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恋曲1990现虫 1982年的罗大佑看到2018年的罗大佑应该会吓一跳吧

2019-05-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们这个世界除了速度变快以外,很多东西并没有减少.太阳照常会从东边升上来.往窗外看,天空不是还在吗?往楼下去,行人还不是匆匆忙忙地在走吗?空气里面除了二氧化碳多一点,氧气不是还在吗?除了可能被乌云遮住以外,月亮不是还在吗?不要忘记探索外面的世界,这个世界照样在运行."罗大佑恋曲1990现虫 1982年的罗大佑看到2018年的罗大佑应该会吓一跳吧在问到有什么要对当下焦虑又迷茫的年轻人说时,罗大佑说出上面这段话.罗大佑今年64岁了.距离他创作出的第一首歌<歌>已经44年,那首

“我们这个世界除了速度变快以外,很多东西并没有减少。太阳照常会从东边升上来。往窗外看,天空不是还在吗?往楼下去,行人还不是匆匆忙忙地在走吗?空气里面除了二氧化碳多一点,氧气不是还在吗?除了可能被乌云遮住以外,月亮不是还在吗?不要忘记探索外面的世界,这个世界照样在运行。”

罗大佑恋曲1990现虫 1982年的罗大佑看到2018年的罗大佑应该会吓一跳吧

在问到有什么要对当下焦虑又迷茫的年轻人说时,罗大佑说出上面这段话。

罗大佑今年64岁了。距离他创作出的第一首歌《歌》已经44年,那首《童年》,也已经唱了36年。

不得不承认,罗大佑老了。在“当年离家的年轻人”演唱会的巡演中,他用大段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对“家”和“爱”的理解。他请来一群可爱的合唱团小朋友,慈爱深情地为他们伴奏。在最近的媒体采访中,他说年轻人已经那么多愤怒,这个世界还需要我一个老人家愤怒吗?

罗大佑恋曲1990现虫 1982年的罗大佑看到2018年的罗大佑应该会吓一跳吧

可如今唱起他那些反叛的、愤怒的、质问这个世界的歌时,他不再是年轻时那副摇滚打扮、扬起吉他对抗一切的姿态,而是坐下来,不再多言,弹着钢琴,直接用音乐与那些年轻人对话。

▲2018年5月11日罗大佑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演场会上的观众

罗大佑恋曲1990现虫 1982年的罗大佑看到2018年的罗大佑应该会吓一跳吧

这群年轻人里,有那群80年代后离家的年轻人,也有80后、90后那群离家的年轻人。他们与家乡之外的事物发生碰撞,真切地与这个时代发生联系。罗大佑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共性——

“不同时代里,年轻人都会做不一样的事情。但他们会碰到类似的瓶颈。”

大城市里的工作机会,大城市里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个性的人,大城市里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阶层,大城市中与更大的世界更紧密的联系、更丰富的资讯。这些对于不同时代的年轻人都有着相似的刺激。

1985年,31岁的罗大佑离开台湾,来到纽约,来到香港,来到上海,他感受到家乡以外的世界给予他最锋利的刺激和最丰富的灵感。即便大城市充满了竞争、压力、焦虑,但他还是鼓励年轻人离开家乡,去大城市闯一闯,知道自己的家乡与都市的差别。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是罗大佑在1982年发布的《鹿港小镇》中的一句歌词。2017年,罗大佑发行专辑《家III》中收录《致观音山》。这两首歌都分别用台湾的一个地方和一座山来命名,用他们的恒定性来承载世界变化之下带给年轻人的慌张。只是,前者音乐激荡紧张,后者平缓悠长。

罗大佑说,“《鹿港小镇》是首要离家的歌,而《致观音山》,是回家的一首歌。”这两首歌也代表了不同的阶段的罗大佑对于家的概念。

如今罗大佑工作之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女儿身上。他接送女儿上学,笑着说起自己外出工作四五天回家后发现孩子长高了,抱起来时感觉变重了,他惊叹这种成长的速度,也享受家庭带给他的力量。

▲罗大佑抱着吉他坐在观音山上

罗大佑在很多场合对那些不想结婚不想要小孩的年轻人说,可以在年纪比较大后考虑接受家庭这样的能量——“年纪大了,时间变多了,经济宽裕,可以给小朋友好的教育,小朋友反过来也会给我们撑住的力量”。

▲罗大佑在演唱会上弹钢琴,与一群合唱团的小朋友合作演出

不再愤怒的罗大佑依然保持着对于科技力量的警惕——他不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希望孩子在年纪小的时候更亲近自然、与人进行更直接的沟通,“她一进到网络的世界,我就觉得她变成一个呆瓜。”他也限制着自己使用科技产品,创作歌词时,他都会将纸拿出来,看着自己字迹的歌词出现在纸上才会安心,觉得那才是真正的创作。“每个人用电脑打出的字体都很接近。但手写的时,那个就是独一无二。这种文字出来以后,才能真正思考。”

罗大佑相信越方便的东西、越高科技的东西,让人不可思议的发明,人们应该保持一种存疑的态度。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饭,这些东西越方便时,会产生另外一种不方便,都要付出一定代价。”

▲罗大佑走在台北的街头

从个体到国家,再到世界、人类,罗大佑敏锐地捕捉着最细微的情愫和最宏观的变化。他继承了年轻学医时的思维系统——“医学最重要的是看生命的一些原因,诊断之初收集所有可能的病因,然后找出背后根基。创作里,我也花了非常多时间去观察一种现象,一个人,一种情感形成的原因,去揣摩、去感受。”

这样的创作模式注定是辛苦的,但是罗大佑说,就像医学一样,音乐创作也是面对生命,“当知道自己是为生命服务时,会很开心。”

▲罗大佑演唱会上照片

2018年5月,“当年离家的年轻人”演唱会巡演至上海。那天晚上,罗大佑像书写自传一样,缓缓唱着他目前音乐人生中经典歌曲。听众们沉迷在那些烂熟于心的旋律之中,他们那年轻和不再年轻的脸庞影影重重。

舞台上,一袭黑色风衣黑色墨镜的罗大佑和身后屏幕上那个穿着黑色T恤戴着墨镜爆炸发型的罗大佑,一起唱起那首《之乎者也》——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都曾经这么说,现在看看我们的青年他们在讲什么,但是要想想到底你要他们怎么做。”

罗大佑访谈

城市画报:为什么这次巡演标题定做“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罗大佑:这年头的年轻人,比起我们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会有更多的困惑。可能因为网络和族群沟通的原因,他们产生了不少疑问,找不到答案。这让我想起自己刚从学校毕业在音乐里找不到位置的状态。我想借着这样的年纪,和现在的年轻人、和我同时代走过来的人进行沟通。

城市画报:这两代年轻人有什么不同?

罗大佑:现在年轻人主要在网上沟通。这种沟通方便、快速,大量,可以提供自己要给对方的信息。这里面,有百分之多少是真实的?这些有误差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做比较后,焦虑就产生了。我们那个年代是整个世界都在对立的年代,吵得很厉害。

那个时代出来的人个性必然会比较硬,防卫感会比较重。所以与外界沟通会不留情。但是这样也会真实一些。现在的年轻人虽然有焦虑产生,但大家都是用比较和谐的、网络上可以接受的、不需要引起公众不安的方式沟通。这种和谐的方式,反而是我们80年代初比较没有的。

城市画报:你曾经感叹,“这个世界要罗大佑有什么用?”你是在怀疑自己音乐并没有对世界产生过真正的改变吗?

罗大佑:老实说,我们要音乐产生什么改变?我自己写的歌,自己有没有感动自己,我都知道。我倒不是在感叹对世界有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这些影响往往是无形的。有时候自己觉得,世界改变得太快了,我们并不见得那么容易去适应这个世界的脚步。

年轻人又何尝真的可以面对所有网络资讯呢?我面对过我们那个时候的世界,从那个世界慢慢地走过来。现在这个世界,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家,或者是中年人,或者是各种各样政治界的领导,都不容易面对。因为科技已经像怪兽一样,用人类无法掌控的速度在成长、在控制这个世界。

城市画报:你在某次对谈里,聊到现在你是每天接送女儿上学这种平静的生活状态。

罗大佑:那个其实还蛮吵闹的(笑)。看起来很平静,有时候是非常煎熬和挣扎,尤其是女儿不愿意起床的时候,穿衣服挑剔的时候。这种“挣扎”,不见得不是一种抗争哟,这种抗议不少于与社会的这种抗议(笑)。其实蛮有趣的,你不觉得生活的重要性都来自这种小小的、不重要的事情吗?

城市画报:看到小朋友那么强盛的生命力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老了吗?

罗大佑:当然会呀。我不用让她来提醒我老,我也知道自己老。但是更重要的是她给我们的力量啦。(笑)

城市画报:专辑《家III》里面的那首《没有时间》那首歌,是表达你对时间的焦虑吗?

罗大佑:《没有时间》这首歌,写的不是岁月和年纪,而是人类沟通越来越快,信息越来越庞大,人的记忆慢慢变成电子的东西。比如手机里有很多照片,但我们根本没时间去看。人们想做的,是拍更多的照片。

我们不要忘记生命真正的意义是去思考,我今年做了什么,去年做了什么。人是要自我比较、反思后,才连接出一个够完整的生命轨迹。当我们连自己拍的照片都没有时间去看,生命的这种过程已经变得很危险了。一切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就越没有时间去做事情,越没有时间去看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城市画报:年轻时理想生活是什么样?

罗大佑:我年轻时想要不要到40多岁后就到一个平静的小镇当医生,闲暇时候钓钓鱼。没想到了40岁,这个世界就变得很不一样。我有亲人过世了,有很多事情要思考,发现生命里面有更多的题材可以化成音符,我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写完。

城市画报:你觉得当时的你会对现在的你有什么评价?

罗大佑:1982年的罗大佑看到2018年的罗大佑应该会吓一跳吧。“啊!你怎么还在写歌啊!买那么多吉他!你怎么跟这个种子音乐签约了啊!太可怕了!”他肯定还会不可思议,“我们两边怎么谈起来了?”(笑)

城市画报:你会怎么对那时候的你说些什么?

罗大佑:我会说,年轻人呀,这个世界你没看够。这个世界会发明一种叫做网络的东西出来,生命会变得很短。你会发现没有时间,越活越没有时间。你什么也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