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人牙慧的慧 拾人牙慧的牙
端午将至,仍不得归家,想起上次回家,是元宵节。
今年的元宵并不热闹,孩子们却依然很高兴。商南民间小调唱:"正月正,我领我的小妹啊去逛花灯。"此小妹非彼小妹,但歌里歌外的喜乐倒是一样。随意走着,瞥见灯上一张谜:勿拾人牙慧(打三国人名二),我立马取了来。谜没有多难,但突然想到,牙慧真的不能拾吗?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第二十七条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后人引注,题此条为"拾人牙慧"。更有甚者,说"慧"在这里是通假字,同"污秽"的"秽"。如此引申是否正确,我们姑且存而不论,可以先来看看"牙"在历史中的文化形象。
唐代小说里有个故事很有趣。一书生进京赶考,遇貌美青楼女,一见倾心。难舍难分之际,敲下一牙作约。可是,待落第回乡之时,伊人翻脸不认。拉开一抽屉,里面尽是牙,曰:自己找吧。
一抽屉的牙,看来凿牙表白的男人还真是不少。牙凿得多了,也就成了传统。而且,不仅男人凿,女人也凿。清郁永河《裨海纪游》载:"明日,女告其父,召挽手少年至,凿上腭门牙二齿授,女亦二齿付男。期某日就妇完婚,终身归以处。"凿牙两颗互赠,以誓永结同心。古人也真是厉害,"以牙还牙",坚贞之情要以血为证。
小时候,家里有个三层大衣柜。每逢换牙,母亲就领我去那里。下牙掉了,就扔到上层;上牙掉了,就丢到最底层。倘若赠牙之民俗流传至今,我想我倒是不必受凿齿之苦,把当年小牙相赠就是。可是,古人怎么会喜欢互相赠送牙齿呢?
曾在《旧唐书》里看到过这样一条——"禄山为互市牙郎"。禄山前辈为啥当牙郎,我并不关心,倒是好奇这"互市牙郎"里的"牙"是个什么"牙"?但答案有点让人扫兴:古汉语的"牙"同"互",因此, "互市"也称"牙市",是边境贸易;"牙郎"或者"牙人"亦称"互人",说白了就是沟通买卖双方的经纪人。安禄山懂多种外语,也正适合做外贸。
做"牙郎",整天谈买卖,一定"伶牙俐齿",可惜中国人爱的是 "讷于言",会说话,反而不招人待见。牙,被人爱,不是因为说话,而是因为它有力。诗云:"祈父,予王之爪牙。"郑玄解释"爪牙",说乃"勇力之士"。古今差异真是大,现在说爪牙就是坏人,可古人居然用牙比喻勇士。所以,《三国志》说黄忠和赵子龙都是"爪牙",《汉书》称大将军李广为"国之爪牙"。
古人爱牙,以至有牙崇拜,牙也就常见于人名:俞伯牙、鲍叔牙、姜子牙……但这些名字里的"牙"是什么意思呢?可不要以为是"国之爪牙"的"牙",事实有点好玩:牙者,孩也。现在,不少地方仍称小孩子为"牙儿"。大孩叫"伯牙","叔牙"就是三娃子。至于"子牙","子"为男子尊称,子牙就是男娃,希望这样解释不会惹姜太公他老人家生气。"牙"含孩童之灵性,以此为名,岂不美哉!
"牙"有如此光荣的历史,拾人牙慧也就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了。杨牧之、胡友鸣《<世说新语>选译》引《南史·谢眺传》为证,"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余论",解释说,"牙后慧"当指以言语鼓励、表扬后人。真要拾人牙慧,也还真不是容易的事。
元夜,揭破谜底,妹抱着一卷毛巾和两盒牙膏喜滋滋回家。路上不住问我,陈应、杜袭是何许人。我看看她,说:回去好好刷牙,你都蛀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