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正来女儿 邓正来:感恩与传统的建立——我与嘟儿的故事(五)
我想她一生最大的自然憾事,就是从未见过自己的爷爷,因为爷爷那时已经去世了。我的心里也有这事儿,是因为这关涉到了我——作为她的父亲——该如何告诉她“什么是邓正来”这样一个问题。
什么是我呢?显然,我不只是一个被叫作“邓正来”的生命体,也不只是一个有独立意志可以自我决断的父亲,更不只是由论文著作堆成的学者,而毋宁是一个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人,而其间最重要的便是那些传统的因素。
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让嘟儿知道什么是我以为的“邓正来”,也就是试图在嘟儿的心里建构起一个与之相关的传统。
记得好几年前,我专门带嘟儿去上海探望我的工人师傅顾明达先生。顾师傅没有什么文化,只是一个最为普通的老工人。当时,嘟儿颇为不解地问我:“爸爸,顾爷爷又不是我的亲爷爷,你为什么还要带我去看他呀?”我很严肃地告诉他:“嘟儿,其实顾爷爷也是这样问爸爸的。他说,我只教了你车工技术,而这些技术对你后来的学术研究和你在学术界的发展一点都没有什么帮助,可是你为什么还要对我这么好呢?”
嘟儿着急地说:“对呀,这是为什么呀?”我耐心地对她说:“顾爷爷确实没有教爸爸任何学问,但是爸爸在跟顾爷爷学技术的时候,正好是14岁到22岁。这八年很重要,因为那正是我的性格形成的时期,而性格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在那八年的岁月里,顾爷爷工作认真守时、为人正直仗义和生活本分耐劳等品格潜移默化地给了爸爸很大的影响。没有顾爷爷的影响,爸爸甚至可能不会有今天的坚持和努力,嘟儿见到的爸爸也就不一样了”。嘟儿好象懂了什么,因为她在给顾爷爷磕头的时候很认真地说:“谢谢爷爷。”
当然,每到清明,在我们全家去为我父亲扫墓的时候,我都会给嘟儿讲爷爷平实为人的故事;每到春节,在我们全家给我的母亲拜年的时候,我也都会给嘟儿讲奶奶辛苦持家的故事;而在我们全家为我的爷爷和奶奶合墓的时候,我也会给嘟儿讲太爷爷如何教我识字学文化的故事……
这些老人或者早已离开了嘟儿,或者也会在将来离嘟儿而去,但是我想,这种传统一定已经深深地嵌入在她的身体之中了。当然,也是更为重要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嘟儿懂得敬重传统,感恩自身传统中的每一个人,更是要珍惜自己传统的建构。
明天,我又要带嘟儿去上海拜见另一个奶奶和一大群叔叔阿姨了,而他们就是最早带给我启蒙的小学一年级的郭美庆老师和我的那些小学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