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著作 王阳明心学与各家的异同
编者按:2018年9月15日—16日,第三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在中国武汉隆重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以及生命科学的实修实证者,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现特开设“对话传统文化与轴心时代”专栏,刊发论坛工作人员对与会嘉宾的采访,以飨读者。
王阳明心学与各家的异同
时间:2018年9月14日地点:中国武汉第三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会场嘉宾:贵阳学院教授,贵州省阳明学学会会长王晓昕主持人:段丽君
王晓昕教授接受采访
段丽君:您好,王教授!欢迎您来到第三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这次您是第二次来参加论坛了,我前一段时间看了您去年在论坛上的发言的视频,即《在四个维度上“致良知”何以可能》。看完后,对我很有启发。
王晓昕:是的,去年来过。去年没有发挥好,只讲了一部分内容。
段丽君:今年的论坛与去年的论坛相比,您感觉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王晓昕:今年来的嘉宾更广泛一些。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看到不少的老熟人、老朋友,他们都是国学领域里的知名人士。
段丽君:您正好也可以跟老朋友们叙叙旧。
王晓昕:对。大家见面就可以沟通不少的信息。
段丽君:是的。刚才在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已经感受到来自海内外的各位专家学者对于论坛“传统文化与轴心时代”的主题很关注,很期望。
王晓昕:我觉得今年论坛的“新轴心时代”是一个很新颖的提法,很有新意,非常独到。我参加了很多会议、论坛,都没有这样的提法。“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概念,他说的是2500年前,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到2世纪之间,在全世界几个主要的文明发源地所产生出来的思想。
王晓昕教授在第二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现在我们提出的“新轴心时代”这个题目是值得讨论的。雅斯贝尔斯说的轴心时代,是从整个世界范围来说的。古希腊的文明、古印度的文明、古代中国的文明等几个主要的文明同时发生,又同时产生了一些伟大的思想家。这些思想家的思想汇集了他们之前的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集中到他们那个时代,形成了一种思想体系。
这个思想体系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道术将为天下裂”。也就是说,这些思想家都在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一个个思想体系建立以后,形成另外一个轴心。
然后又从这个时代开始出发,往后又推延到现在,过了2500年。之前的2500年和之后的2500年,总计就是5000年。我们中华文明也是5000年,两个2500年中间的那个时代称之为“轴心时代”,但这只是个时间概念,还有个空间概念,就是在几个不同的地域,全球范围内几乎同一时期发生。
我这次提交的论文当中就有一篇文章谈到这个问题,听说论坛结束后要出一本论文集。等论文集出来后,再看看能不能引起一些讨论。本来我想争取发言的,后来我想还是算了。这一次,我想认真地听听大家都是怎么阐述轴心时代的。
轴心时代的中国,即2500年前的中国,那时产生了很多的学说,即诸子百家。那个时代是百家争鸣、诸子蜂起的一个时代。其中就有儒学,最具有代表性是显学,即儒、墨、道、法四家,还有其它如农家、杂家、兵家、阴阳家等,后来这些被汉代的学者概括为“九流十家”。
段丽君:说起儒学,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孔子、《论语》等;而讲到王阳明先生,普通的老百姓还是比较陌生,但对于王阳明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老百姓们又还比较熟悉,大家也都认同这个理念。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吗?
王晓昕:王阳明的心学也是有根脉的。心学的来源也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轴心时代。在《尚书·大禹谟》中有一句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王阳明把这句话定为心学的源头,后来的学者们称之为“十六字心决”。尽管《尚书·大禹谟》后来有争论,有人说它是伪书,但王阳明是肯定的。
心学的源头来自上古,但到了孔子之后的孟子才真正发展开来。可以说,孟子是心学的开创者,孟子提出“四端说”;(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提出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提出良知良能。尤其是孟子的良知说,后来被王阳明加以发展。
实际上,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上,心学是一直在发展的。心学不仅仅是儒学当中的一个流派,在道家、佛家里面也有心学。到了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发展到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佛家就有六家七宗(六家七宗: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七宗当中就有心宗。心学宗派一直传到了唐代的时候,就成了禅宗。我们都知道六袓慧能大师,他实际上也认同心学的。
段丽君:禅宗也属于“心学”吗?
王晓昕:禅宗里“顿悟”跟“心”“悟”是联系在一起的,故后来很多学者把王阳明在贵州龙场的悟道比喻为禅宗的顿悟。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区别,但也要肯定其中的因缘关系。“顿悟”不是一种所谓神秘的直觉,而是从内心迸发出来的一种体验,一种长期的探索后,在某个时间段产生的飞跃。
段丽君:能不能说是“知”和“行”最终的合一?我们最终和自己的心性合一,这个合一的过程就是致良知的过程。
王晓昕:也可以这样说。致良知实际上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
段丽君:刚才您提到,在儒、佛、道各家对生命的实践中,都会对“心”下功夫?
王晓昕教授部分著作
王晓昕:对。不仅仅是儒家,儒家心学相对于其它各家,则有更大的发展,尤其是北宋时期的周程二子(周敦颐、程颢),他们都有心学的思想。“程”指的是大程(程颢),大程的思想中是包含心学的,但研究这方面的人不多。
到了南宋时期,陆九渊成了心学的代表性人物。明代以后,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但王阳明觉得陆九渊的心学比较粗。对此,王阳明还有具体的说明,他说,在“纯粹、和平”等方面不逮周程二子。(“自是而后,有象山陆氏,虽其纯粹和平若不逮于二子,而简易直截,真有以接孔孟之传。”王阳明《象山文集序》)“不逮”意为不如,即不如周程二子,在“纯粹、和平”这方面没有做到至精至一。
至精至一是处于一种没有发动的时候,即作为心之本体的时候,是一种未发之中,一旦发动,产生了情绪,又能发而中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又能够自然的阐发出来,物来顺应。所以,它就是一种纯粹的和平。陆九渊的学问比较粗,他只是笼统的把整个宇宙包括进来。王阳明之所以是集大成,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王阳明的心学不是个体之心,他的心之本体是天地万物一体。这种见地是非常了不起的。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圣人,王阳明后来对君子、大人、圣人的认识、理解逐渐有了成熟的理论。王阳明对圣人的定义在历史上是有质的飞跃。(在儒家里面,称之为“圣人、君子、大人”;在佛家,称为“佛”;在道家,称为“神仙”,指的都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人格。)王阳明对圣人的理解超越在什么地方呢?王阳明把“君子、大人”降到民间,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圣人、君子、大人”这些概念在孔子的时候,基本上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在孔子之前,“君子”和“小人”的区分仅仅指的是地位的不同。如,士大夫以上,可以称“君子”;士大夫以下就是“庶人、小民、小人”。
后来到了孔子时期,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孔子把“君子”的概念加以丰富,“君子”不再仅仅表示社会地位,主要指的是“德”。孔子从“德”这方面来赋予君子的品质。小人之所以是“小人”,也是因为“德行”差。如在《论语》中,孔子有很多关于区分君子与小人的论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这些都是从“德性”方面来加以区分“君子”与“小人”的。
到了王阳明时期,实现了第二次飞跃。王阳明之前,“大人、君子、圣人”有指“德”这方面,但“大人、君子、圣人”的地位也是很高的。王阳明把“位”降下来了,降到普罗大众之中。所有的人,愚夫愚妇,天下无不可化之人。愚夫愚妇,皆可为圣,满街都是圣人。
段丽君:那这就是轴心时代了,人人皆可做圣贤,然后人人学做圣贤。
王晓昕:这就是王阳明最伟大的贡献。王阳明最后得出结论: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王阳明《大学问》)
为什么是君子、大人?因为他具有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王阳明如何解释天地万物一体?“一体”的本质是仁,所有的人都以“仁”为本质。(“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王阳明《大学问》)
“其视天下如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王阳明《大学问》)“尔”就是你,如果区分不同的形体,区分你和我的话,就是小人。王阳明说的非常明白。
段丽君:感谢您,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采访就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