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京浩简历 崔京浩(人物)

2018-07-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崔京浩出生在穆棱县河西公社普兴大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儿时就喜爱音乐,小学时代就担任了大队的文艺宣传工作,在学校的宣传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到了中学时期便开始参加了县里的文艺演出,并凭着与生具有的天赋获得学校的嘉奖和县里领导的好评.崔京浩简历 崔京浩(人物)1981年参军以后便在部队中确立了自己文艺骨干的地位.在连队中指导战士们唱军歌.参加全师的文艺汇演并多次获奖.参加军民联欢会等等.1984年退伍后,由于当时的机制限制,只能回到户口所在地.歌唱事业收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同年12月份,在全县文

崔京浩出生在穆棱县河西公社普兴大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儿时就喜爱音乐,小学时代就担任了大队的文艺宣传工作,在学校的宣传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到了中学时期便开始参加了县里的文艺演出,并凭着与生具有的天赋获得学校的嘉奖和县里领导的好评。

崔京浩简历 崔京浩(人物)

1981年参军以后便在部队中确立了自己文艺骨干的地位。在连队中指导战士们唱军歌、参加全师的文艺汇演并多次获奖、参加军民联欢会等等。

1984年退伍后,由于当时的机制限制,只能回到户口所在地。歌唱事业收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同年12月份,在全县文艺演出中演唱的“战士第二故乡”、“拉网小调”、“颂歌献给亲爱的共产党”等歌曲征服了全场的观众。

崔京浩简历 崔京浩(人物)

当时文化局局长邢铎同志表态免试调动到县文工团。此时县文艺汇演的闭幕式还没有结束,便随县文工团参加其他的巡回演出。在县文工团期间代表县多次参加牡丹江地区的汇演,并在黑龙江省省级比赛中多次获奖,为县里赢得了荣誉。

崔京浩简历 崔京浩(人物)

1987年因工作需要调入哈尔滨市朝鲜族艺术馆。1988年全国人才交流活动刮起了企业办团风。怀着对艺术的渴望和梦想的追求,义无反顾的来到某企业。但是事与愿违,长期的全国巡回演出并不能换来艺术的提高和个人价值的体现,甚至到了最后艺术竟然成为为某几个人作乐的工具。

为了寻求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实现自己的梦想,崔京浩离开了该厂,然而勤勤恳恳的劳动回报的竟然是可怕的包袱行为。经过了这次波折以后,便下定决心要奋斗个出人头地:“为好人唱歌,为好人献艺。”

1992年回到朝鲜族艺术馆工作,1992年是幸运的一年。

1992年在全国“五洲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荣获通俗组3等奖。

1992年在全国“歌王歌后”声乐比赛中荣获通俗组歌王奖。

1992年在全国“华鑫杯”声乐比赛中荣获通俗组1等奖。

1992年在全国“少数民族”声乐比赛中荣获通俗组1等奖。

在全国“少数民族”声乐比赛时很幸运见到了谷建芬老师,从那时起从师于谷建芬老师的门下。1993年参加了“93中国风”赴香港演出,那时又认识了徐沛东老师。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艺术修养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同时也学到了人生的这里和做人的道理。“把两位老师比作我艺术生涯的启明灯并不为过” 。

1994年为《三国演义》演唱插曲《民得平安天下安》《当阳长志此心丹》《江上行》

1993年10月与香港飞图娱乐公司签5年合约,但因为种种原因两年后便终止了合约。然后转到中国歌舞团。1998年正式调入中国歌舞团,在中国歌舞团期间在团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996年在哈尔滨朝鲜族艺术馆的帮助下成功地举办了第一个个人演唱会,并将本次演唱会的所有收入全部捐献给黑龙江省五常师范学院。1998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成功举办了赈灾捐款个人演唱会,将200万收入捐献给灾区,荣获国家科工委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1998年受大连民俗节的邀请举办了个人演唱会。

1998年在家乡穆棱县举办了个人演唱会。

1998年在延吉球迷协会的邀请,举办了个人演唱会。

2003年在朝鲜平壤为庆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长金正日诞辰61周岁,举办了4场公演个人演唱会,受到了朝鲜人民的称赞。这次演唱会也为中朝人民的友谊促进做出了贡献。

2003年8月延边举办了个人演唱会--“伸出友爱之手” 崔京浩捐资助学大型义演。将全部的收入捐给延边地区因贫困失学的学生1248人,其中215名本届大学新生。

从1996年来,共举办了12场个人演唱会。每一个演唱会的背后都有一段充满爱心的、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演唱会都是崔京浩对自己深爱的热土的奉献。正如他本人所说“我出生在农民的家庭,是这片黑土地赐予了我艺术的生命。我应该去回报我的 '母亲',这种回报事永远不会停止的”!

如今的崔京浩成立的一松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这是他对艺术新的认识和贡献。今后的崔京浩会带着更多的人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给人们增添更多的希望。

清华大学教授崔京浩 男,山东淄博人,清华大学教授。1955年淄博一中高中毕业,考取清华大学土建系。1961年大学毕业,保送留校攻读副博士研究生。1964年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留校任教。先后受聘为讲师、副教授、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改革开放以后,1986年至1988年获挪威皇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TNF)博士后奖学金资助,赴挪威特隆汉姆大学做博士后,从事地下工程围岩应力有限单元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为挪威即将兴建的北海气田大型贮气库(100万m3)做了力学分析和渗流量计算。先后到伦敦、柏林、慕尼黑、巴黎、罗马、威尼斯、日内瓦、维也纳、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奥斯陆、列宁格勒、莫斯科等30多个城市考察高等教育和地下交通。

多年从事结构力学、岩土力学、地下工程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承担多项国家科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研究项目;参加我国第一个水封油库的研究与设计,是结构设计与力学分析的主要负责人,该项目在1978年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填补国家空白奖”;发表论文100多篇,组织编写我国第一本土木工程巨著《中国土木工程指南》,担任编辑办公室主任并为该书撰写绪论,主编《土木工程新技术丛书》共17本,著有《城市地下工程》,《结构分析常用微机程序》,《建筑工程事故处理与预防》,《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土钉支护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等。

曾任清华大学土木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地下工程教研室主任,中国赴挪威留学生联谊会负责人;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工程力学》学报主编,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消防协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评委及重点试验室评估专家组成员,教育部高等院校教学合格评估、建设部建筑工程专业评估、科技部重点科研项目评审、中国地铁咨询总公司等专家组成员,中国地质大学、山东建工学院等10余所高等院校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