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启敏七大 北京大学医学部詹启敏 詹启敏率代表团参加北京大学医学部
此次访问代表团成员包括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王维民、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所长方伟岗、科研处处长沈如群、国际合作处处长孙秋丹、药学院院长周德敏、护理学院院长尚少梅、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武阳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高炜、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郭军等来自联合研究所心血管、呼吸、肝病、肾病等多个领域,33个项目、3个核心支撑平台的负责人和研究成员70余人。
10月12日,各项目组的双方成员进行了分组访问交流、分组讨论等活动。联合研究所现有项目组的双方成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详细探讨了当前的合作情况及未来的合作步骤;此外,肿瘤、护理领域的专家以及来自深圳临床研究所的代表也与密歇根大学相关领域的专家积极探讨了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10月13日,双方召开了联合研究所第六届研讨会大会。开幕式上,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资深副院长Joseph Kolars分别致欢迎辞,密歇根大学校长Mark Schlissel发来视频致辞。
Joseph Kolars首先致辞,对远道而来的北医代表团成员表示热烈欢迎;他高度评价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与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深入、切实、互利的合作方式,希望本届研讨会能够充分展现联合研究所已有合作项目所取得的成果,为下一步的合作研究提供策略;同时在已有框架下为双方专家学者寻求更多的合作的机会,开拓更深入和更有影响力的合作。
詹启敏回顾了联合研究所建立的历程以及在过去六年中取得的各项成果:联合研究所的项目已增至33个,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除科研领域外,双方合作还进一步扩展到了医学教育、人员培训、平台建设与分享等方面;这一创新的合作与管理模式已经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赞誉,并为双方赢得了更高的国际声誉。
通过双方合作者的努力,多个项目拿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企业的资金支持。
詹启敏在致辞中阐述了北大医学的概念:北大医学将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综合和前沿学科齐全的优势,加强临床与基础、药学、公卫、护理、医学人文等学科的协同发展,加深与工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资源配置、形成整体合力,努力将“北大医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医药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医学中心。
开幕式后,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与密歇根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院院长Marschall Runge就精准医学的话题进行了大会主旨发言。
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精准医学,13日以及14日下午的三个专题讨论分别为:肿瘤基因学与精准医学、精准医学的机遇与挑战、精准医学的深远意义。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郭军、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章京、药学院院长周德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武阳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姜玉武、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丛亚丽先后在专题讨论环节中主持或发言,并参与专题讨论。
13日下午,部分项目负责人还与大家进行了经验分享。14日上午,大会分为四个分论坛同时进行,包括心血管疾病分论坛、呼吸疾病分论坛、肝脏疾病分论坛、肾脏疾病分论坛,双方科研人员分别做了有关自己研究领域的报告,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本次联合研讨会期间,双方还召开了一系列会谈和讨论,包括1. 联合研究所年度董事会议,双方董事会成员们听取了联合研究所进展报告,并就联合研究所现有合作项目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联合研究所未来的合作规划和战略重点; 2.
精准医学头脑风暴会议,双方领导和相关专家就双方未来在精准医学领域的合作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并形成了一些重要共识; 3.与密歇根大学药学院院长就双方药学院的合作进行了讨论; 4. 与密歇根大学医学院主管医学教育的资深副院长Joseph Kolars就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和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会谈; 5.
与密歇根大学消化科主任Chung Owyang就进一步扩大在双方在消化领域的合作进行了交流。
北京大学医学部与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自2009年8月开始至2010年10月,通过多次互访,深入了解、决定在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领域进行合作,并就合作研究管理提出了新的模式。在双方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双方于2010年10月正式成立北京大学医学部—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联合研究所” (UMHS-PUHSC Joint Institute for Translational and Clinical Research)(简称联合研究所或JI)。
联合研究所成立以来,在双方领导、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联合研究所得到蓬勃发展,在科研合作、 人员培养和医学教育方面展开了诸多合作,截至目前,双方联合资助项目总数达到33个,合作领域包括肝病、呼吸、心血管和肾病等多个领域,融入到联合研究所的双方科研人员越来越多,专业跨度大,不仅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而且还囊括了流行病学、统计学、医学信息学以及管理学的学者。
双方还联合开展了短期学生 交换项目、MD-PhD联合培养项目,并联合申请国际项目进行人员交换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