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王铭章 林彪挽台儿庄牺牲的国民党军师长王铭章
1938年3月2日,林彪被阎锡山军误伤,被紧急送到延安中央医院。
1938年3月17日,台儿庄战役[1]滕县战斗中国民党军122师师长王铭章壮烈牺牲。噩耗传来,伤情稳定的林彪与副校长罗瑞卿联名为王师长写挽词:“王故师长铭章公像赞:暴日肆虐,令人发指。
举国兴师,灭此朝食。将士用命,矢志效死。忠勇壮烈,王师是资。滕垣身殉,敌胆震惊。民族楷模,万世垂名。一地虽失,全国奋兴。鲁南大胜,卒慰英灵。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林彪、副校长罗瑞卿敬题。”
王铭章(1893-1938),四川新都人,1909年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第五期,1914年毕业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历任少尉排长、中尉连长、上尉连长、少校营长、中校团长、上校旅长、陆军少将衔。
1925年4月代理第13师师长。9月实任第13师(辖两旅)少将师长,1928年10月混3旅扩编为第29军第2路(辖两旅),升任中将司令、师长。1938年3月17日在山东滕县与日军作战时阵亡。4月6日追赠陆军二级上将。
滕县战斗中,王铭章命令城内各部与敌巷战,西关守军死战待援,自己登上西北城墙,亲自指挥警卫连一个排进攻西门城楼。因敌火力猛烈,城墙上毫无掩蔽,该排全部阵亡。
此时,王铭章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壮烈殉国。同时殉难的还有参谋长赵渭滨及一二四师参谋长邹绍孟等人。王铭章将军牺牲后,守城官兵仍继续与日军搏斗,除少数突围外,其余皆洒尽了最后一滴血。
滕县之战,王铭章将军指挥第四十一军,挫敌凶锋,阻敌锐进,为徐州一带中国军队的集结赢得了时间,也使日军第十师团受到较大损失,为尔后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徐州会战的指挥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高度评价说:“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国民政府对王铭章将军奋勇抗战给予高度评价,并追赠为陆军上将;王将军灵枢经武汉、重庆、成都运回其家乡新都,沿途各地纷纷隆重举行悼念、祭奠仪式。在武汉举行迎灵公祭仪式时中共中央代表吴玉章、董必武,八路军代表罗炳辉、齐光、《新华日报》代表吴克坚等前往参加。
吴克坚致悼词说:“王师长等殉国烈士的鲜血,不仅洗涤了他们在川军二十年的罪愆,而且更加振奋了全国军民枪口一致对外的民族精神。
他们是对得起四川的父老、对得起国家的。王师长是我们炎黄的优秀子孙,是保国卫民的英勇战士,是中国的模范军人,他的死为国家、为民族、为全中国人民,他的勋名将永垂史册,他的精神将永远不死!”毛泽东和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等还联名撰赠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桂湖公园侧森林广场内,为纪念抗日爱国将领王铭章的墓园,在新都区西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园始建于1938年,落成于1942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王铭章为革命烈士;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对其遗属颁发了烈士证书。2009年16日是滕县保卫战71周年,王铭章的子孙以及儿媳一行14人来到大邑县建川博物馆,代表王铭章98岁高龄的遗孀叶亚华向博物馆捐赠了7块刚从台湾带回来的词匾,其中3块有蒋介石的亲笔题词,分别书写“民族光荣”、“死重泰山”、“烈比睢阳”。
[1] 台儿庄战役,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是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后最大的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