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纪录片 《国家记忆》纪录片全集 2016年10月2日开播!
2016年10月3-10月8日,《新中国1949》播出1-5集,通过查找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采访诸多专家、学者和亲历者,节目展现了1949年中国政局的变化、解放战争的进展、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决策,以及当时的中国国情状况。
《国家记忆》20161002《新中国1949》系列 第一集 北平解放前夜
1948年12月中旬,北平城被解放军包围后,傅作义异常不安,焦灼徘徊,看到北平城中发生的这一切,他还在艰难地抉择是战还是和?此时,主张和平谈判的原市长却被炸弹袭击;暗杀、警告,蒋介石又招数频出;百万解放军围而不打,面临生死考验的傅作义将何去何从?黎明前的北平,还将发生什么?
《国家记忆》20161003《新中国1949》系列 第二集 中共中央进北平
1948年5月的一天,河北省西部阜平县城南庄,一阵飞机的轰鸣破坏了这里的宁静,聂荣臻为了保护毛泽东的安全,带他进入防空洞,经过此次空袭时间后,军区党委考虑毛泽东尽快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1949年3月的一天,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的大炮瞄准了天空,以防敌机来犯。同时,中国共产党几乎所有的党政军高级首长都云集于此,聆听他们的领袖毛泽东描绘新中国的蓝图。
《国家记忆》 20161004 《新中国1949》系列 第三集 从香山到中南海
1949年1月31日中午12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部,由西直门进入北平城,开始接管防务。至此,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随着北平接管的顺利进行,中共中央转移工作也开始着手实施。毛泽东和党中央初进北平,办公地点选择在香山,面对复杂的敌特环境,安保工作危机四伏;从不愿住进中南海到决定搬入中南海,毛泽东又有着怎样的考虑?
《国家记忆》 20161005 《新中国1949》系列 第四集 定都北平
1945年初,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已经显现,中国的未来究竟会向何处去,是每个人关心的问题。抗战胜利后,和平的氛围并没有持续多久,国民党反动派很快就发起内战,从1946年到1948年,蒋介石没能取得战场上的优势,毛泽东指挥解放军接连取得一系列重要的作战胜利。考虑新中国建都的问题已经非常必要,选址一事也经过了反复的考虑,最终定都北平。
《国家记忆》 20161006 《新中国1949》系列 第五集 揭秘开国大典
1949年7月7日,中南海掌声如雷,毛泽东决定筹办史无前例的新中国开国大典。在不到三个月的筹备时间里,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曾立下赫赫战功的骑兵,在阅兵式上面临怎样的困难;新中国开国大典当天,空军受阅部队带弹飞行背后又有哪些玄机?在54门礼炮雷鸣般的炮火声中,代表着新中国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
阅兵部队克服重重困难,以昂扬的状态通过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威武身姿,给现场的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家记忆》20161007《钱学森与中国航天60年》系列 第一集 《艰难归国路》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的奠基人钱学森诞辰105周年。在国家困难时期,钱学森主动寻求归国之路。钱学森虽然具有优渥的科研生活条件,但是,为了回到新中国,遭受了多重磨难,最后想尽办法回到祖国。
《国家记忆》 20161010 《钱学森与中国航天60年》系列 第二集 命运的抉择
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定优先发展飞机研制,已经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共识。让高层出乎意料的是,钱学森却态度鲜明的建议,应优先发展导弹。在工业体系还不健全的时代,钱学森克服了种种阻力。
1956年,为了打破西方的核垄断和战争讹诈,中共中央果断作出了研制原子弹、导弹,发展国防尖端武器的战略决策。钱学森起草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也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起步的奠基文献。
《国家记忆》 20161011 《钱学森与中国航天60年》系列 第三集 长箭乘东风·上
从1956年10月开始,钱学森最重要的工作便是给年轻人从头上课,他为此专门编撰了一部基础教材《导弹概论》。正是这部经典著作,启蒙了第一代从事导弹和火箭研制的中国人。
在火箭这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中,钱学森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缺乏专家人才的年代里,国防部五院是一步步地扩大发展着。从“反设计”工程研制到自主研发,中国航天人经历了许多的艰难坎坷。
《国家记忆》 20161012 《钱学森与中国航天60年》系列 第四集 长箭乘东风·下
“东风二号”,中国人第一枚独立研制的导弹。谁也没有料到,它坠落的弧线,成为了第一代中国航天人心中最为悲壮和痛心的伤痕。第一次把原子弹装在导弹上发射,“两弹结合”背后又有多少不为认知的秘密?本集节目围绕“东风二号”导弹如何从失败中走向成功,以大量真实历史细节和场景还原,再现了50多年前那一段国之利器的艰难征程。
《国家记忆》 20161017 《钱学森与中国航天60年》系列 第五集 巡天第一星
在中国航天人一次次迈向新高度的背后,很少有人知道,我国的航天事业仅仅历经60年的短暂岁月,这60年,是中国航天人一步步迈向传奇的60年,而这60年,也是中国航天人从无到有,从零起步艰辛奋战的60年。
如今的航天事业,离不开60年前钱学森和老一代科学家们执着地追求我国的“巡天第一星”。1958年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郑重地告诉全体代表,“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但是,由于当时火箭技术的不成熟,卫星研制工作陷入了长达五年的停滞状态。
后来,是什么让我国卫星事业迎来了新的转机,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发的背后又有有着怎样的故事?本期节目为您讲述中国航天人一步步迈向传奇的故事。
《国家记忆》20161117《钱学森与中国航天六十年》系列第六集 曙光照苍穹
东方红一号卫星腾空而起,神秘会议却让钱学森牵挂不已。中国人第一次研制载人飞船,它的名字“曙光一号”却几乎无人知晓。它的开始,它的终结,如刹那间照亮苍穹的灯塔,指引着人们前行的轨迹。
《国家记忆》20161118《钱学森与中国航天六十年》系列第七集神舟飞天路
中国人前往太空的道路尚未启程便遭遇十字路口,是航天飞机还是载人飞船,历史将如何抉择。从“曙光”飞船到“神舟”飞船,这是一段艰难、孤独、充满挑战的飞天之路。
《国家记忆》 20161018 《1971重返联合国》系列 第一集 世界需要中国
1964年是新中国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因为有两颗“核弹”爆炸,而震惊全球。一是,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二是,同年确定的中法建交,这被当时国际社会称为“外交核爆炸”。自1964年,中国和西方阵营的法国建交以后,世界上越来越多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中国建交,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国家记忆》 20161019 《1971重返联合国》系列 第二集 两种力量的博弈
美国一直在阻止新中国进入联合国,但时间到了1971年的秋天,眼见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美国知道再阻止新中国入联已经不可能了。于是他们抛出了“双重代表权案”,即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联合国,但也同时保留台湾在联合国的地位。
这其实是在玩弄“两个中国”的把戏,中国政府坚决反对。1971年10月25日,支持“两阿提案”和支持“双重代表权案”的基本上旗鼓相当。
纽约时间晚上9点47分,联合国大会开始表决了,首先表决的是美日等22国联合提出的“重要问题案”,表决没有通过。这就意味着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不再需要三分之二赞成票这么高的门槛。紧接着,联合国大会表决“两阿提案”。
投票结果出来了: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两阿提案”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了。此时,会议大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6天后,联合国总部大厦前面的旗杆上,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
《国家记忆》 20161020 《1971重返联合国》系列 第三集 历史的笑声
1971年10月25日,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合法席位,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联合国秘书长吴丹通知中国外交部派代表团立即出席正在召开的第26届联大。
可外交部代部长姬鹏飞、副部长乔冠华等却在研究去不去参加联大。最后,周总理向毛主席推荐熊向晖,去打前站。在出发的前一天,毛泽东又一次接见了代表团的主要成员。除了谈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他还特地让人打电报转告基辛格,要求美国政府必须保证代表团成员的安全。
1971年底,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及这次在联合国的亮相,是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从此,中国开启了外交的崭新时代。
1959年10月1日,就在新中国国庆十周年庆典的重要时刻,蒋介石预谋派RB-57D高空侦察机前来北京侦察骚扰。面对高空侦察机的频繁骚扰,刚成立不久的543地空导弹部队布下天网,成功拦截RB-57D,保卫首都领空的安全。为了反攻大陆,蒋介石和美国达成了一项绝密计划,他们建立一支神秘的飞行中队--黑猫中队。
《国家记忆》 20161107 《1954日内瓦风云》系列 第一集 临行之前
1954年初,苏联政府把一个重要消息传递到了北京。邀请中国参加有美英法苏四国召开的国际会议。美国想尽办法孤立中国,英法态度突然转变令局势逆转。1954年3月,正在布拉格世界和平委员会工作的中国留法学生会主席董宁川被急召回国,目的是为了参加外交部组织的一次特殊考试。
出席日内瓦会议,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山装是多数中国代表团团员的首选,周恩来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身着笔挺的中山装出入各种场合。
《国家记忆》 20161108 《1954日内瓦风云》系列 第二集 蓄势待发
1954年4月24日,中国代表团到达日内瓦。 新中国年轻的外交官们,第一次走上国际外交舞台。当时首要任务就是安全问题,不排除有反对的势力进行破坏,所以代表团成员一定要保持高度地警惕。居住在花山别墅的周恩来总理,神经始终绷得紧紧的。英国是最早宣布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 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中英关系降到了低谷,建交谈判也不了了之。
《国家记忆》 20161109 《1954日内瓦风云》系列 第三集 锋芒初露
于朝鲜问题的谈判一开始就充满了争执的声音,美国极力地阻挠谈判成功,使中美两国代表在会场内外势同水火。五十年来,一直流传着:日内瓦会场上,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公然拒绝和周恩来握手的事件真相究竟是什么?美国纠集西方十六国炮制《十六国宣言》,令朝鲜问题谈判走向失败,然而周恩来在关于朝鲜问题最后一次会议上的即兴发言严酷地打击了美国操纵会议的想法,至此以后,周恩来逐渐成为了日内瓦会议中能够左右谈判时局的人物。
《国家记忆》 20161110 《1954日内瓦风云》系列 第四集 会场内外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整个新中国还没向世界揭开神秘的面纱时,一部连许多中国人都听不懂的越剧影片却早已蜚声海内外,《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同时也是一部越剧影片。
说到它的成功就不能不提到周恩来,不能不提到日内瓦会议。在会场之内,东方阵营据理力争,会场之外,新中国代表团利用多种形式广交朋友。在日内瓦会议中,新中国逐渐树立起独立自主,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然而,来自东方阵营内部的新的危机却接踵而至。
《国家记忆》 20161111 《1954日内瓦风云》系列 第五集 和平之声
法国新总理上台,誓言在一个月之内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否则将主动辞职,这是一个契机,也可能酿成危机。周恩来斡旋于东西方阵营之间,协调、化解着众多难题,推动双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成为了日内瓦会议中的关键人物。
1954年7月20日,法国新总理承诺的最后期限,东西方阵营代表将在这一天达成印支停战协议,然而时间已过午夜十二点,双方代表仍然没能签字,周恩来此时也不明所以,来到苏联代表团驻地静待消息。
《国家记忆》 20161114 《隐蔽战线的英烈》系列 第一集 秘密赴台
1949年末,天翻地覆,长夜已尽。红色情报员朱枫却远离亲人,踏入白色恐怖的台北。朱枫在台湾逗留了2个月时间,同潜伏在国民党“国防部”高层的中共情报人员吴石中将一起,向大陆传递了数量巨大的台湾防卫情报。朱枫在完成任务,即将返回大陆时,突然遭到叛徒出卖,这位刚毅的红色特派员,究竟能否绝处逢生返回大陆,敬请收看本期国家记忆。
《国家记忆》20161125《隐蔽战线的英烈》系列 第二集《绝地撤离》
1949年末,天翻地覆,长夜将尽。一位刚毅的女性朱枫却远离亲人,踏入白色恐怖的台北。风云突变,撤离台湾!却在与大陆近在咫尺的地方,再次陷入绝境。死亡逼近,从容镇定!面对敌人的枪口,朱枫无所畏惧,舍生取义!这位刚毅的红色特派员,60年后,最终魂归故里。
《国家记忆》 20161116 《剿匪记》系列 第一集 智擒座山雕
山高林密的东北地区历来匪患猖獗,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之时,东北各地散落着超过二十万土匪。其中,包括黑龙江和吉林北部在内的北满地区,便有十万匪众。在如此众多的土匪中间,座山雕是最老牌的一位惯匪,他以“三绝”闻名——枪准、腿快、老谋深算。
面对愈演愈烈的东北匪患,牡丹江军区二团侦察排排长杨子荣,佯装土匪,深入座山雕老巢,展开一场猎鹰行动。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杨子荣创造了以少胜多歼灭土匪的战斗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