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奇遇小偷公司 梁左的讽刺二重奏——《电梯奇遇》与《小偷公司》

2019-06-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小偷公司>,时至今日依然是牛群冯巩这对曾经的黄金拍档的镇场作,但这部诞生于梁左手下的作品,作于两人合作(1988年)之前,也并未登上过春晚.<小偷公司>的题眼,似乎应该是最后一句"官僚主义害死人啊",但要听过<电梯奇遇>却明显应该觉得,这句话显然应该贴给后者.电梯奇遇小偷公司 梁左的讽刺二重奏--<电梯奇遇>与<小偷公司>而<小偷公司>在讲什么?标题便几乎告诉了你一大半--公司.显然这部相声不是在真正讲官场,梁左

《小偷公司》,时至今日依然是牛群冯巩这对曾经的黄金拍档的镇场作,但这部诞生于梁左手下的作品,作于两人合作(1988年)之前,也并未登上过春晚。

《小偷公司》的题眼,似乎应该是最后一句“官僚主义害死人啊”,但要听过《电梯奇遇》却明显应该觉得,这句话显然应该贴给后者。

电梯奇遇小偷公司 梁左的讽刺二重奏——《电梯奇遇》与《小偷公司》

而《小偷公司》在讲什么?标题便几乎告诉了你一大半——公司。

显然这部相声不是在真正讲官场,梁左要写的是早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要说《小偷公司》是在“讽刺”什么?说是“官僚主义害死人”并不完整,这相声其实更像幅写实的讽刺画,漫画式的笔触,夸张的描绘,“打击面”颇广的主题,这活脱是幅用台词演绎出来的讽刺漫画。

电梯奇遇小偷公司 梁左的讽刺二重奏——《电梯奇遇》与《小偷公司》

《虎口遐想》把短篇小说搬上相声,而《小偷公司》写成了段“漫画式相声”,那个年代梁左的能量,可是有多么惊人!

《小偷公司》写的当然就是“公司”,相声的前半段整个都是对这个“公司”的介绍,而整个前半段的包袱,也来自这个公司的前缀——小偷。

电梯奇遇小偷公司 梁左的讽刺二重奏——《电梯奇遇》与《小偷公司》

前半段的讽刺基点,相声很早便点明了——

而后边的一段:

熟悉的人很快就能反应到,这一段很显然是借鉴了马季在十年前写的名作《多层饭店》,后者的台词是:

其实《小偷公司》与《多层饭店》在主题上几乎是如出一辙——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但相比写于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关口的《多层饭店》,写在十年后的前者,多了这十年间沧海桑田的时代巨变。《小偷公司》的笔触已经更尖刻、更鞭辟入里。

《多层饭店》的两段式结构,入住前和入住后,大篇大篇的贯口倒的还是同一个主旨,而在《小偷公司》长度只有《多层饭店》1/3的结构里,相声很快便直切正题,中部三个回合,便不留情面地将“小偷公司”的弊病一番接一番抖落了出来:

这三级弊端,每一刀都直插那个年代经营者们的命脉,先是外行领导内行,瞎指挥,拉关系走后门;再到本本主义,指标主义,强逼着手下人卖命干事;而最后手下人好不容易有些成果,又给消耗在老爷们漫无目的的新指标、新任务上……

相声的收尾,又现出了《多层饭店》的影子。马季作品最后的段落是“煮一碗面条”,面条的报告,从服务班长到炊事班长到科长到处长到副处长,放到“请文化局开证明”,一碗面条还是没能离开前边一整篇所言的官僚们的怪圈。但在《小偷公司》里,收尾一段就没那么轻松了,基层部员写一报告,经过副组长、组长、副科长、科长、副经理,五人的“圈阅”,关系到公司生死存亡的报告,拿到上头,便留下一句惨白的回复——

同意,到奥运会去偷。

小偷公司的故事,至此便已说的足够了。这段相声,高度精炼的台词,配合早年牛群冯巩的节奏,最后下来长度竟还不到8分钟,堪称当代相声史上“包袱密度”之最,整段听下来,连个喘气的当口都不好找,就这么一路笑着来到了结尾。

只是结尾似乎还是个悲剧。

再说些后话,《小偷公司》所影射的究竟是什么“公司”?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科室林立、层级森严、爱立口号(“春盗办”)、人情至上(拉关系走后门)、硬下指标、开会考察……

梁左聪明的是,他用了一个纯戏谑性的切入点“小偷”,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了一个看似“幽默”的侧面。显然,现实中没有小偷会开公司,人们只是会联想相声题材的荒诞,却似乎并不会探究背后太多。

而很显然,这个相声的矛头所直接指向的,便是那个年代的国企。那个年代的相声能告诉我们许多那时的历史,而其中深刻的一条,便是当时的国企巨大的影响力。

一直到九十年代,许多相声作品里,表演者都时常会很自然地带出“我们厂”“厂里”,过着粗茶淡饭的平凡日子的国企大厂职员,几乎就是那时城市里小人物最为通行的身份。同是梁左写的《着急》,便是对那个年代的国企小职员的生活,对他们心中所想,最直白、最详尽的描述。

但从《多层饭店》到《小偷公司》,那时国企的弊病,相声里已经点得不能再清楚。

然而,相声终究只是个娱乐形式,即便梁左也难以承受起这背后的沉重,人们只是听着那年还青涩的牛群与冯巩的妙语连珠,一笑而过。但相声背后所指,远比相声里所言要庞大而复杂,也远非一段相声所能揭穿。

于是我们知道,《小偷公司》创作的大概十年后,我们听到了春晚上的“我不下岗谁下岗”,听到了“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然而,经过了当年那阵浪潮,相声的台词在今天却仍在句句在应验,相声的最后一句话,依旧在指示着时代——官僚主义害死人啊!

梁左也许没有想到过那么远,但他至少也活到了那个时候,只是现在已无从得知已离开相声界的梁左,在那时以及之后,曾是怎样的想法。

但比起当下时代感过于明显的“反腐相声”们,几十年前的那些创作者们所写的作品,光芒却实打实地照着它们的后世,以至照到了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