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情妇 情妇(郑愁予创作现代诗)

2018-02-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情妇 在一青石的小城,住着我的情妇 而我什么也不留给她 只留一畦金线菊,和一个高高的窗口 或许,透一点长空的寂寥进来 或许--而金线菊是善等待的 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 所以,我去,总穿一袭蓝衫子 我要她感觉,那是季节,或候鸟的来临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 [1] 情妇作品鉴赏编辑郑愁予的名篇中,有不少写爱情的诗.故此,人们称他是台湾爱情诗的高手.然而,郑愁予爱情诗的重要特色,不是以华丽的辞藻取胜,而是以内在的情感动人.他的爱情诗的情感,不一定是高尚的和洁白的,但他的爱情诗的情感却无一

情妇 在一青石的小城,住着我的情妇 而我什么也不留给她 只留一畦金线菊,和一个高高的窗口 或许,透一点长空的寂寥进来 或许……而金线菊是善等待的 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 所以,我去,总穿一袭蓝衫子 我要她感觉,那是季节,或候鸟的来临

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 [1] 

情妇作品鉴赏编辑

郑愁予的名篇中,有不少写爱情的诗。故此,人们称他是台湾爱情诗的高手。然而,郑愁予爱情诗的重要特色,不是以华丽的辞藻取胜,而是以内在的情感动人。他的爱情诗的情感,不一定是高尚的和洁白的,但他的爱情诗的情感却无一例外都是非常自然和真实的。正因为真,所以他的各篇《情妇》所表达的情感即使很自私,亦有一种动人的魅力。 [1] 

诗中的主人公是个爱情的霸权主义者,他占有妻子,还要再占一个情妇,而且对情妇的感情也要独占。自己要出门远游了,也不给情妇一点自由。把她锁在青石小城的深闺之中,什么也不给她留下,只给她留两样物品,而且还都是精心挑选为己所用的:一个金线菊,因为此物象征着善等待;二是一个高高的窗口,好让她寂寞难耐时从窗口向远处眺望他。

而他去时穿件蓝衫子,要让情妇感觉如天色般的衫子象征着季节,象征着候鸟传来了他的信息,以免她对他失望。 “我”是个爱情上彻底的利己主义者,但这种情感不伪装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1] 

“青石代表禁锢的情欲,情妇代表欲望——这说明,经过儒家思想的洗礼之后,中国士子遵守的是自我节制的禁欲主义。”而菊花有数百种,为什么选金线菊?郑愁予说,因为金线菊最早开花,凋谢却最晚,这比喻无尽的等待。

这首诗看似在描述爱情,其实是不折不扣的战争诗。战争诗需要一个发声的主角,郑愁予分析,李白写战争诗(“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妾薄命》),手法是描叙性的,诗人代女性而写,口气像是女性自己说出来的。“而我是以‘回不来’的那个角色发声,这里面有现代诗歌的戏剧性。”他表示。[2] 

情妇作者简介编辑

郑愁予(1933~ ),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为明延平王郑成功的十五代裔孙。童年时随父亲的军旅生涯走遍大江南北。少年时就读于北平崇德中学。1947年入北京大学文学班学习。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新作。

台湾中兴大学法商学院毕业,后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其诗中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另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这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

著有诗集《梦土上》(1955)、《衣钵》(1966)、《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燕人行》(1980)、《雪的可能》、《刺绣的歌谣》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