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佛图案 陈之佛:图案家的书籍装帧
陈之佛(1896~1962年)是一位艺术上有着多方面建树的大师级人物。
陈之佛是图案家。陈之佛生于浙江余姚,16岁考入杭州浙江省工业学校,191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作为中国现代工艺美术拓荒者,他创造了多个"第一"。留校的第二年,他就编出一本图案讲义,这是中国现代图案学的开山之作。
1918年,他东渡日本,专习工艺美术,成为东京美术学校(后改称东京艺术大学)工艺图案科第一名外国留学生,也是我国去日本学习工艺图案的第一人。1923年回国后,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图案讲习所。1929年,他举办了我国第一个图案装饰展览,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图案参考资料——《图案》。
第二年出版的《图案法ABC》,则是我国现代第一本图案理论专著。陈之佛是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理论和工艺美术教育的一代宗师。
陈之佛是画家。中国的工笔花鸟画两宋时极盛,元代之后却日益凋零。明代的工笔花鸟画曾一度雄风大展,但直到清末民初,数百年间再无大家出现。上世纪三十年代,陈之佛痛感当时工笔花鸟的沉寂萧条,决心投身工笔花鸟,七八年后已形成了成熟的画风。
二十多年的追求,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线条细劲流畅,造型准确灵动,设色清新典雅,意境隽逸精美,直登宋元堂奥。他又在笔墨中融入图案画法和外国技法,"于承继传统中出之以创新,使古人精神开新局面,而现代意境得以寄托"(宗白华)。陈之佛是二十世纪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巨匠。
陈之佛还是成绩斐然的书籍装帧艺术家。据研究者统计,陈之佛一生设计过的图书杂志的封面约有200种。主要部分是杂志。
《东方杂志》1904年创刊于上海,1948年停刊。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大型综合性杂志。它以时事政治为关注焦点,同时广泛涉及交通、商务、历史、舆地、文学、艺术等领域。陈之佛应邀从1925年第二十二卷起,到1930年第二十七卷止(每卷24期),连续六年为它做装帧设计。
他一方面"洋为中用","大量运用来自古埃及、古希腊、古波斯、古代印度、古代美洲以及西方文艺复兴直至新古典主义的各种装饰母题、装饰元素与装饰风格,通过中国式的经营布局、版式设计与字体运用,使之转化为中国式、民族化的艺术气质、艺术品格"(袁熙旸《陈之佛书籍装帧艺术新探》)。
另一方面则直接以我国汉代砖刻、隋唐刺绣等为装饰素材,突出浓厚的民族特色。世界视野和中国气魄,两者无不与《东方杂志》的厚重内容相契合。
《小说月报》也是个老牌杂志,1913年在上海创刊,历时22年。但过去是"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后经郑振铎、茅盾的革新,而成为"文学研究会"的"喉舌"、新文学运动的阵地。1927年至1928年,邀请陈之佛设计第十八卷、第十九卷共24期的封面。
陈之佛不再采用《东方杂志》那样古代的历史的装饰语汇,而是以女性(少女、少妇、女神等)为主体形象,她们或在花丛草坪遐想,或在山野湖滨漫步,婀娜多姿,明朗健康:同时以西洋的表现手法(水彩、水粉、镶嵌、线描等)处理,或淡雅,或浓重,意趣各有不同,从而强化了新文学杂志浪漫、活泼的风格,一扫以前封面的单调和呆板。
《文学》是郑振铎1935年创办的大型文学刊物,第一卷至第四卷的封面也是陈之佛设计。与七八年前相比,他的装帧艺术也有了变化。创刊号封面的飞驰的火车、奔腾的骏马、高大的厂房、飞转的车轮,造型简洁,风格现代,充满张力和视觉冲击力,也显示了他对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等新兴艺术的吸收和转化。
《创作与批评》对直线和圆的巧妙组合,《青年界》对人物的简化和抽象,都是令人过目难忘的佳作。
陈之佛的期刊封面设计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他采用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或以古代纹饰组合,或以人物为中心,或以几何图案造型,追求装饰的美感。同时,他统筹全局,着意于期刊整体形象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的营造。期刊封面,有的是一卷中每期更换一个画面一种形式,或隔几期更换一个画面一种形式,有的又是一卷用同一个画面,保持一种形式,而颜色则期期变化。
设计家对期刊不同的艺术格局进行了极为有益的探索。即如对各卷的内页目录,也做了不同的装饰设计。
陈之佛设计的书籍封面堪称多姿多彩。
《忏余集》(1933年,上海天马书店出版)是郁达夫的小说散文合集。封面边框是由先秦青铜纹饰组成的图案,框内楼台亭阁,青山烟树,也完全是图案化了的风景,典雅古朴。
《创作的经验》(1933年,上海天马书店出版),楼适夷编。全书收鲁迅、郁达夫、茅盾、洪深等有关创作经验的文章,可贵的是几篇都是第一次刊发而非转载。封面浅黄与嫩绿相间,在古代图案构成的连锁式花纹的底纹上,是鲁迅手书的书名,简朴端庄。
《恋爱日记三种》(1933年,上海天马书店出版),女作家吴曙天著。少女的形象很是抢眼,秀美而略带神秘,仍然是图案化了的人物。红心、烛光,圆与直线穿插得宜,手法新颖,颇具现代气息。
《英雄的故事》(1933年,上海天马书店出版),高尔基著。封面右侧对称的雄鸡图案有古希腊、古埃及的韵味,色彩明快雅致,左侧书名竖排,左右呼应,构图稳定严谨。
陈之佛的封面设计的侧重点在于书衣的装饰美化,而不是书的内容的具体描摹。作家黎锦明的中篇小说《战烟》(1933年,上海天马书店出版),描写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进犯上海,上海军民奋起抗战的情景。陈之佛用飞机和枪林组成的画面表现了军民的英雄气概。这样的处理,在他的书装作品中是不多的。
以工艺图案为基调,图案运用得出神人化是陈之佛书装设计的鲜明特色,我们从他机杼独出的作品中感受到非凡的艺术魅力。他的书籍装帧活动前后延续三十余年,1925年到1936年十余年为高峰时期。此后,随着专业兴趣向工笔花鸟画转移,同时艺术教育极为繁忙,陈之佛的书装创作已经很少,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