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茅理翔 “澎湃新闻”到底有多新
7月22日,由上海报业集团《东方早报》团队打造的“澎湃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
一篇文艺范儿的发刊词《我心澎湃如昨》,一篇《令政策的平陆往事》,“情怀”加“内幕”,上线后短短几天,上海报业集团对于新媒体项目的探索——“澎湃新闻”迅速走红。与此相伴,这份被誉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纸媒“悲壮的自救”,也聚焦了众多品评和争议。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认为,当前“澎湃新闻”被给予极大关注,折射出受众对媒体发展的多种焦虑。“但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于它将如何生存下去,是烧钱、撒狗血,还是成为传统媒体改革的新标杆?”
原创内容竞争恐后劲不足
尽管“澎湃新闻”在短短时间内就吸引了圈内圈外无数目光,但它究竟具备多少核心竞争力?时政新闻“一枝独秀”的态势能持续多久?
有业内专家坦言,“澎湃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不够明确,所谓“原创内容”事实上很容易被模仿和复制,难以长久。“‘澎湃新闻’APP在IOS和安卓系统双双上线后,海量的原创内容带给采编和运营的压力非常大,在内容创作、消息供给、稿件水准、质量把控上是否持续、稳定,都将拷问团队的持久作战能力。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澎湃主要借助现有门户网站等网络平台的转载增加影响力——长此以往,难免会成为这些门户网站的稿库。”
在中国青年报记者王记超看来,“澎湃小试牛刀就引来喝彩一片,只是矬子里面的将军比较好当而已”。
搜狐公司原副总裁刘春持同样的观点:“几篇时政大稿并不意味着以原创内容为特色的网站就能成功,因为再多的原创也支撑不起一个新闻门户,而基于PC端的门户本身就在衰落中。‘澎湃新闻’最近的火爆仍然来自微信公众账号和移动端的转发传播,它的未来在APP和移动端。”
商业模式有待市场检验
根据上海报业集团的构想,“澎湃新闻”的运营模式是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吸引流量,然后依靠海量用户获取广告收入。这一构想在西南科技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刘海明看来,尚存疑问:“时政新闻的受众是否多到能够带来巨大流量,进而吸引广告客户?如果不是当前的反腐大局势,时政新闻是否依然会如此火热?‘澎湃新闻’这种不分层次的写法能吸引多少固定受众?起码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它仍在造势、烧钱和吃老本。”
王记超表达了同样的担心:“以精英为阅读主体、以艰深晦涩的政治为写作话题的项目,吸引的必定是少数人群,流量不会大——奇怪的是,‘澎湃新闻’竟然想靠海量用户来吸引大流量然后售卖广告,岂不是南辕北辙?”
“按照现在澎湃的构想和运营看,它还是奉行传统的报纸广告逻辑,即优质的原创内容换取海量用户和巨大影响力,然后二次售卖给广告主。这种盈利逻辑不变,澎湃依旧还是旧媒体,在盈利模式上难以突破。”泰山晚报前执行总编辑赵治国如是说。
新闻问答模式效果不明朗
“澎湃新闻”客户端重视与读者互动,因此设计了“追问”和“跟踪”功能;在阅读方式上,也希望让UGC(用户生成内容)与媒体提供内容具有同等地位。但在《现代广告》杂志社记者马丁看来,这种“社区化”与跟帖没有本质区别,更多的是伪命题,因为“‘跟踪’和‘追问’所形成的UGC不能与澎湃的新闻产品实现形式上的贯通”。
网友“凯雷”从传播渠道的角度指出,“澎湃”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缺乏聚焦媒介本身。“没有APP和微信上的传播,‘澎湃’基本上就是又一家新办的财经网。‘澎湃’的声势,恰恰不是赢在八分内容,而是二分媒介。APP在界面友好、问答互动、内容分发机制等方面问题多多,更遑论缺乏吸引用户的有效媒介创新?”
诸多疑问之下,“澎湃新闻”到底能走多远,套用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说,还只能“且行且观察”。(光明网记者 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