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成功的原因 文化的远航——中国文艺从仰望到自觉的世界之旅

2018-12-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开放的大门开启,荒芜了10年的中国文艺,正在寻找一个突破口.而普通民众,在看过无数遍八个样板戏和"三战"电影后,被<加里森敢死队><血疑>震撼.向外的目光热切起来.1993年9月,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热播,如果说稍早的<渴望>反映的是中国人的情感渴望,那么<北京人在纽约>就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初期,国人对走出去的渴望,同时也是文艺工作者走出去的探索和实践.中国文艺成功的原因 文化的远航--中国文艺从仰望到自觉的世界之旅上世纪八

当开放的大门开启,荒芜了10年的中国文艺,正在寻找一个突破口。而普通民众,在看过无数遍八个样板戏和"三战"电影后,被《加里森敢死队》《血疑》震撼。向外的目光热切起来。

1993年9月,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热播,如果说稍早的《渴望》反映的是中国人的情感渴望,那么《北京人在纽约》就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初期,国人对走出去的渴望,同时也是文艺工作者走出去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文艺成功的原因 文化的远航——中国文艺从仰望到自觉的世界之旅

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国潮

"中国留学生对西方世界充满了好奇"

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起明是北京某乐团的大提琴手,他和妻子郭燕远渡重洋前往美国。由于语言不通,从飞机降落在纽约肯尼迪机场的那一刻起,这对夫妻便感到惶惑不安。之后他们在纽约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悲欢离合。

中国文艺成功的原因 文化的远航——中国文艺从仰望到自觉的世界之旅

由于这部作品是由美籍华人曹桂林的原著改编,剧组也是在美国实地拍摄,所以其真实性得到了较大的认可,在出国还很奢侈的年代,这部电视剧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到了国外的真实生活,也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出国热留下了一个清晰的文化印记。

中国文艺成功的原因 文化的远航——中国文艺从仰望到自觉的世界之旅

从个人身份来说,如今已经是世界知名艺术家的叶小纲,跟王起明是同行。不过他比王起明要幸运很多,因为他得到的是出国学习的机会。回忆当时的情况,叶小纲说:"我是那一批最先出国学习的人,在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初到西方,叶小纲和那时所有的中国留学生一样对西方世界充满了好奇,"因为十年动乱的中国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实在太少了,我最初的英文也不够好,所以,对西方学院那一套体系的了解是慢慢加深的。

所以,到了西方就必须从西方音乐史的角度把西方的音乐历史好好捋一遍。"

要想发展,先要虚心学习。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文化艺术领域,出国学习的人非常多,音乐美术戏剧影视,都有大批的艺术家和年轻学生走出去,与此同时,更大数量的国外文化经验被引进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引进的"美国大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些从未在内地电影市场上出现过的商业性娱乐电影,虽然在短时间内就压倒了同时期的国产片,获取了几乎所有的市场份额,但是它也同时开启了电影观众对于娱乐产品的认知,更新了电影生产创作领域的产品观念,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市场经营体制和机制,使电影产业开始了"搭电打火"的过程。

经历了并不太长的学习和模仿过程,国产电影终于在近年来开始显现出逐步成熟与迅速增长的态势,从生产和市场两方面都表现出强大的活力和潜力。

其他文化行业也都有类似的情况,电视剧领域,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低成本美剧《加里森敢死队》《大西洋底来的人》和日本电视剧《血疑》《姿三四郎》等,都是轰动一时,正是这些剧集促成了当时国产电视剧的大爆发——《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比显眼的影视作品更有意义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海外图书的大量引进,文学、艺术、哲学、科技等等,种种前所未见的内容,极大地打开了国内读者的眼界,在当时的青年人中间,拿着翻译的国外文史哲著作热烈讨论成了一种风潮。

随着开放的风气和实际学习工作的需要,学习外语也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当时的新华书店门前,排长队买外语教材,是一个很有时代感的风景。外语热、文学热、科学热等等,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中国从上到下,都呈现出一派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勃勃生机。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重新招生

"世界电影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目光向外,是为了学习,学习是为了追赶,而追赶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赶上并且超越。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初,面对着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当时身处国内,信息闭塞的人们不会想到,短短的40年之后,我们就会取得如此成就,但是万丈高楼从基础开始的道理是人们都明白的。有差距不怕,但坐视就只会被拉得更远。在中央的政策指引下,各行各业开始了放开手脚真抓实干的进程,文化艺术领域也纷纷跟上。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曾撰文指出,在波澜壮阔的110余年中国影像历史中,1978到1979年是中国电影的重要转折点,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电影事业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978年5月,北京电影学院重新面向社会招生。原定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五个系总共招收100多人,每个专业只招收15到20人,但仅仅是表演系的报名者就有近万人。后来田壮壮、陈凯歌、李少红、胡玫、吴子牛、霍建起、冯小宁、尹力、何群、张艺谋、张黎、顾长卫等人榜上有名。1978年9月18日,北京电影学院78级新生开学。这一天被法国《电影手册》评为"世界电影史上100个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

几乎在同一时期,被封存的几百部中外影片在国内陆续恢复上映,电影院成为最火爆的文化场所。当时,电影票五分钱一张,相对于中国人的平均收入,属于并不低的额外消费。1979年,中国电影产量只有50多部,观影人次却达到293亿,相当于每天有7000万人次进入电影院。

人们为了买到电影票,不得不通宵排队,电影院售票员,成了最令人羡慕的职业。"1979年,中国恢复电影放映之后,曾经一度创造世界纪录,人均观影高达29次,这个纪录到现在都没有国家能突破。"在今年6月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18电影频道之夜"上,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现场分享了中国电影的这一辉煌往事。

1979年,黄建新毕业后进入西安电影制片厂,他的职业生涯几乎横跨了改革开放40年。在他看来,改革开放对电影业最大的影响在于体制的变化,"允许民营资本进来。当时的说法是摸着石头过河,打开以后,激活了中国电影。电影院迅速发展,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向全球开放,现在在中国看电影,不是看中国电影,而是看全世界的电影。"他用了"拯救"一词来形容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电影的巨大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到来,中国的电影发行模式也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1993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实施细则》,被业内称之为"3号文件"。根据这一改革精神,中影公司不再统管35毫米国产电影的发行工作,由制片厂与省或市级发行公司直接交易。

"3号文件"的出台,让中国电影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开放和搞活,贺岁片出现了,并且首次获得了国产片中比较大的票房额度,真正开启了国产片的商业片时代。

从2002年起,中国开始推行院线制改革,结束了50多年来按行政区域供片、按省市县层层发行的计划模式,发行方改为直接向院线发行影片,随后,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全链条向市场开放,自那时起,中国电影市场年平均发展速度在30%左右。

银幕数量的激增、都市人群观影习惯的养成,最终保证了票房的递增,中国电影市场从当时的年度票房不到10亿人民币发展到2017年的近600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