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 董平来禾畅谈王阳明“知行合一”
本报讯 近年来,研究王阳明的思想成为一股热潮。在昨天的嘉兴品牌力量榜发布会上,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董平畅谈王阳明“知行合一”,为禾城读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嘉兴历史上就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次来嘉兴,感觉高楼鳞次栉比,变化很大。”董平从自己的直观感受说起,有人说当今时代物质诱惑最多,其实每个年代有每一个年代的物质诱惑,在王阳明的时代同样不缺少物质上的诱惑,所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对当下依然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董平着重对“知行合一”进行了阐释。他指出“知”的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知觉,“如果我现在很渴,毫无疑问,水在面前你一定会去喝水。喝水,是一种外向展开的行为活动。我觉得冷,我要穿衣服;我觉得饿,我会吃饭。”董平以这样的例子说明,人的心身原本是统一的,人的内在精神通过外在行为体现。
第二个层面是感知,“我们是通过什么东西来实现和世界的交往?通过我们的感官活动,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
第三个层面是知识,简单说来,也就是说知识活动和行为活动。董平认为二者实际上是同一回事,实践出真知,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知识获得的过程其实也体现了知行合一。
第四个层面是良知,董平说,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就是本心,也是准则,是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良知”是我们心中的定盘针,每一个人只要实实在在地按照自己内心的定盘针的指引去做事,就不会迷失方向。“良知每个人都有,但它很容易被遮盖住,所以我们需要经常呼唤良知,如何呼唤良知——这就需要我们多反思!”董平说。
“往上走很艰难,往下滑却很容易。”董平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这也正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
2个小时的讲座,董平精彩论点不断,演讲结束,台下的听众连连提问,和董平互动频频。在思想火花的一次次碰撞中,今年的嘉兴品牌力量榜发布会活动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