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曾国强 专访:贵州省政协委员曾国强“话”政府工作报告
专访:贵州省政协委员曾国强“话”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构皮滩电站,茶叶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航能力
本地时政
曾国强(本报资料图)
昨日下午3时,列席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委员分组学习讨论省长陈敏尔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3时整,在政协大楼10楼,民进党的分组讨论准时进行。政协贵州省委常委、民进贵州省委秘书长曾国强做了长达40分钟的发言。从航运交通到贵州农产品产业发展,再到环境保护,他的发言将政府工作报告和自己对贵州各行业领域的建议紧密结合在一起,抓住了在场每个人的心弦。
曾国强的发言结束后,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亮点颇多,令人十分振奋。在陈敏尔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政府工作报告第5页提出‘狠抓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增强动力活力中提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瑞士、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另一个是报告第19页中提到关于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对于贵州来说,要发展首先还得谈交通。当然,贵州在交通上相对其他省份相对较差,但近两年发展极快。去年全省已有79个县实现通高速,余下9个县将在今年全部实现。这在全国来说都是不多的先例。”
“这表明政府改变交通现状的决心。目前,全省在陆路、铁路、航空都实现了较大的改变,贵阳去年还开通了高铁。但航运依然还是我省交通上的短板。如果贵州能在航运上实现通航,不但能弥补我省航运交通上的一大空白,更是我省切入长江经济带的一大利器。”
曾国强认为,航运具有成本低、承载量大等特点。而贵州发展航运,乌江是重要通道,对贵州融入长江经济带具有战略意义。
据悉,自2010年以来我省已投入53.4亿元资金建设乌江航道,主要包括建设沿线8个港口15个500吨级泊位,以及构皮滩、沙林、沙陀式电站通航设施,形成500吨级的通航能力。目前各工程正在加紧实施,预计在2015年11月实现乌江渡以下全部通航。
“虽然目前航道已铺开建设,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尽快解决。首先,电站过船设施的管理体制急需明确。”曾国强告诉记者,目前构皮滩、思林、沙陀三个枢纽均采用升船机过闸形式,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大量较高层次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做支撑。
其次,电站过船设施运营费用由谁来承担?“国内同等级别的升船机每年仅运行维护费用就超过一千万元,其中构皮滩电站国战设计为三级提升,所需费用更大,落实这一经费出处是头等问题。”曾国强说。
同时,乌江助航导航支持保障系统也急需加快建设。乌江水电梯级开发工作完成后,乌江渡至龚滩431公里干流航道地形地貌以及航道技术参数已发生变化,需要重新测定相关参数,未来完善助航导航支持保障系统建设。而乌江通航能力提升也是当务之急。
曾国强预测2020年乌江水路货运量将达到1620万吨,现有500吨级的通航能力的,年货运能力只有350万吨左右,远远不能满足运输要求。这需要尽快启动乌江提等升级工程,并争取在“十三五”内实现乌江渡以下1000吨级的通航能力目标。
针对我省目前开辟航运的种种问题和困难,他建议:可以大力推进500吨级通航能力建设。按照2015年11月乌江渡以下全线通航目标,加紧对各关键工程、关键节点建设的督促力度。构皮滩、思林、沙陀500吨级船闸和升船机安装调试要先期完成。建议成立专业公司统一管理运营各个水电站的通航设施。过船设施的运营维护费用按照“电站业主出大头、政府适当补助、行船适当缴纳通行费”的方式解决。
同时,尽快启动1000吨级通航能力建设项目。“由于构皮滩1000吨级通航能力建设项目已经启动,应尽快启动思林电站,沙陀电站翻坝运输系统建设,所需经费约15万元。建设按照国家,省、电站业主要共同分担的方式解决建设经费问题。或者以项目打捆的方式,将一些高盈利交通项目与电站翻坝运输系统建设项目打捆,以负债的形式予以实施,尽快形成乌江渡一下航道1000吨级通航能力。”
“抓紧启动遵义港和思南港两个枢纽港建设项目也是当务之急。遵义港可以承担、遵义、毕节、贵阳三地煤炭、磷矿石、化肥、铝材、烤烟等大宗物资的外运及省外大宗物品的内运集散只能。思南港地处乌江入黔的咽喉要道,杭瑞高速,思剑高速,规划中的都匀至黔江铁路在此交汇,经济基础,地理环境好,可以承担铜仁,遵义、黔东南三地石材等大宗物资的外运及省外大宗物品的内运集散职能。
同时加快沿乌江产业布局,规划好乌江岸线资源。抓紧出台乌江战略规划,对乌江流域的产业布局、交通布局、岸线规划利用等进行统一部署。”
对于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标准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曾国强感慨良多。
“我认为贵州的农产品是十分有希望的,例如贵州的茶产业,但贵州农产品要得到突破性发展,必须培育大型企业。”
“目前贵州茶叶加工能力与茶叶种植面积不匹配,”小、散、差、乱、低“特征明显。小:除湄潭县外,茶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小打小闹,形不成合力。散:经营茶叶生产销售的有农业系统、林业系统、农垦劳改系统、供销系统、民政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民营企业和个体户。
差:品质好但加工工艺差,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乱:诸侯割据,各自为政,都有自己的品牌,谁也不服谁,低水平无序竞争。低:效益低,除少量春茶外,70%夏秋茶基本不采。同时,加工能力不足、流通渠道不畅、品牌支撑不力也是主要问题、一流企业家不多、金融支持乏力也是我省茶产业发展不起的主要原因。”
“但贵州茶是很有潜力的,江浙一带有名的西湖龙井很多用的都是贵州茶啊。”曾国强说。
据了解,2010年,全省注册茶叶加工企业616家,资产总额29.8亿元,是2006年的7倍以上,初步形成大中小并举的加工企业集群。5家企业进入全国茶叶百强,217家通过QS认证,104家获得对外贸易经营资格。全省引进茶叶企业178家,投资6.8亿元。
曾国强建议,贵州茶要获得大发展,可以抓好“三品一链一集团”。“三品”:将“贵酒、贵烟、贵茶”捆绑宣传、销售,着力提升“贵茶”的品质、品牌、品位。“一链”:构建茶叶发展的产业链。“一集团”:培育茶叶企业集团。着力培育茶叶种植、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品牌,把我省建设成为中国高品质绿茶的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重要生产基地和绿茶出口基地。
将茶叶专项扶持资金重点转向扶持茶叶加工、销售企业;建立多渠道的茶叶企业发展投入机制。充分利用财政资金、扶贫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加大融资力度。鼓励农民投入,民间投入,搞银企联营,银农联营。设立贵州省茶叶企业发展贷款担保公司。
建立茶叶企业诚信标准,每年开展一次评定诚信茶叶企业评选活动,对诚信茶叶企业进行奖励扶持。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并引导大型银行开展具有良好资质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业务。
还可围绕培育龙头企业,配套建设“六个中心”: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产品检测中心,建立产业信息中心,建立人才培训中心,建立信用担保中心,建立创业辅导中心等。
加快茶叶流通市场建设;提高科技对茶叶企业的贡献率,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育一流茶叶企业家,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家激励机制,通过把海内外茶叶企业家“引进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茶叶龙头企业兴则茶产业兴,茶叶龙头企业强则茶产业强。当前,贵州茶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从扩大规模向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茶叶龙头企业发展,对于促进我省茶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走出一条有贵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有着重要意义。”曾国强说。早报记者吴怡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