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仁康浙商银行 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 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银行合作大于竞争
2016年3月30日,浙商银行在香港上市,H股发行补充资本金133.34亿港元。截至2016年12月末,浙商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从2015年末的9.35%提升至11.79%。
虽然在利差不断缩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行业环境中,浙商银行2016年净利润仍保持44%的高速增长。但业内对现阶段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也有一定担忧。浙商银行如何妥善处理和应对,并从中寻求适合的发展之路?
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资料图)
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日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浙江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对市场反应非常灵敏,2011年以来有一些中低端产业竞争力在消失。但经过这几年的调整,结构发生变化,新行业、新业态、新企业已快速成长起来。
目前,浙江经济仍处于转型期,不良率增加是经济旧模式向新模式转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更需要关注的是银行是否有相应盈利能力来覆盖消化。浙商银行2016年底的不良贷款率为1.33%,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夯实基础客户,挖掘传统产业金融需求,包括"三去一降一补"产生的金融需求,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的融资需求等;二是通过把握新兴产业涌现的机会,研究新行业、模式及产品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方案;三是对已产生的风险资产,创新处置方式,提供化解和新增发展机会。
"00后银行"是如何炼成的?
《21世纪》:为避免同质化,差异化竞争成为银行生存之道,浙商银行近年在创新上有哪些亮点?
沈仁康:一直以来,浙商银行给自己的定位是银行界的"00后"。"互联网 池化"系列产品,在解决企业和个人融资需求的同时,提高其资金流动性,是核心创新亮点。我们所有池化产品都可全流程线上操作,个人理财产品也可线上转让。
公司业务方面,浙商银行推出票据池、出口池、资产池等业务平台。将票据、应收账款、国际信用证等资产入池,生成相应授信额度,盘活沉睡资产,减少资金占压。截至2016年末,池化融资平台签约客户数超1万户,累计入池金额逾4800亿元,带动保证金存款余额超370亿元。
零售业务方面,打造以流动性管理为核心的"个人资产池"、"个人财市场"两大平台,支持个人将持有的理财产品、电子存单等流动性较弱的金融资产及房屋、个人信用等非金融资产,入池生成授信融资额度,实现理财、融资、增信。在业内首次引入个人贷款、信用卡额度和金融资产联动的池化授信模式,解决客户投资收益和流动性双重需求。
《21世纪》: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冲击和挑战?如果说传统金融机构能从这场战争中胜出,你觉得赢的关键是什么?
沈仁康:从金融发展趋势看,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银行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大于竞争。互联网企业在客户体验、产品创新、应用场景、商业运营上有优势。而银行在人才、风控、客户培育、企业个性化服务、品牌上更专业。两者通过互相学习将逐步融合。
我们对未来前景保持乐观。一是整个市场秩序在规范。二是银行在觉醒、应对,都在打造互联网金融战略,有些已取得初步成效。三是从基本面看,互联网金融冲击最大的是零售业务,而其他业务相对稳定。此外,银行在资本实力、线下布局、民众信任度、风险管理等方面也有天然优势,这些是决胜的关键。
非息收入占比增至25%
《21世纪》:在负债结构方面,公司怎样带动存款增长并控制付息成本,如何应对息差下降?
沈仁康:去年浙商银行存款快速增长,整体资金成本持续下行,主要得益于:一是借助票据池、出口池等特色业务,并通过理财、信用卡、个人贷款以及多元化的互联网产品等交叉销售,扩大客户群,网点扩张和直销银行建设也拓宽整体获客渠道,存款保持相对快速增长,付息成本较低存款的比重逐步提高,通过业务"量"扩大弥补息差"价"下行;二是拓宽同业融资渠道、加大同业存单等主动负债工具应用,在确保流动性充分前提下,优化负债结构、稳定负债来源、合理控制负债成本。
在内部经营层面,突破单纯以信贷资产为主的局限,根据市场与客户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信贷类资产、交易类资产、同业类资产、投资类资产及表内外资产的配置,重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客户服务层面,打破资产、负债与服务,公司、同业、个人业务及产品的界限,把金融活动融合到客户的经营和生活中,优化客户的资产负债表。
《21世纪》:这两年,浙商银行全力推进全资产经营战略,在信贷结构上作出哪些调整?
沈仁康:2017年,我们将持续关注新行业、新企业。并根据新兴行业链特点及需求,设立新兴业务部,强化对新行业自上而下的专业研究、管理和授信评审。确定以文化产业、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健康产业和现代物流产业为重点领域,着力推动对稳增长11类重大工程包中的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科技产业的研究与合作。
对以钢铁、煤炭等为代表的"两高一剩"等行业企业,浙商"分类施策",通过并购贷款、债券承销、结构化融资等,支持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通过"池化"融资业务等为企业去杠杆、降成本、增效益;通过国际业务通道和产品,支持企业向海外产业转移。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僵尸企业",制定逐步压缩退出计划,通过资产保全和不良贷款转让、贷款损失核销等方式支持其压产退市。
《21世纪》:在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方面,公司取得怎样的进展?
沈仁康:受益于资产管理、自营投资和交易业务的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底,非息收入达84.25亿元,增长85.38%;非息收入占比提高至25.03%,同比上升6.95%。其中,资产管理、债券承销、自营投资等业务同比均实现较大增长,非息收入来源逐步多元化。
未来,浙商银行的非息收入还将较快增长,来源更多元化。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提升理财服务手续费收入;二是依托零售业务的发展,信用卡的大力推行,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将持续增长;三是资产托管、债券承销以及国际业务的大力发展,相关手续费收入将进一步增长;四是持续推进交易性银行转型,打造流动性服务银行,预计自营投资和交易业务收益将保持快速发展。
《21世纪》:去年杭州的楼市出现大起大落的行情,2017年系列政策表明资金进入楼市的监管进一步收紧,浙商银行目前的房贷政策是什么?
沈仁康:浙商银行坚决执行中央房地产调控的规定,执行监管部门有关住房信贷政策的各项具体措施,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
对限贷(购)地区执行总行政策的同时,须执行地方政府房贷政策,利率不得低于总行分类指导定价,且不得低于当地监管部门指导价格或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所形成的价格。对于房价高、上涨快的城市,结合同业竞争情况,从利率定价、首付成数、单套面积、物业区域等多维度,采取差别化策略;对于去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加大对刚需、改善型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对其利率定价低于限贷(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