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事件 “曹德旺跑路”事件中 企业家集体成了哑巴

2017-10-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几乎所有受过"委屈"的受访者在接受调查时,都一再叮嘱记者:"千万不要透露我们企业的名称.""曹德旺跑了"持续刷屏朋友圈一周时间,其关于中美制造业成本对比的言论一度成了媒体.专家热议的焦点,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死亡税率"的大讨论.事件引发的一批有识之士对中国制造业前景的担忧与反思,让人们在对中国经济焦虑的背后看到了希望--把问题讲清楚,寻求解决办法.然而,尽管人民日报高喊中国经济容得下企业家讲问题,但是在福耀玻璃(600660,股

几乎所有受过“委屈”的受访者在接受调查时,都一再叮嘱记者:“千万不要透露我们企业的名称。”

“曹德旺跑了”持续刷屏朋友圈一周时间,其关于中美制造业成本对比的言论一度成了媒体、专家热议的焦点,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死亡税率”的大讨论。事件引发的一批有识之士对中国制造业前景的担忧与反思,让人们在对中国经济焦虑的背后看到了希望——把问题讲清楚,寻求解决办法。

然而,尽管人民日报高喊中国经济容得下企业家讲问题,但是在福耀玻璃(600660,股吧)董事长曹德旺在美建厂引发的这一波讨论和反思中,却鲜有对制造业成本感受最深切的企业家出来发言。不免让人有种打麻将“三缺一”的遗憾。

那么,为何多数企业家缺席了这场关系到他们自身利益的讨论?一向低调行善的曹德旺,好到没朋友?

恐怕身为企业家的曹德旺自己都想不到自己的一番言论能够引起轩然大波,尽管其关于中国制造业成本的言论较为深刻具体,但是考虑到此后引发的“曹德旺跑了”等曲解的讨论,很少会有企业家愿意冒险就此卷入非理性舆论的漩涡中。

有关“曹德旺跑了”的争论,源于一段标题为《制造业回流美国靠谱吗?在美投资10亿美元的曹德旺这样说》的采访视频,曹德旺在节目中以一块夹层玻璃的制造为例说,尽管美国的人工成本比中国高,但是考虑到物流、电价、天然气价格、税负等成本,在美国制造比在中国制造总利润要高。因此,他在美国投资建立汽车玻璃厂。

一些标题党套用此前“李嘉诚跑了”、“华为跑了”等格式,炒作“曹德旺跑了”。不过,这种非理性的炒作迅速淹没在一批较为理性的思考中国制造业成本以及中国经济未来的文章中。曹德旺本人也站出来了回应“曹德旺跑了”事件:“福耀制造的市场销路65%在中国,我跑出去干什么呢。”“你想变成全球公司,必须在国外投资。”

实际上,中国制造业成本高的话题并不新鲜。很多企业家,年年喊,年年呼吁,却收不见效,难免有些失落。多位身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企业家,在近年的全国两会期间,都有过类似的言论,并呼吁降成本。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就建议,降低企业增值税税率,取消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制造业企业降低负担。

而政府近年来一直在为企业减税,2008年内外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和2009年以来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让企业的税负普遍下降。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并且就降成本、补短板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改革方案。

然而,在一个经济学家论坛上,哇哈哈董事长宗庆后透露:“营改增说降低税收,我看一点都没有,说税下滑了5000亿,我看是收税收不下来,把没有收上来的税收当作降税的指标了。”

企业家们此时不就老话题发言,并不表示他们不关注,以盈利为目的,趋利避害的他们,会用脚投票。你做的不好,还会有更多的曹德旺“跑掉”。

此外,制造业成本高只是表面问题,降成本背后的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才是更为深层次的。正如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所言:减税相对容易,更难的是推动经济社会改革,这才是降低企业负担的根本出路,也是更加艰巨的任务。

企业除了税负、融资、人力、土地等显性成本外,还有一些隐性成本亟需通过改革来破除。比如,有媒体以投资环境举例说,在一些中西部三四线城市,一般重点招商引资企业都会有块“重点保护单位”之类的牌子。如果没有这块牌子,那么乱检查、乱罚款就能让你抓狂。在这种地方,罚款“创收”是一些执法单位工作的重心。

桔子水晶酒店集团创始人兼CEO吴海曾公开诉苦:做企业太憋屈,还不敢说——企业是个不敢反抗的奴才,公仆是爷不是仆;家规为一些中间机构提供敛财机会;各自为政,自建家规,政出多门······

对于这种乱检查、乱罚款带来的隐性成本,恐怕不是企业家不想就此发言,而是不敢发言。温州一家媒体在做问卷调查时发现,尽管在与机关部门打交道中遭受了这样那样的冷脸刁难,尽管有满肚子的火气,但几乎所有受过“委屈”的受访者在接受调查时,都一再叮嘱记者:“千万不要透露我们企业的名称。”

面对政府部门出现的问题,企业不敢讲话、不敢讲真话,就像“主人”不敢向“保姆”说“不”一样,这说明经济发展环境还没有真正优化到位。

企业家不敢说话,必须要点到另一个耸人听闻的原因:企业家们都在通往监狱的路上。京衡律师董事长陈有西表示,由于很多民营企业有一定的原罪,比如总有一些保安打人、本人偷税漏税、假发票等行为。去任何一个民营企业查,找几个罪名易如反掌。累积那些企业主的几十年上去的各种不是,一堆罪名就有了。这就象养猪,三十年养肥了,一并杀。改革开放构成的民营企业的成果,一个刑事判决,就可以把他结束掉。

处于这种生活环境中的企业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习惯了单打独斗的他们,在是非面前,低调自保比高调发声更实际。像任大炮那样的官二代,毕竟是少数······

BB这么多,还是应以正能量结尾:改革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企业家作为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的亲历者,对问题认识的较为深刻,也有发言权。政策决策者应该多倾听企业家的意见和呼声,社会也应该多为他们就真问题发声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问题总是越讨论越清楚,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更多的人对中国经济产生信心。

曹德旺在那个被认为是不爱国而引起巨大非议的视频采访中说,建设中国、保卫中国、发展中国是中国国土上每一位精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