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易老师 钱易:做了老师 我这一生没有白过 | 专访清华大学良师益友
“导学关系,关键在导师。”这是钱易57载执教的经验凝萃。她认为,导师与学生的关系中,导师属于占据主导的一方,导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和引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关系良性与否。
钱易认为,现在有些学生喜欢把导师叫做“老板”,对此,她很不喜欢。因为共同的学术目标才是导学关系建立的基础,而非金钱,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在指导学生上,钱易特别关注“一头一尾”。“头”就是学生开题时,钱易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文献,并提出若干热门问题以供学生参考,在此基础上和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碰撞出火花,最终由学生自己决定课题的方向。
“尾”就是最后的论文修改阶段,钱易会亲自把关,她总是开玩笑地说自己特别爱挑毛病。清华环境学院教授陈吕军是钱易最早带的博士生之一,在90年代,他的论文还是手写版的,每次他把一沓厚厚的博士论文手稿交给老师阅,几天后钱老师把论文还给他时,手稿总会被红笔改得密密麻麻——从专业问题到语法措辞,甚至到标点符号,都有钱老师修改的印迹。
陈吕军只能干脆重新手抄一稿,如此反复,直至第三稿才通过。这种严谨细致源于钱易的一种“执念”:“论文是学生的作品,而学生则是我的作品,一定要认真对待!”
平易谦和的形象背后,钱易有着一份对于学术严肃性的坚持。她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没有全程参与的研究,学生论文在发表时一律不署自己的名。后来由于学校的规定,学生必须至少有一篇与导师共同署名的文章发表,她才勉强同意署名一篇。
钱易关怀学生,更叮嘱学生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她从不直言自己的爱国热情,爱国的责任心已经渗透到她的一言一行中。她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国内发展为国家贡献力量,她也常说“国内的舞台太大,需要的人太多了,兴趣爱好要跟着国家的需要……岗位并不重要,重要关键是你自己怎么努力”。
钱易和学生的关系可以用八个字形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特别是学生取得的成就是对她最大的慰藉,她常说“后生可‘慰’”。
最近,她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自己的学生杜鹏飞为清华艺术博物馆所做的贡献时异常高兴,“比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夸奖还高兴”。她与学生彼此牵挂,两不相忘。
益友、良师,钱易用了80个春秋一直在诠释这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