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全集 齐白石罕见大作《大荔图》明日惊艳亮相成都

2019-05-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大半生清苦异常的齐白石晚年曾有一部自述<画出苦滋味>,意指他一生坎坷,绘画改变了他的命运.他的甜滋味齐白石曾三客钦州,对荔枝一见钟情,从此把荔枝也入了画,这才有了"荔枝之甜"的惊鸿.初夏时分,又到荔枝成熟时.杜牧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名句.大画家齐白石曾三客钦州,对荔枝一见钟情,盛赞荔枝是"果中之尊"."果中之王".5月26日,齐白石创作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罕见大作<大荔图>(33.齐白

大半生清苦异常的齐白石晚年曾有一部自述《画出苦滋味》,意指他一生坎坷,绘画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的甜滋味

齐白石曾三客钦州,对荔枝一见钟情,从此把荔枝也入了画,这才有了“荔枝之甜”的惊鸿。

初夏时分,又到荔枝成熟时。杜牧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名句。大画家齐白石曾三客钦州,对荔枝一见钟情,盛赞荔枝是“果中之尊”、“果中之王”。5月26日,齐白石创作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罕见大作《大荔图》(33.

齐白石全集 齐白石罕见大作《大荔图》明日惊艳亮相成都

5x133.5cm)将亮相成都文轩美术馆某拍卖公司的拍卖预展中,这件估价超过300万的作品也是四川本地拍卖公司上拍的“最贵齐白石”。业内估计,这件作品最终成交价在五到八百万之间。同时,与之一起参展的还有大画家陈子庄两件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的大尺幅作品《荷花》、《红牡丹》,这在陈子庄的作品中也十分罕见,值得期待。

齐白石全集 齐白石罕见大作《大荔图》明日惊艳亮相成都

本场展览将在本周六(5月26日)于文轩美术馆开幕,一直持续到6月1日,免费对公众开放,6月2日拍卖。

荔枝入画来

45岁第一次品尝奠定创作灵感

大半生清苦异常的齐白石晚年曾有一部自述《画出苦滋味》,意指他一生坎坷,绘画改变了他的命运。齐白石生前特别喜欢吃荔枝,但他的家乡是不产荔枝的。他第一次尝到荔枝是45岁时出游至钦州。

齐白石全集 齐白石罕见大作《大荔图》明日惊艳亮相成都

自述中记述,1907年,齐白石四十五岁。这一年对他来说极其重要,也是他开始画荔枝的第一年。“上年在钦州,与郭葆生(葆生即郭人漳,又字宝荪,少时与杨笃生、陈家鼎,有”湖南三杰“之称)话别,订约今年再去。”过了年,齐白石就动身了。先到广西梧州,再坐轮船到了钦州,郭葆生请齐白石教他夫人学画,兼给葆生代笔。

当时,正值荔枝上市,后来他在自述中回忆道:“沿路我看了田里的荔枝树,结着累累的荔枝,倒也非常好看,从此我把荔枝也入了我的画了。曾有人拿了许多荔枝来,换了我的画去,这倒可算是一桩风雅的事。还有一位歌女,我捧过她的场,她常常剥了荔枝肉给我吃。”

“荔枝”也就成为其画作的主要题材之一。后因“大荔枝”谐音“大利”,寓意大吉大利而求者甚多。齐白石画荔枝大概分三种,一是最早画的荔枝总是和树画在一起,表现佳果的自然原貌。二是把荔枝和同样有吉祥寓意的果实动物画在一起表现更广泛的美好追求和希望。三是把荔枝从树上摘下来放在篮筐里,寓意“得利”。

四次去岭南,对齐白石的艺术生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仅就创作题材而言,他就形成了以荔枝为代表的岭南佳果系列。

画出甜滋味

齐白石荔枝图存世真迹不到50件

齐白石一共画了多少幅荔枝画?传世的又有多少?据专家估算,包括对他两册“齐白石全集”的统计和他的自述来看,大概不超过50件。所以《大荔图》的亮相,尤显珍贵。

这件惊艳亮相的《大荔图》属文物商店旧藏,作品应是齐白石成熟时期画的荔枝,所用西洋红渗透力极强,颜色鲜艳多姿。题款有趣多姿:过岭全无远道愁,此行曾作快心游;荔枝日食三千颗,再梦无由到广州。果实之味,以荔枝为最,因题此幅,犹及之。白石山翁。

据拍卖公司相关负责人援引专家介绍,齐白石极擅处理这类题材。观本幅作品之画面,一树沉甸甸的鲜红荔枝,令人垂涎欲滴。果实以洋红描绘,体现出了佳果之娇红欲滴的鲜色,汁水盈盈,馥郁无比,并得果叶相衬,茂密向荣。他运用色点法来描绘荔枝表皮独特的粗糙质感,树叶明暗得当,画面右下方还有荔枝树的树干局部画出,整体构图均衡辉映,体现了他对构图极高的经营能力。

这件作品用笔老辣,一气呵成,构图疏密有度,用色艳而不俗。给人以洒脱、生动之感。把“日啖荔枝”后的美味,对“作岭南人”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对于更多收藏家而言,齐白石一生“画出苦滋味”一般的生命历程,难得有“荔枝之甜”的惊鸿。

“荷花”与“牡丹”

陈子庄大作一并亮相惹人关注

本次展览更有两件陈子庄70年代大作《荷花》、《红牡丹》抢足眼球。著名艺术家吴凡2002年在《荷花》图上题款说,这是陈子庄先生成于病中之作,未及题款即匆匆去世,对画怀人,能不怆然。据陈子庄的儿子陈寿民回忆,此图创作是在唐济民家中完成的,当时无大笔,故用小笔画的荷叶。

另一件《红牡丹》来头更大。此件大作,题识清晰:多宝寺在彭州丹景山之巅,悬岩断壁皆生牡丹,苍干古藤,夭矫寻丈,倒叶垂花,绚烂山谷,有丰碑书“唐时旧窠”四字,则知其事久矣。予曾到其地,故为图以记之。石壶陈子庄。

陈子庄和张大千一样,对天彭牡丹情有独钟,为天彭牡丹泼墨作画一百多幅,题款众多,牡丹画和这些题款,是他对牡丹的独特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时代精神。他独具慧眼,最先发现了天彭牡丹野趣之美。著名画家陈滞冬曾说过,陈子庄以他所创造的丹景山野牡丹改变了中国画家以牡丹为富贵花的一统天下的局面。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