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律己之心 干部必须常怀律己之心

2018-07-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只有坚持纪律挺在前面,随时不忘初心,摆正自己的位置,强调"红线"意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从思想上筑牢防腐拒变的防线,才能守住初心.在反腐高压的今天,反腐再升级,持续正风肃纪,高压反腐惩贪,彻底粉碎对反腐的"看戏心态"和"侥幸心理";既要重预防更要重惩治,两手抓,共进退.常怀律己之心 干部必须常怀律己之心"常怀律己之心"的"心"包括畏法之心.思齐之心.探汤之心.严以律

只有坚持纪律挺在前面,随时不忘初心,摆正自己的位置,强调“红线”意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从思想上筑牢防腐拒变的防线,才能守住初心。在反腐高压的今天,反腐再升级,持续正风肃纪,高压反腐惩贪,彻底粉碎对反腐的“看戏心态”和“侥幸心理”;既要重预防更要重惩治,两手抓,共进退。

常怀律己之心 干部必须常怀律己之心

“常怀律己之心”的“心”包括畏法之心、思齐之心、探汤之心。严以律己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廉洁自律。

(一)常怀“畏法之心”。总书记在《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的讲话中指出: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克服四种不良心理。一要克服放任心理。放任,是自我堕落的开始。

常怀律己之心 干部必须常怀律己之心

在放任心理支配下,个人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不断放任自己,最终导致一发不可收拾。这方面的案例很多,一定要引起警觉,千万不要在这方面栽跟头。二要克服侥幸心理。现在,一些人认为自己违纪手法高明,不留痕迹,他人查不出;或者认为有关系、有门路,出了问题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认为作案前已订好攻守同盟等,因此心存侥幸,甚至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这种侥幸心理实质上是自欺欺人,自作聪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存有侥幸心理最终会害了自己。

常怀律己之心 干部必须常怀律己之心

三要克服攀比心理。攀比心理是造成一些干部心理失衡、违法违纪的重要因素。有的看到社会上一些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暴富,认为自己的能力并不比他们差,于是就不择手段地敛财捞钱;还有的觉得别人能捞,自己不捞实在吃亏。

这些人在物质与享受上盲目攀比,抱着不捞白不捞的错误思想,在钱、色欲望的驱使下,以身试法,最终成为钱、色的俘虏。四要克服见怪不怪心理。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对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习以为常。这种见怪不怪的心理很危险,发展下去就可能同流合污。对此要十分警觉起来,对于不正常的现象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制止,以实际行动推动反腐倡廉工作。

(二)常怀“思齐之心”。孔子说:“见贤思齐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的成长是与他对黄继光、白求恩的“见贤思齐”分不开。他在日记中写道:“在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中,我就想起了黄继光,浑身就有了力量,信心百倍,意志更坚强……每当我得到福利和享受的时候,就想起了白求恩,就先人后己,把享受让给别人”、“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党员干部“见贤思齐”,要向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时代先锋看齐,用他们模范行为激励自己。

这正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以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集体利益相结合,以国家、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原则。当前,有人根据处理公与私问题的不同态度将人划分成六种,即:”大公无私为圣人,公而忘私为贤人,先公后私为好人,有公有私为常人,先私后公为小人,损公肥私为罪人。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党员干部都应是”圣人”或”贤人”,因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我们不谋求任何个人私利。如果认为这样的要求太高还很难做到的话,起码也应做一个先公后私的”好人”。总不能去做那种先私后公的”小人”,更不能去做那种损公肥私的”罪人”。

(三)常怀“探汤之心”。孔子说:“见不善如探汤。”遇见那些不良诱惑,就像手伸到沸水一样,要赶紧缩手。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面临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权力诱惑、金钱诱惑、美色诱惑等等,都是“来者不善”,都是“沸水烫手”。

“权力诱惑”是最中心的诱惑。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要用“探汤之心”远离各种诱惑,见权力诱惑如“探汤”,见金钱诱惑如“探汤”,见美色诱惑如“探汤”……切莫向权力、金钱、美色等伸手,“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肖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