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治疟疾

2019-06-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青蒿素 2006年11月4日,在北京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承诺:今后3年内,中国向非洲提供3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防治

青蒿素

2006年11月4日,在北京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承诺:今后3年内,中国向非洲提供3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防治疟疾,用于提供青蒿素类药品及设立30个抗疟中心。

时光倒流30年。从1977年开始,中国陆续通过论文向世界公布了青蒿素的整个发明过程和化学结构。

为此,当年的科研组长、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还是有些遗憾:“那个时候,大家一门心思想着为国争光,也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我们因此失去了青蒿素的知识产权。”此后,这项由中国人发明的重要医药成果传遍世界各地,被西方各国竞相仿制,并抢先占领了市场。

说到青蒿素,就不能不提“523”。一段特殊的历史,催生了一种创下多种记录的新药。

在所有虫媒传染性疾病中,疟疾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全球有100多个国家、24亿人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3亿至5亿人发病,约100万人死亡,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儿童因疟疾死亡。

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全球疟疾疫情变得难以控制。一旦感染,患者便会产生高烧、头痛、呕吐、惊厥、昏迷、抽搐……直至死亡。疟疾造成热带雨林中交战的美越双方的减员严重,甚至超过了战火的杀伤。据说,当年越军有有一个团从后方奔赴前线,但最后投入战斗的只有两个连。

“抗疟特效药”,此时成了决定两军胜负的重要因素。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求助了中国。

1967年,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由于启动日期是5月23日,项目被命名为“523计划”。国家科委和总后勤部调集了全国43个单位、1000多名科学家。

屠呦呦清楚记得,自己是在1969年1月21日,被中医研究院任命为科研组长,参加“523项目”。她曾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

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提取物对抗疟疾的试验效果不佳,青蒿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