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李宏庆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校友联谊会成立大会参会指南

2017-12-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动物学科是我院最早建立的传统优势学科,研究方向涵盖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学的若干领域.动物学科的原生动物学研究方向是由著名动物学家张作人教授创建,所建立的"原生动物细胞学研究室"曾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张作人教授的带领下,经庞延斌.沈锡琪.顾福康.邹士法和侯连生等几代人的 不懈努力和不断创新,获得了许多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50年代中期,采用改进的"银浸法"首次在国际上揭示草履虫"肛点"的微细结构,为阐明单细胞动物

动物学科是我院最早建立的传统优势学科,研究方向涵盖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学的若干领域。

动物学科的原生动物学研究方向是由著名动物学家张作人教授创建,所建立的“原生动物细胞学研究室”曾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张作人教授的带领下,经庞延斌、沈锡琪、顾福康、邹士法和侯连生等几代人的 不懈努力和不断创新,获得了许多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

50年代中期,采用改进的“银浸法”首次在国际上揭示草履虫“肛点”的微细结构,为阐明单细胞动物细胞结构的 完整性及其功能统一性提供了例证。

70年代中后期,率先开展纤毛虫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及其形态发生的研究,所完成的“原生动物细胞核质关系”获1977年上海市科学大会重大科 技成果奖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原生质流对原生动物细胞核质关系的影响”获198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0年,邀请国际著名原生动物学家柯立思(J. O. Corliss)教授任主讲教师,在我系举办了有来自全国50多位原生动物学工作者参加的纤毛 虫学学习班,为推进我国原生动物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80年代起,率先开展“纤毛虫 皮层细胞骨架”的研究,又取得系列成果。本着“研究思路开拓、研究技术创新”的基本宗旨 ,张作人教授研究团队以原生动物为材料,研究细胞遗传中的核质关系及其外界环境的影响 ,开创了我国实验原生动物学新领域。

例如,以纤毛虫为材料,采用切割再生技术,诱导出 具有遗传性能的“人工骈体”及“人工背联体”双体动物,曾被誉为国际首创成果。自1999年 起,张作人被作为当代杰出科学家,入编《辞海》“人物”条目。

动物学科的甲壳动物学研究方向由著名动物学家、我国甲壳动物学奠基人之一的堵南山教授创立。几十年来,堵南山、赖伟等老一辈科学家始终聚焦在这一研究方向,为我国甲壳动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90年代初,陈立侨、赵云龙、王群等年轻教师陆续加盟,在秉承原有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将研究方向从早期的甲壳动物形态分类和区系,拓宽到营养代谢、生殖发育、遗传进化和功能基因组、环境胁迫和免疫以及营养和饲料等多个研究领域,并紧扣国家和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主题,通过承担国家(国家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部委和上海市的一系列重大(点)项目,以项目的联合带动学科的交叉和延伸,形成基础研究面向生产应用的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曾获1990年、1994年国家教委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该学科是我国开展甲壳动物研究最早、最系统的研究单位之一,也是我国甲壳动物学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种源”基地之一,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学者,有的已是所在学科的领军人物。

学院建立后,动物学科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研究方向,逐渐形成了学术梯队结构合理、研究实力雄厚的学科群体。研究方向已涵盖水生动物学、水生动物营养学、水生动物发育生物学、水生动物生殖生物学、水生动物种质遗传学、水生动物生态毒理学、原生动物细胞学、 鸟类生态学和昆虫生理生态学等。

近5年来,该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承担国家 、部委及上海市重大(点)项目等多项,科研总经费超过1500万元。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及教科书十数种。

在动物生殖与营养、动物分子生态学与资源保护及动物疫原与分子免疫、原生动物微管类细胞骨架的组装及其功能蛋白、细胞休眠的结构分化及基因调控、细胞发育中相关蛋白分子的作用及信号转导等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获得很多有影响的成果。

陈立侨教授领衔所完成的“中华绒螯蟹育苗和养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他主持的“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学及其环保型全价饲料的研制开发”荣获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参与的项目还获得了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2011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相关成果经推广应用,已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动物学科服务社会的典型案例:

中华绒螯蟹(河蟹)环保型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和推广

动物学科在多年专注研究中华绒螯蟹(河蟹)营养需求和饲料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上海市曙光计划跟踪项目等项目的实施,在河蟹高效安全饲料研制的关键技术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突破,研制出系列高效环保型饲料配方,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核心技术覆盖了我国多个河蟹主养省市和产区。

成果先后荣获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动物学科秉承基础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传统,多年来与国内多家知名饲料和生产企业进行了密切的合作,采取边研究、边开发的思路,通过提供饲料配方、高效生物型饲料添加剂和完善饲料加工工艺等途径,将该成果熟化、应用和推广到我国的河蟹主产区。

2005年学科组首先与恒兴饲料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启动了我国河蟹高效人工饲料研制和应用的合作,近10年来其浙江和盐城分公司河蟹饲料销量达51161吨。以此同时,根据河蟹养殖产业的发展动态,学科组又与浙江湖州师范学院、浙江耀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璟宝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饲料企业合作,继续优化和推进系列河蟹高效环保型饲料的研制和规模化生产。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耀海公司累计生产河蟹配合饲料45870余吨,璟宝公司累计生产河蟹配合饲料38161多吨,主要销往浙江省、江苏、安徽和上海等地,饲料企业实现利润2655万元;项目组还在浙江省余姚市牟山湖建立了“牟山湖河蟹研究中心”,建立了河蟹围栏养殖示范点,示范点养殖面积500亩。

通过示范,建立了“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并在其周边推广应用面积达5500亩以上,示范区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2000万元以上。以上成果的应用推广,优化了我国养殖产业的结构,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和就业途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