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作品免费阅读 如何评价沈石溪的作品?
想想还是应该写写沈石溪,硬拼也要上。
沈石溪的作品中,饱受诟病,也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真实性。这一点,其实已经有许多人批评过了,其中一些文章值得一读,在此附上链接:
『原创』[科普贴] 我为什么要评沈石溪?
『原创』后腿的尺骨[评沈石溪]
沈石溪式动物小说:求真很困难,但虚构有危险!
我们只想谈谈沈石溪的书怎么不好
原打算列举一些书中的错误知识作为示例,看了这些文章发现已经有人做了这件事,而且做得很好。前两个链接就指出了不少荒谬的错误,另外对动物小说的规范也做了详细的说明。
上面的文章,最早的发布于2011年,最晚的在2016年。可见,对于沈石溪的小说真实性的争议并不少,也不是最近才产生的。如前文所说,质疑者的工作是完成得不错的,沈石溪的小说的真实性,以及它们作为“动物小说”的品质如何,应该是一目了然的事。
然而,为什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沈石溪的书还一直保持畅销状态,他本人屡屡出现在作家榜前列,甚至连遭遇强烈质疑的《斑羚飞渡》都没有退出课本呢?嗯,谁知道呢?但不管怎么说,这样不好,这个结论是很明显的。所以今天还是有必要来写上一篇文章,或许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能传播出去也好,希望能够锦上添花。
在微博看见了这样一段对话:
且不说将动物小说对比幻想文学、动画和鲁迅的小说是否恰当,看这段话的意思,似乎明辨真伪完全是读者的责任,作者完全不需要考虑信息真实与否咯?
不能假设所有读者都有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成人尚且可能被各类伪科学畅销书欺骗,何况是连小说的定义都可能不完全了解的孩子呢?况且,虚假并非只出现在情节中,甚至连基础的动物学知识都会出现错误,如后腿的尺骨,这类错误已经难说在“合理”的范围内了吧。
书中并没有明确表示“本书内容纯属虚构,包括所有关于动物的知识”。相反,书中还频频出现术语,且细节逼真,剧情发展合情合理,总之,它们给人的感觉是很真实的。读者未必会认为书中的动物角色是有真实原型的,但很容易感觉动物们的特征、习性、生活环境之类的信息是真实的。这些书漏洞百出,科学知识错误无数,然而它们却被包装地如此真实,而且一点也不引人注目。
相较之下,幻想文学中有许多明显的与现实相异的事情,许多作者会希望读者代入其中,体会到真实感,但他们从不会刻意让读者产生误解。而说到动画,嗯,这部动画中狮子是会讲话的,怕是没有人分辨不出会说话的动物是虚构的。
我想,所有的观众都了解,这是一个故事,这里的角色是可以任意变换的,动物在这里并非主要刻画对象,只是寄托。至于鲁迅先生,哦,他写的不是动物小说,没什么可比性。反观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动物小说是以动物为描写对象,通过描写动物的生活情景来反映一定道理的一种文学形式。
因其作品中过于离谱的知识错误,描写对象能否被视为动物,都有待商榷……就结果来看,他的作品也是与动物小说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的。从误导效果上来说,也比前面的例子强上数倍。
有人说他的作品更像是童话、寓言,甚至是魔幻现实主义。可是论想象和夸张,似乎也比一般的童话差多了。而寓言呢,一般又是比较短小的,若说这些故事接近寓言,未免也太冗长了。莫非……确实是魔幻现实主义?
在这里提一下,我看了那些揭穿真相的文章之后,反应是十分地愤怒,将家中所有他的书都用透明胶缠住然后扔了。用透明胶是为了让其他人也不会看。现在想来是有点浪费纸,又想到每年出版社消耗大量的纸来印刷书籍,无数家长花费金钱却只买回可能会误导孩子的普通小说,而孩子,根本想不到在愉快地阅读时正被欺骗……浪费,对各方都是浪费,除了获利者。
回忆了一下沈石溪的书,情节设计,写作手法,语言感染力,都不算差,最大的问题还是真实性。若是真的爱护动物,为什么不把真实的它们呈现在读者面前?亦或是连一点查询资料的功夫都不愿意下?不写动物小说,或者,用更严谨的态度去写动物小说,很难吗?做不到吗?是确实缺乏灵感,写不出其他小说,还是这条路太舒适坦荡,不想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