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懋的丈夫 孔子第77代嫡长孙孔德成:身上能看到孔子的影子

2017-11-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走近曲阜孔府的大门,叶国良的脸上顿现肃穆之色.在这个曾孕育出伟大圣人的文化圣地,这位台湾著名经学大师,此刻虔诚地就像一位小学生.因为这是他恩师--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孔德成的府邸,是他所尊崇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他说,这是一根割不断的文化脉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系.叶国良,祖籍福建,1949年生于台湾桃园,现任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先后师从山东籍名宿屈万里.孔德成,在传统经学方面多有著述.师从山东籍名宿屈万里.孔德成与山东结缘,是叶国良学术生涯的起点,同时也是其生命浸透传统文化的必然.4

走近曲阜孔府的大门,叶国良的脸上顿现肃穆之色。在这个曾孕育出伟大圣人的文化圣地,这位台湾著名经学大师,此刻虔诚地就像一位小学生。

因为这是他恩师——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孔德成的府邸,是他所尊崇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他说,这是一根割不断的文化脉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系。

叶国良,祖籍福建,1949年生于台湾桃园,现任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先后师从山东籍名宿屈万里、孔德成,在传统经学方面多有著述。

师从山东籍名宿屈万里、孔德成

与山东结缘,是叶国良学术生涯的起点,同时也是其生命浸透传统文化的必然。

4 月末,春寒料峭时,应山东大学之邀,叶国良再次来到济南。此番来鲁,意在与包括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以及合作。细看叶国良的行程,一周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多是学术讲座和交流,讲座时间大多长达两个小时,有的甚至要持续4个小时。

“记不清这到底第几次来山东,大概有十几次了。”叶国良说,来到山东,最大的感觉是两个字:亲切。“因此再多的讲座,也不觉得累。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的感受,宾至如归。”他呵呵笑了。

在与记者交谈中,他温文尔雅,思维严谨而活跃,时有幽默之言,深得儒家学人之精髓。

作为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与山东结下不解之缘,得益于他生命中两位极其重要的人物:屈万里、孔德成。

屈万里(1907-1979年)字翼鹏,山东鱼台县王鲁乡东华村人,曾供职于山东省立图书馆编辑部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保存馆中文物古籍,协助馆长将金石器物、书籍、书法、名画、金石拓本,辗转运往四川万县保存。后赴台湾,曾任“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及中国文学研究所主任。一生致力于教学及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和甲骨文研究工作,成绩卓著,著作颇丰。

叶国良上个世纪70年代初师从屈万里先生,深得其古典文献研究真传。如今屈先生驾鹤仙去已逾30载,但谈起时,他对屈先生冒着生命危险一路护送文物古籍的事迹仍感慨不已。

“一路历经敌机轰炸、敌人追击、土匪抢掠、险滩阻碍,颠沛流离间历尽千辛万苦。为我们后来人保存下大量宝贵资料,实在功不可没,而其学术人格更是浩气长存,让后辈敬仰。”叶国良语气里充满了敬意。

数次去曲阜参拜

如果说屈万里先生把他引领进了齐鲁文化之门,而孔德成先生则是他终生的恩师益友。他们之间的情谊,已远远超过了单纯的师生情,升华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文化情缘。

因为孔先生的缘故,他数次来鲁,只要有机会就会去曲阜参拜。而每年在台湾举行的祭孔大典,他更是不管事务多忙,也要亲临现场参与祭拜。

“这不单单是对个人的祭拜,更多是对传统文化的景仰,传达的是我们一脉相承下去的理念和决心。”他说。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结识孔德成先生并追随他为师,30多年的交往,几乎每周必见,如此情谊让叶国良对孔先生的敬爱溢于言表,甚至交谈的多数时间,他都在回忆与孔先生生前交往的片段。

孔德成,字达生,1920年生于曲阜县(今曲阜市),袭封“衍圣公”、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曾任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中兴大学教授,曾任台湾地区“考试院”院长等职。

但孔先生始终以教师自居,终生不忘学术教学和研究,一生桃李满天下。

“在他身上能清晰看到孔子的影子,” 叶国良说,“望之俨然,即之却温。”看似温雅,但治学颇严,尤其是对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要求极其严格。

他说,孔先生早年受到丁惟汾、王献唐、傅斯年等耆宿大儒的教诲,使他在治学上讲求坚实的基础和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同时他还强调集体研究的重要。

“ 他常告诫学生,为了研究《礼经》,就要博通群经,还要治金文和商周彝器,乃至于考古学和民俗学等。为此他在台大就开设了《三礼》、金文和古器物学三门课程,学生来自台北各大学。”讲至此,他回忆起一件小事,孔先生每次上课都很随意,有时会随时考察学生,正讲课时,突然停顿,然后点名让其中一个学生去书架上翻出一本经书,找出讲述的内容出自哪里。

“很多学生都很犯憷,有时磨蹭半天找不到,老师说,我那时候背不出来是要挨板子的,然后继续开讲。学生早已面红耳赤,羞愧不已,下了决心要好好读书。”

孔先生执鞭杏坛53年,不管为民还是为官,始终没有间断过。他讲课非常投入,总是忘记下课时间,台大中文系第五研究室的灯火与椰林梢头的星月经常相互辉映。而他讲书时,声音洪亮,可以由研究室传到椰林大道,和傅钟二十二响相为共鸣,成了台大一道永远让人怀念的风景。

回忆至此,叶国良脸上满是向往之色。以老师为楷模,他同样痴心于教学研究,著作不断,他说从老师身上学到的就是认真做学问,不枉发评论。

孔先生的善饮与淡泊

孔先生的治学态度和方法,让叶国良受益匪浅,而孔先生为人师表的风范和淡泊潇洒的人格,同样让叶国良深受熏陶。

孔先生虽学贯古今,是一代大儒,平时端庄肃静,但私底下为人随和,不拘小节,尤其是跟学生在一起,常令人想起孔子随弟子游的情形。有一次,他上仪礼课时,让大家讨论,各自发表意见。其中有位同学的见解独到,深得其意,他顿时拍案而起,说:“太好了,值得喝杯酒庆贺去!

”然后就带领众弟子去外面小饭店一起吃饭喝酒。师生杯酒小聚时,孔先生最为和蔼可亲,酒桌上,他谈兴很高,每次都谈些晚清民初的掌故,增长学生见识,既趣味盎然,又有一些机锋暗藏,有时为了一些小问题,跟学生争得面红耳赤,其可爱状,让学生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孔先生善饮,这是很有名的。叶国良说,开始自己不善喝酒,孔先生很不高兴,说,是个男人,哪能不喝酒呢?来,喝!然后斟满一杯,自己率先咕嘟灌了下去,叶国良也就“被迫” 慢慢习惯了,“现在我的酒量不小,应该也是先生教出来的。”他哈哈一笑。

孔先生的简朴为人也常被叶国良所感叹。孔先生在还没担任考试院长之前,都搭公车上下班。每次下课,都会有学生陪他在舟山路等待254路公车。有时陪他等了近半个小时,自己都已经不耐烦,但孔先生依然谈笑自若。他曾经建议老师搭计程车,以便及时赶到中华路的会宾楼,但老师坚持搭公车。

至于居家,孔先生的简朴也让叶国良记忆良深,他以往住过的南京东路五段和去世前的住所都一样,就其空间和陈设而言,简直难以想象他的身份和地位。

然而老师很慷慨,学生到他家,常留下来吃饭,并且经常请学生外出吃饭,总是自己掏钱。“他总是设法让学生有足够生活费,能够安心读书。”

而对待亲友,孔先生颇有子路“分财与共”的风范,对于钱财视为身外物,富贵或者贫穷,在他看来都如出一辙,从来淡泊自如。

风雨一杯酒江山万里心

清明节时,叶国良在本报与山东省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大众讲坛”进行演讲,题目是“孔子论管理”,尽管是法定节假日,但仍然听众满堂。

“企业或组织建立‘近者说,远者亲’的形象,要追求‘富而好礼’的社会环境,”他这样描绘理想的社会商道。他甚至语出惊人:“一个人如果一辈子只顾赚钱,到头来一定会得忧郁症。”

在他的眼里,企业主该做些什么?最重要的还是用人,行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达到的就要帮人达到,能推己及人。

“现在很多企业主都热衷于学习西方的管理学,其实我们东方的传统文化中,尤其是齐鲁文化中包含着很多管理之道,把握好传统的精髓,发扬自己的智慧,同样可以取得成功。”

他再三强调,传统文化之根——经学不能忽视,因为不管大陆还是台湾,迫切需要的是在文化上站起来,重塑国人的价值观,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找回中华文化的根。

叶国良讲到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忍不住感叹,自己小时候是需要大段大段背诵经文,老师拿着板子站在一旁,背不出要打手掌,但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做到这点。

对于大陆近些年来,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他表示赞赏。“传统是我们的根,不能断裂,其实很多老祖宗的智慧一直活跃于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大家会常说‘厚道为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等,这不都是齐鲁文化的一部分吗?”

记得1993年,孔德成先生曾经写了《风雨一杯酒,江山万里心》的条幅,托人从台湾寄给了在北京的胞姐孔德懋。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叶国良,“正如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但是不管人在哪里,不管相隔多远,只要文化之根不断,人的心就不会变。”

是啊,风雨一杯酒,江山万里心。他口里念叨着,神情无比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