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拼音出错?是你懂得太少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也从人教社求证到,针对所谓的“拼音错误”问题,此前人教社已做出过回应,作为部编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此次温儒敏教授的回应已是最为权威的“答案”。
(背景材料来源于:中国江苏网)
二、预测试题
近日,有网友指出语文教材上出现了错误,不存在chua、né发音的汉字,并指责这样的失误误人子弟。就该事,专家回应,这两个发音的汉字都存在,不要炒作。对此,你怎么看?
三、专家分析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社会现象类综合分析题。此类题型主要是想考察考生对于一个社会现象能否精准的理解,能够有清楚的认识,能否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在作答本类题型时,我们首先要透过表象看到根本所在,然后可以通过论述其影响、原因等去深入分析,最后可以根据问题所在提出合理性得意见。
四、参考要点
1.概括话题给予评价:网友关注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对不了解的事情妄下定论却不值得提倡。
2.分析现状: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汉字数量有近十万个,而我们日常常用的汉字只有几千个。在最新一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一共收录了11806个汉字。
3.分析原因:(1)该网友所提到的拼音发音确实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2)在我国现有教育体系中,也没有把生僻字纳入学习的重点所以该网友认为不存在这两个字也情有可原。(3)同时,在我国有些省份,这两个读音在方言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在该网友的认知中这样的读音属教材编写的失误。(4)但也可能存在该名网友为博人眼球或为挑起事端,而恶意炒作的行为。
4.分析影响:(1)一方面,会让公众质疑官方教材的权威,引起不认同不信任,也会使公众对汉字的认知出现错误。(2)另一方面,编写教材绝非易事,该行为会否定教材编写专家的尽心努力。
5.提出解决办法:(1)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的方式,传播一些生僻字,扩充公众对汉字的认知(2)多制作一些如《汉字听写大会》一类的节目,激发兴趣的同时宣传汉字(3)网友还应守住底线,上传内容之前多做做功课,避免再出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