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成团队 航天集团杨海成:构筑航天自主创新能力平台

2017-07-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杨海成:第三,管理平台方面,主要是以ERP及GRM软件为基础,把企业经营决策.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物资配套采购集成起来,支撑企业的管理流程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航天是一个由上百个科研单位和上千家企业协同研究的工程,按照项目管理支持,在项目管理中整体的载人航天工程和火箭系统,能够按照工作任务分解进行多层次的项目任务的分解和管理,实现项目的控制与跟踪,多项目的管理与优化结合,完成整个复杂产品工程的研制进度,质量和成本的控制.杨海成:第二,多层次的管理,除了主机场.分系统场.配套场,要实现配套厂商典型的多

杨海成:第三,管理平台方面,主要是以ERP及GRM软件为基础,把企业经营决策、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物资配套采购集成起来,支撑企业的管理流程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航天是一个由上百个科研单位和上千家企业协同研究的工程,按照项目管理支持,在项目管理中整体的载人航天工程和火箭系统,能够按照工作任务分解进行多层次的项目任务的分解和管理,实现项目的控制与跟踪,多项目的管理与优化结合,完成整个复杂产品工程的研制进度,质量和成本的控制。

杨海成:第二,多层次的管理,除了主机场、分系统场、配套场,要实现配套厂商典型的多层次的管理,必须要通过信息化的平台,管住入口,包括像供应商的资历认证、供应商的评价管理,包括整个过程收购,物资的计划、采购、库存、配送和检测的管理,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就要跟踪到质量问题所存在的系统原械件,还要对整个状况进行跟踪和排查。

同时要根据研制计划的变更,提供生产决策和决策的支持。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像航天品牌下属有一百多个企事业单位,必须要和集团总部、骨干院所进行业务上的管理协同,和决策信息的全面共享,通过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综合业务指标的获取,实现整个集团公司的治理和对各个公司现场情况的了解。

航天产品不仅要研制出来,更要经过试验,在飞入太空之前,在产品空间状态各种性能进行模拟、实验、测试,在设计过程当中,利用现代技术提供的数字样机、虚拟验证进行数字化的测试。

神舟六号在发射前半年就已经进入到了完成试验、验证模拟飞行的状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反复的模拟演练,保证一次成功。

这是航天产品数字化仿真和模拟。这是在信息技术、IT技术支撑下完成的仿真模拟,还要通过航天产品的数字化综合能力平台构建,把设计、试验、制造和管理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全面完成航天产品,从设计一直到发射全生命周期的完整的体系。

杨海成:第三,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构建航天数字化能力平台以及未来的展望。在座的各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大都经历了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系统构建的阶段,但往往把注意力专注在IT应用方面,很少关注如何用数字化的单向技术,通过集成形成数字化的生产线,数字化的设计体系和管理平台,使它成为支撑整个企业和工业能力的体系,用这样的能力体系支撑重大产品和重大工程的开发。

在信息化建设与工业能力之间实际上存在很多不同的见解。过去是注重发展单向技术,对技术的集成关注不够,更没有深入的考虑到通过技术集成一个什么样的能力手段、能力平台,所以信息化的单向技术在整个工业体系中不能发挥整体的作用。

杨海成: 在信息化建设当中,技术研究、技术能力建设和整个工业能力的建设是两张纸,一方面不能直接应用于很多重大的产品和工程。另外一面,技术研究的成果不能有效用到产品工程或者信息工程中去。当然,在这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很不足,特别是我们国家一些战略性的产品行业,很多支撑软件、集成软件自身也有很强的创新能力,需要引进,对我们进行自主创新也带来一定的压力。

杨海成:就航天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来讲,就是要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来强化我们的基础,数据中心、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产品的平台、测试的平台、企业管理的平台,形成核心的软装备,用这些新型的装备,如同这些制造的硬装备共同来装备我们新型的工业能力体系。

杨海成:通过推动信息化的建设构筑航天的信息能力,构筑这个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要进行单向的自主创新,更要以信息基础为基础,工程集成的创新,就是用信息化的手段把企业软硬装备支撑起来,形成企业生产能力的硬装备,形成企业进行设计、制造、管理、控制的软装备,形成企业创新能力的灵魂。

通过集成硬装备和软装备构筑自主创新的能力平台,提升整个工业的能力,来支持产品不断创新和实时发展。信息化在国家的建设中,在航天信息化建设中,起到了核心支撑、能力平台搭建,保证航天科技各项产品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