,消除误解和偏见,同时要鼓励民营医院逐渐向公益性的方向走,大的企业也越来越有责任去办非营利性的医院。民营医院自己要增加形象方面的宣传,社会要消除一些误解和偏见,多管齐下,是扶持、规范、办好民营医院最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