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期间如何养生
《易经》告诉我们:易随时变,所以,我们的行为需要与时俱进;易随位变,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生活方式。养生,也是一样,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时空环境采取不同的策略。
冬至期间的你该怎样养生?
冬至,在二十四节气中,无疑居于极为重要的意义。自古就有两至两分之说。与夏至不同,冬至从气候上来说,也就是真正意义的冬天。冬至开始,就要数九了。冬至、冬至,也就是告诉我们冬天已经到来。至有到来之意。
关于冬至,《太平预览》上有三意之说。大体有: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是说,冬至这天,太阳到大黄经270度,当日中午,用圭表测日影,为古尺一丈三尺,相当与今天的3.5米。因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太阳的影子也就最长。因此,冬至又叫“日短日”、“日长日”、“日影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测定的节气之一。
仅仅这样理解冬至,可能还是有些词不达义。
因为冬至,不仅是有冬天到来,阴气之盛已经达到极致的含义;而且否极泰来,阴极而阳生,阳气也就开始到来了。所以,从小雪开始,在十二消息卦为复卦,一阳在初,五阳居上,就有一阳复来之意。
冬至节大体始于每年的公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一直到公历次年1月5号或者6号结束。其间,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也就是这个期间的前五日,藏在土里的蚯蚓,已经僵着一团,像打了结一样。
二候,麋角解。每到冬至的二候阶段,麋鹿的角,就开始自然脱落,过段时间在长出新角。
三候,水泉动。大体在冬至的三候阶段,大地的阳气有了回升现象;我们就可以看到地下的泉水,或者井水有热气向上冒出。这个在十二消息卦上已经有过说明。
有人问,不是说,“冬至一阳生”,怎么又是最冷的季节?这是因为,这段时间,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而我国处于北半球,紧邻太平洋,受太平洋风向影响很大。冬月虽然一阳复来,但是依然是阴气盛隆,已经是天寒地冻,加上西北利亚、极地等强烈的寒冷空气带走了热量。在热量收支上仍然是支大于收,所以天气继续变冷。
根据上述特点,我们认为冬至期间的养生原则就是:养阴以滋阳。
1、养阴的原则;
四季养生,必须符合天地时序。冬主藏,所以冬天应该将自己藏起来。所谓藏,就是不要放纵,要捂着、穿衣服最要紧的是要保暖,不要操风度;防御、固守是其基本立场。不要感染风寒,不要被冻着。要早卧晚起,早是多早,一般说来,最好在子时之前睡觉,在卯时太阳出来的时候起床。这个当然不是北京时间,而是要依据地方时间。
这个藏气,也不仅仅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关键的也是指要把自己的心也藏起来,应该清心寡欲,清静而为。不要乱动,乱想。同时,也要明白,藏之气,也是一种气。只是这种气,不能类似生气、旺气,而是一种伏藏之气,收敛之气、弱而不绝之气。所以,你的行为,最好不要跨越这个界限。
2、滋阳的原则;
人体中的阳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的作用,是维持人体和生命活动的基本、也最为重要的能量。人们常说,这个人死了,往往都说,这个阳寿已尽。由此看来,阳气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古人说:冬至一阳生。此节气为阴阳二气自然转化,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发。所以除了冬藏外,冬至开始,还得注意养阳的问题。比如你可以适当做些运动,不过需要适当,无论室外、还是室内,最好要以不出汉为本;也可以多做些身体方面的按摩,以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不太适宜剧烈、长时间的运动,或者让你汗流浃背的运动,冬天喜欢早晨起来跑步,或者冬泳的朋友,可以歇歇了,不然可能导致阳气散发。因为这个时候,也只是一阳复来,阳气还是处于衰弱阶段,不可任意耗费阳气。一切要以敛阳为紧。
另外,就是户外活动,还是要回避冷风、可以晒晒太阳。饮食方面可以适当进补羊肉、鲫鱼汤之类的东西;萝卜、蔬菜等清淡蔬菜,佐以生姜一类不可或缺。
同样,情志方面不可过极,或者整夜不睡、睡不着,以及思虑过度,这样也就容易扰阳。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认为:冬至养生,绝不是冬至这天,吃吃羊肉汤,或者吃上一顿饺子了事。而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与生活方式;更不是去壮阳,或者所谓补肾,这么简单。冬天藏气,这个藏字,就不适合过分、刻意的作为,维持与收敛最为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