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代齐一直都是阴谋 田氏代齐的下作手段(五千年的点滴)

2019-07-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一样,都是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各国士大夫坐大之后,取国君而代之的故事.不过说实话,我看这段历史的感觉,要说三家分晋,虽然也有处心积虑,也有征战杀伐,但是大部分手段还都是上得了台面的,而田氏代齐的很多手段可就下作多了,阴谋诡计大大的有.田氏代齐一直都是阴谋 田氏代齐的下作手段(五千年的点滴)田氏不是齐国土生土长的贵族,他的祖上是陈国人,避难来到齐国,刚到的时候还能做到谦虚谨慎,安分守己,得到了齐国上层的肯定,开始在齐国扎下根儿了,并逐渐发展壮大,位置逐渐提升.而且田氏也给齐国立下过

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一样,都是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各国士大夫坐大之后,取国君而代之的故事。不过说实话,我看这段历史的感觉,要说三家分晋,虽然也有处心积虑,也有征战杀伐,但是大部分手段还都是上得了台面的,而田氏代齐的很多手段可就下作多了,阴谋诡计大大的有。

田氏代齐一直都是阴谋 田氏代齐的下作手段(五千年的点滴)

田氏不是齐国土生土长的贵族,他的祖上是陈国人,避难来到齐国,刚到的时候还能做到谦虚谨慎,安分守己,得到了齐国上层的肯定,开始在齐国扎下根儿了,并逐渐发展壮大,位置逐渐提升。

而且田氏也给齐国立下过功劳,崔杼庆封之乱,崔杼杀了国君,把持朝政,后来庆封又杀了崔杼,自己掌握大权,在家里就办公了。这个时候田氏的家主田文子主动联合其他几家士大夫鲍氏、高氏和栾氏一起发起兵变,攻打庆封,庆封挡不住了,逃亡到了吴国,到吴国日子过得还不错,那齐国就管不了了,这边又把崔杼的尸首挖出来鞭尸,齐国恢复了秩序。

田氏代齐一直都是阴谋 田氏代齐的下作手段(五千年的点滴)

到了齐景公的时候,田氏已经是田文子的孙子田釐子当家,田釐子名叫田乞,这个孙子做事情就比较孙子了。

第一件事情是邀买人心,他向老百姓收税的时候,用小斗收,然后发放粮食的时候,用大斗发,老百姓交的少,收的多,那自然是很高兴,就喜欢田大人来收税或者放粮,衷心拥护田大人,希望他这官越当越大,田乞在齐国建立了稳定的群众基础。

田氏代齐一直都是阴谋 田氏代齐的下作手段(五千年的点滴)

您可能问了,这不是挺好的吗?对老百姓有好处啊。可有一样,他这是慷国家之慨,就是用国家公共财政为自己买好。这个性质属于假公济私,关键是这样的方式造成国家财政的损失,对整个国家是有害的,将来田氏当上齐王之后,也就不可能再实行这样的方式,那是自己的了,就得注意省着用了,他明白着呢。

不过老百姓不管那个,就知道田大人是好人,发自内心的支持田氏,田氏宗族力量越来越强大。百姓考虑不到国家财政怎么运行,也不该由他们考虑,怎么在百姓福祉和国家整体发展上取得平衡,这个是政治家的事情。所以当时的齐国相国晏婴不是傻子,看出问题来了,跟齐景公说这个事情,别让田氏再负责收税放粮的事情了,齐景公没听晏婴的,这个时候晏婴就看出来将来的齐国一定会归了田氏所有。

同时,田乞还用国家的力量在其他国家为自己拉票,寻求支持。当时正是三家分晋的部分里说的范氏和中行氏被其他几家士大夫加上国君猛烈攻击的时候,这两家的粮食不够吃了,派人找齐国求援,田乞力劝齐景公帮助这两家,并且主动请缨承担了送粮救援的任务,不过这笔投资好像失败了。他的想法应该是烧冷灶,烧冷灶成功肯定是小概率事件,不成功也很正常,反正是国家的钱,成功了自己得人情,不成功一点儿损失都没有。

田乞另一件不太地道的事情是在其他士大夫中间挑拨离间。齐景公死了,临死前传下遗旨,立子荼为国君。他死了以后,高氏和国氏两家就按照景公的意思,立了子荼。这下田乞不高兴了,他跟景公的另一个儿子阳生关系不错,想要立阳生为国君,这样他也便于掌权。

田乞的手段就是来回挑唆,高氏和国氏立了新国君,自然权力比较大。田乞对这两家表现得极为恭顺,每次上朝的时候,他都亲自在这两家家主国惠子或者高昭子坐的车上伺候他们,这本来是仆人干的活,他降尊纡贵地去做,那二位对他不管是感激也好,轻视也罢,反正对他的戒心就消除了。他趁机开始上眼药,说其实各位大臣都不愿意立子荼,您立了这个国君,又主理朝政,其他大臣们不服气,在底下串联,想要作乱。

这是对这二位,反过来对其他大臣们的时候,他又给这二位扎针,说高昭子这小子太可怕了,把持朝政,专横跋扈,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让我在他的车上当下人,伺候他。对我还这样呢,对你们能好得了吗?忽悠得这帮大臣跟他一起发兵攻打高昭子和国惠子,最后高昭子被杀,国惠子逃亡到了莒国,新国君跑到了鲁国。

田乞把阳生从鲁国接回来,先安排在自己家,封锁消息。然后把各位大臣请来赴宴,把阳生搁一口袋里,先不请出来。在宴席上吃着吃着,他有意把话题引到现在国君位置空虚,没有新君的话题上,然后把口袋打开,阳生出来,他说:“现在也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我打算立他。

”其他大臣一看,那就立吧,对这些人来说,立谁不一样啊,没必要出这个头。田乞权势也不小,没必要为这个事情得罪他,关键是自己得罪他也得不到什么利益,所以大伙就都同意了,立了阳生,就是齐悼公。然后田乞派人把前国君杀了,自己当了相国,齐国的大权这就算到了田氏的手里了,国君开始向成为摆设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田乞死了,接力棒传到了儿子田常手里。田常刚刚接班,比较年轻,田氏的势力稍稍减弱,这时候齐国的另一家豪族鲍氏杀了齐悼公,杀了也就杀了,又立了悼公的儿子齐简公。田常和另一个大臣监止为左右丞相。田氏暂时不能独断专行,而且简公更信任监止,监止的权力要大于田常。

田常为了夺回权力,又拿出老办法,大斗出,小斗进,邀买人心。不过这回看《史记》的记载他好像是出自己的血了,因为涉及到老百姓借他的粮食,收账的时候少收,这就是拿自己的钱下本了,这倒无所谓,举双手赞成,他也借此再次奠定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不过监止是看出田常重新夺权的野心了,准备干掉田常。他找了一个田氏的远亲田豹,说我打算灭了田氏,让你当田氏的家主。他以为田豹会很高兴地跟他站在一起,没想到田豹更重视自己的姓氏,直接跑田常那儿报信儿去了。田常一看,等不了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发兵搞突然袭击,把简公和监止都给杀了,这下没人跟他争权了,他立了简公的弟弟平公,自己又当上了唯一的相国,大权再次独揽。

再次掌权之后,为绝后患,田常把其他几家豪族全都彻底铲平,杀干净了,不过他对老百姓还是相当好的,这点儿值得肯定,因为现在国家的也快成他的了,无所谓用谁的钱了,同时他在国际上坚持睦邻友好的政策,和平外交,还吐出了很多侵占别国的土地,其他国家也比较支持他,要说他做的比他爸爸强多了,没有什么上不了台面的手段。

不过《史记》里有一条记载比较有意思,说是田常在齐国当中选了一百多个高个女人当做自己的姬妾,都要七尺以上,就是一米六以上的,可能是要改良他们家的基因。不过更有意思的事,他的客人和亲近的仆从都可以随便出入他的这些姬妾的住所,田常不管。下一句话就是田常死的时候,他有七十多个儿子。要把这个记载连起来,那就不知道这七十多个儿子里有多少只能算名义上的儿子了,没办法,这忙大伙都爱帮。

到了田常的重孙子田相的时候,他觉得时机差不多了,直接废了当时的国君康公,自己上位了。他倒没有杀了康公,而是他把流放到海边,给了一座城市养着他。康公没孩子,不知道是不是田相做什么手脚了。反正是康公一死,齐国姜姓国君就算是彻底绝了。

纵观田氏代齐的过程,其实不地道的主要是田乞这一辈做的事,不过他这一辈基本上是田氏代齐过程中起到决定性意义的一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