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弘法师无量寿经1至60 无量寿经简讲 (第1集)定弘法师 香港圆明寺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今天定弘非常的荣幸,第一次来到圆明寺为大家讲解淨土第一经《无量寿经》。圆明寺是我去年剃度出家的道场,在座可能有不少的法师、大德居士曾经来过观礼。我出家的时候师父畅公老和尚为我起一个法名叫做定弘,就是要求我一定要弘法利生。
我觉得使命很艰巨,而看到四众同修对佛法这样热情的来好学,对定弘非常支持,我觉得非常感动,今天第一次登座讲经,就这麽多同修来庄严道场,这是令我非常感动。
我自己德行、学问都很浅,我学讲经,目的其实主要是为了通过深入的学习,自己能够不退转,对大众有没有利益,自己并不敢去想太多。教学相长,自己通过经教的学习,确实自己受益是最多的。我在台上讲经都是这样的心态,自己是学生,台下的才是真正的老师,老师来监督学生学佛法,不可以退步,一定要认真,因为如果不认真的话,上了台就下不了台。所以我很感恩大家这样来监督我。
我们开讲之前,首先要向大家报告一下什麽是佛教,我们首先要认识佛教。可能在座有些同修是老修行,也很多同修可能是初学的,无论是初学还是老修,可能对什麽是佛教未必有很深入的思考。觉得佛法好,我们要好好修学,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好好学可以出三界、出轮迴,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认识当然没错,但是有更加基本的认识我们必须要有,这个是入门,很重要。
如果是认识错误的话,一开始错了,一直错到底,学佛可能学了几十年,都未必能够真正得到利益。所以我们一开始首先要认识佛教。
什麽是佛教?用最简单的话来定义,就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这个定义就非常完善。教育的人是释迦牟尼佛,要知道他是人,不是宗教裡面讲的神,他确确实实是三千年前古印度的一位王子,他因为看到有生老病死的苦恼,所以觉悟到应该要求解脱之道。
而他知道,人之所以有苦,是因为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了解,想错了、看错了,所以就会做错,这样就会有错误的后果,那个后果就是苦恼,佛法裡面讲是惑业苦。惑就是迷惑,你想错、你看错,这个是迷惑,迷惑就会造业,造业就是做错,做错就必然要承担错误的后果,这个果就是苦。
所以要离苦得乐必须要觉悟,觉悟什麽?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佛经裡面讲的术语叫做诸法实相。诸法就是一切法,一切宇宙人生的现相,这个叫诸法;实相就是真实的现相、真实的道理。我们要认识,这样我们就不会做错,我们才能够离开苦恼,得到究竟圆满的快乐。
释迦牟尼佛为了求这一种真相出家,他捨离了王位,他要求解脱之道,经过六年的苦行,经过十二年的参学。当时印度是宗教之国,经上面记载有九十六种外道,就是九十六种宗教,这些宗教的人士都是有道德、有学问、有功夫的人,很多人他们入禅定,能够上到色界天、无色界天。
释迦牟尼佛跟这些宗教师学习,学了十二年,但是最后还是有几个问题还没能解决。什麽问题?他可以入定,看到有六道轮迴,看到有天道、下面有三恶道,他觉得还没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六道是怎麽来的;第二个问题,为什麽会出现六道;第三个问题,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
这些问题所有宗教师都解决不了。于是他自己去到恆河边大树下入定,这棵树之后就叫做菩提树,因为他在这个树下悟道。
他当时入更深的禅定。当时世间这些宗教师可以入到四禅八定,这个是最高的,到了无色界天;释迦牟尼佛入更深的禅定,他就突然突破了无明,彻底开悟,他晚上看到明星一闪就开悟,无明就断尽了,这个时候我们叫他大彻大悟,成佛了。
成佛是什麽意思?就是成就圆满究竟的智慧,世出世间一切的现相,他无一不明瞭,所有的道理他都明白,一般宗教所讚歎神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全部得到,成佛了。成佛之后,他非常感叹,你看《华严经》上面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讲了一句话,他说:奇哉!
奇哉!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他歎奇,真是奇妙,什麽奇妙?原来一切众生,包括在座的各位,包括六道所有众生,连蚂蚁、昆虫、蟑螂、老鼠都包括在内,全都有如来智慧德相。
这个意思就是说,你本来就是佛,你本来跟如来的智慧、德能、相好一模一样,一点都不差过他。但是为什麽我们现在变成这个样子?照一下镜子,怎麽看都不像尊佛,原因在哪裡?
佛为我们一语道破,原来我们众生有妄想、有执着,中间还有分别,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不能够证得如来的智慧德相。这裡讲的是「证得」,不是说「得」。得是什麽?你原来没有,现在你得到了,这叫做得。你原来就有,现在叫你证明出来你确实是有,这叫证得。
换句话说,你现在虽然有妄想分别执着,你现在虽然是迷惑颠倒的凡夫,但是你还是有圆圆满满的如来智慧德相。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就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就是一尊佛,圆圆满满,佛性一点都不减失,只不过是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而已,自己看不到自己是佛,也看不到众生本来是佛,因此在迷惑颠倒裡面就会有种种错误的知见、错误的行为,佛法裡面叫做烦恼。
这些烦恼本来没有的,佛性、如来智慧德相本来有的,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裡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
本来你是觉悟的,本来是佛,你本来有的,一点都不比释迦牟尼佛差,不比阿弥陀佛差;那些烦恼、造业(我们讲业障)本来没有。本觉本有,不觉(不觉悟)、烦恼本来没有的,没有的当然可以去除。
所以你要有信心,不要觉得我们烦恼很重、业障很重,别说成佛,成一个阿罗汉都很难,这是你没有自信心。释迦牟尼佛就是告诉我们,首先要建立自信心:我们本来是佛,本来有佛性,当然能够恢复;本来没的烦恼,当然可以去除、断除。
释迦牟尼佛证道之后四十九年(他十九岁出家,三十岁证道,一直到七十九岁入涅槃,这四十九年)讲经说法,目的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恢复我们本有的佛性、能够成佛。这是《法华经》裡面讲的,释迦牟尼佛和三世诸佛都是一样,以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什麽大事因缘?就是告诉我们,我们本来就是佛,佛讲的八万四千种法门,无非就是教我们怎样成佛。
这个教育是至善圆满的教育,世间一切教育都没有这麽圆满,为什麽?它不可能教你成佛,唯有佛陀的教育教你如何成佛。
我们定义佛教,它不是宗教,宗教裡面讲神、讲上帝,我们是所谓「上帝的儿女」,基督教、天主教都这样讲,「上帝是我们的天父」,这个跟佛教也不矛盾。我在国际上,包括刚刚举行的,我在泰国参加的世界宗教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十八位大使参加,中国的中国佛协副会长也来参加,我在大会上发言,我就特别提到,佛教它是教育,它跟一切宗教都没有矛盾。
为什麽?因为佛教裡面的关係,释迦牟尼佛跟我们是师生关係,我们从称呼可以看到,我们称呼释迦牟尼佛叫做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就是根本的老师,我们自称为三宝弟子,弟子就是学生,我们不就是师生关係吗?宗教裡面不是讲师生关係,它讲父子关係,「天父」,「我们是神的儿女」。
你看,父子跟师生它不矛盾,好像现在小孩子上学,他有爸爸妈妈,他也有老师,他有师生关係,也有父子关係,没有矛盾。而且亲、师要配合,天父应该劝导儿女好好尊师重道,老师应该劝导学生好好孝顺父母,相辅相成没有矛盾。
所以佛教可以跟一切宗教和谐相处。你要跟大家讲清楚,他就不会排斥你,好像基督教有些人他就误解,一讲到佛教,这是魔鬼教,全部搞错了。这个一定要跟他讲清楚,也不怪他,没有人跟他讲清楚,他有误解当然很自然。所以我们佛教徒有责任把什麽是佛教讲清楚,这个是教育,不是宗教。
但是佛门裡面也讲宗教,这个宗是特别讲禅宗,教是讲教下,宗门教下,它这个宗教的意思跟我们一般人理解的不一样。宗门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要你明心见性,不需要学教,这个根器很高;教下是我们要学经教,要认真去深入释迦牟尼佛的教典,我们慢慢觉悟,这两种方法不相同。
还有我们看到佛教裡面的称呼,好像「和尚」是什麽意思?和尚叫做亲教师,这个是古印度的文字,梵文音译,翻译成中文就是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你的老师,叫做和尚。
好像我们畅怀老法师,他就是我们的和尚,在圆明寺他来主持教务,是他来开班教学,他聘请老师来教。我们算是他请来教学的,我是他的弟子、是他的学生,现在在他的领导下,为大家开班讲学,和尚好像一个学校裡面的校长,我们是教员,是这样的关係。
还有在寺院裡面一般都有阿闍黎,阿闍黎的意思,特别是受戒的时候都有阿闍黎,阿闍黎的意思就是轨范师,轨范的意思就是,他教你行持,教你怎样去做这些规矩,这个是轨范师。首座,这个是寺院裡面讲的三大执事之一,首座是什麽意思?用我们现在学校裡面的术语,他是教务长,主持教务的,他制定教学的课程。所以古时候的寺院其实都是学校。
中国的佛教很特别,在唐朝的时候,「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就是把丛林的制度兴起来。丛林就是什麽意思?佛教的大学。以前在古印度那时,学制好像私塾教学,老师带学生这样、师父带徒弟这样,三、五个也好,十多个、二十个也好,这样带出来。
佛教传到中国,在唐朝为什麽这麽兴盛?这个丛林制度很重要。这个就是有规模的、有系统的一个教育的场所,这个是丛林制度,这个对中国佛教的大兴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现在想要将中国的佛教复兴起来,一定要恢复丛林制度。
丛林就是办学的机构,每个丛林裡面,你看有主持教学的,有主持行政事务的,所谓一百零八单执事,这个是分门别类的工作部门不同。每一个宗(如果是大丛林的话)它都会有一个讲堂,你来这裡参学,想到哪个宗派那裡去学,你就去那个讲堂。
譬如说这个讲堂专门讲《华严经》的,你就去听《华严经》,你喜欢听就听;那裡是专门讲《法华经》的,你喜欢听《法华经》,你去那裡,每一个讲堂它有不同。大丛林,中国有十大宗,它都有这些讲堂,古时候大丛林都是千人以上的,就是佛教大学。
还有维那这个称呼,维那是什麽?我们讲训导。还有是监院,监院就是我们讲当家师,当家师就是搞总务。你看好像学校裡面,有教务、有总务、有训导,校长是和尚。
所以从这些执事的名号我们就可以观察到,中国的寺院确实是办教育的道场、场所。道场,我们知道有道的场才叫道场;如果场没有道,它不办学,没有修行,这就不叫做道场。这些常识我们必须要知道,那就不会对佛教有误解。
当前佛教存在有六种形式,这个是我们客观看到的。第一种是传统的佛教,传统的佛教就是释迦牟尼佛办的教育。你看释迦牟尼佛他成道之后做什麽?每天就在那裡讲经教学,经上讲二时讲经。古印度的时,一个时辰等于我们现在四个小时,中国古代是一个时辰等于我们两个小时,印度那个更大,是四个小时,昼三时、夜三时,总共一天六时,就是二十四个小时。
释迦牟尼佛二时讲经,两个时辰讲经,就是现在讲的八个小时,这个全职教学,八个小时上班。
他教学的形式很活泼,他没有固定的讲堂,他是怎样?恆河边、大树下、耆闍崛山中或者是祇园精舍,哪个地方有缘他就在哪裡教,非常活泼。阿难尊者在旁边听了之后就记在脑裡面,释迦牟尼佛走了以后,他就结集出来,就将这些经典整理出来。
所以经典其实就是释迦牟尼佛当时开大会讲学的会议纪要,记录下来的,裡面你看,每一部经裡面都有六种成就,一时、佛在某地方、有多少众(多少人听经),六种成就就好像我们现在会议记录一样,时间、地点、人物都要记得清清楚楚,这个就是经典。
所以,释迦牟尼佛一辈子做的事情就是教育,而且他教育是义务教育,不收学费的。只要有人来听,他就很开心、很欢喜来教你,一人来学他就教一个人,十个人他就教十个人,我们这部《无量寿经》你看到两万人来听经,他两万人照样是这样教。
释迦牟尼佛也是神通广大,以前没有麦克风,他在耆闍崛山中、在荒山野岭裡面讲这部经,两万人来听经,没麦克风、没音响行不行?行,释迦牟尼佛讲的声音,谁听都好像在他耳边讲一样,这个是释迦牟尼佛的能力很高,科技都不够他厉害。
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如果为他评一个职称,他应该叫做什麽身分?是社会的多元文化义务教育工作者,这样给他评一个职称就合适了。这个社会是多元文化,你看印度那时是九十六种宗教,这叫做多元文化,现在我们的社会也是多元文化,释迦牟尼佛做义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都要学他。
我出家为了什麽?就是为了学释迦牟尼佛,做一个义务教育的工作者,这是专职做教育的,不收一分钱学费。你看孔子教学都收一点点,我们讲「束脩之礼」,束脩是你去拜师的时候拿两串乾肉叫束脩,束脩之礼拜师,当然收得不算多。释迦牟尼佛连束脩都不收你的,你只要想来听,无论你是什麽阶层的人,平等教学,真是孔子所讲的有教无类。
这个是传统的佛教,我们想要真正将佛教复兴起来,必须要回归到传统佛教,要办教育。如果不办教育,只是搞一些宗教的仪式,譬如说做法事、经忏这些,当然不是说不好,但是如果大家做的时候道理不明白,这些仪式搞到最后变成一种迷信,对佛教就会有曲解,而社会当中那些知识分子他就会批评:你看,你们佛教搞这些乌烟瘴气的东西、搞迷信。
宗教人士说我们在崇拜偶像,完全都搞错了。我们佛殿裡面是有这些像,佛像是我们老师的像,我们尊师重道,三千年后我们都不会忘记老师,所以供释迦牟尼佛的像,知恩报恩,返本报始,培养我们厚道的心、诚敬的心,这是学道的关键。
还有一层意思,看见这个佛像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已经成佛,他是过来人,他告诉我们每一个众生都能够好像他一样成佛,我们就要直下承当,我们都要来作佛,这样才能够对得起我们的老师。
我们不是拜偶像,如果说我们拜偶像,我们就不敢说要学得像他一样,那我们就成不了佛。宗教裡面其实他们讲拜的神是至高无上、无可超越的,你不可能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上帝,不可能。你都可以成上帝吗?不行,上帝只有一个,我们只能够做上帝的儿女。
佛陀的教育不是这样说,每一个众生都可以成佛,而且释迦牟尼佛希望你青出于蓝胜于蓝,你超过他。好像阿弥陀佛,我们读这部《无量寿经》就知道,当时他因地上还是作一个凡夫的时候,他就发愿将来他成佛的时候超过一切诸佛,这个愿大。
他的老师叫做世间自在王佛,讚歎他,绝对不会说「你竟然说超过我们」,他不会这样想。他讚歎,他鼓励,帮助法藏比丘(法藏就是阿弥陀佛前身),帮助他成就阿弥陀佛。所以这个教育裡面,确确实实它不会有崇拜偶像,甚至连崇拜神明都没有,是非常开明的教育,开放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佛。
第二种佛教的形式是宗教的佛教。我们现在见到的很多仪式,宗教仪式,这些仪式、法式是变了体的佛教。什麽时候开始的?我们估计应该是唐朝的时候,唐朝我们知道有安史之乱,唐玄宗前面的半生都很好,励精图治,后来自从有了杨贵妃之后就不行了,就从此君王不早朝,朝廷大事都不理,结果就有安史之乱,安禄山造反,后来好在有郭子仪平定内乱,才保存唐朝的基业。
因为这种内乱,很多军民死难,所以唐朝的皇帝就在每一个主战场去做这些我们讲的追悼会,请什麽人来做?请出家人超度这些死难的军民,超度他们往生善道,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追悼会一样。
因为皇帝提倡这样做,民间也跟着这样做,一直做到现在,一千多年,很兴盛,每一个寺院道场都要做这些经忏佛事、都要超度死人。
我们知道它的来由在哪裡,这些历史我们明白,佛教本来不是这样,释迦牟尼佛从来没说带人做一场水陆法会,从来不会说搞一场经忏佛事,不会的,这些都是后来的中国祖师大德根据佛经的道理编辑整理出来的法事法本。释迦牟尼佛当时只是讲经、只是教育,什麽都不做,不做其他事。
第三种形式是学术的佛教。这些主要是知识分子,尤其是大学裡面将佛经做为学术研究的对象,研究隋唐的佛教史,研究《华严经》裡面的哲学道理,这些属于学术。你可以写论文、可以拿博士学位、可以做教授,但是未必成得了佛,你未必能够断得了烦恼,你未必能够出得了三界。
所以只是搞学术的佛教,这些只是世间法,不是出世间法,这个我们也要知道。刚才我跟畅公一起来圆明寺的路上,师父跟我讲起说以前倓虚老法师在香港建了一个华南学佛院,很多人都搞错了,以为是华南佛学院,后来我们畅公师父说,不是佛学院,是学佛院。
我一听拍手,倓虚老法师果然真是大德,他讲「学佛院」这个词,比「佛学院」要好。搞佛学可能变成学术研究,现在很多佛学院是这样的。
学佛院就不同,学佛是什麽?学得跟释迦牟尼佛一样,这个叫学佛,学作佛的,我们的目标是成佛,这个学佛院是培养佛的。这个是倓虚老法师的高见,果然真是天台宗四十四代传人。我们畅公师父接收倓老的天台精舍、中华佛教图书馆这些道场,也都提倡学佛。
你看我们畅公师父讲,他跟大家讲的时候,有什麽人提问,他回答问题,他说是学佛答问。人家是「佛学问答」,他是「学佛答问」,不同,他不是搞佛学这麽简单,要学佛。所以我们这些讲座,我们都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你们来听经闻法,为了什麽来的?不是为了搞佛学,要学佛,希望能够成佛,这样我们就不会在这裡浪费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