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敏在福州 你了解杭州医药大家 《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吗?
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张水利老师,在快学网“文学·历史”发了一个“求助帖”——
为保护、发掘杭州医药文化,为杭州申遗增添医药人文价值资料,找寻清代中药巨著《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的后人或知情者,请各位有志之士提供相关线索!
1765年(乾隆三十年)清代杰出的药物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问世。这是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之后又一部药学巨著,代表了清代本草学的最高成就。
赵学敏辑著《本草纲目拾遗》的目的在于拾遗补正《本草纲目》。赵学敏对于生物界的物种演变,做过细致的观察,已经具备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比如,《本草纲目》中说,粉锡(铅粉)辛寒无毒,赵学敏则指出有妇人服铅粉致死,手足皆黯。说明铅粉有毒,纠正了这一错误。而且赵学敏对于《本草纲目》中分类不恰当的都加以订正。
张老师说,赵学敏是清代著名的医药学大家,杭州人,在中国医药史上,为杭州赢得了很多荣誉。根据研究,赵学敏当时写了很多关于中药物类的书籍,幸存下来的只有《本草纲目拾遗》和《串雅》两部。光是这两部著作,已经让赵学敏成为清代的医药学大家。
而根据他著作中的总序推断,应该有12部。如果有线索能找到其他著作,对杭州中医药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有很大意义。
现知的赵学敏及《本草纲目拾遗》的简介是这样:
赵学敏(约1719-1805),清代医药学家,字依吉,号恕轩,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其父曾任永春司马,迁尤溪知县。乾隆间下沙大疫,其父延医合药,赖以生者数万人。学敏与弟学楷,皆承父命读儒学医。学敏博览群书,凡家藏星历、医术、药学之书,无不潜心研究,每有所得,即汇抄成帙,积稿数千卷。家有“养素园”,为试验种药之地,以察形性;有“利济堂”,是诊病疗疾之所,兄弟寝食其间,治疗多效。族人赵柏云为走方医,出所用有效方授之,学敏又合平生所录奇方,著成《串雅内编》、《串雅外编》(1759年撰)各四卷,其一千众条方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