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有多少兵马 崇祯皇帝殉国 手握雄兵的左良玉为何见死不救

2019-05-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关于李自成攻陷北京前,崇祯曾下令三路大军起兵勤王,一直以来人们将救援不利的锅甩给了吴三桂,实际上吴三桂在后有清兵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已经动身进京勤王了,只不过走的慢一点,而当时手握重兵的左良玉,干脆来一个按兵不动.左良玉有多少兵马 崇祯皇帝殉国 手握雄兵的左良玉为何见死不救纵横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简单来说一说左良玉为何没有进京勤王.一个武将对文官政治的失望明朝出现过太监和文官为争夺权力互相倾轧的局面,但却很少出现武官割据一方的局面,这也是明朝将近三百年国祚,地方武将造反的事情很少见,明朝的制度是以文臣

关于李自成攻陷北京前,崇祯曾下令三路大军起兵勤王,一直以来人们将救援不利的锅甩给了吴三桂,实际上吴三桂在后有清兵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已经动身进京勤王了,只不过走的慢一点,而当时手握重兵的左良玉,干脆来一个按兵不动。

左良玉有多少兵马 崇祯皇帝殉国 手握雄兵的左良玉为何见死不救

纵横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简单来说一说左良玉为何没有进京勤王。

一个武将对文官政治的失望

明朝出现过太监和文官为争夺权力互相倾轧的局面,但却很少出现武官割据一方的局面,这也是明朝将近三百年国祚,地方武将造反的事情很少见,明朝的制度是以文臣制约武将,最终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

左良玉有多少兵马 崇祯皇帝殉国 手握雄兵的左良玉为何见死不救

从明朝末年诸多失败的战役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不是士兵不能打仗,实在是武将根本就没有发挥的空间。在明末战争频发的时代,相继涌现了杨镐、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等等人物,如果你打开每个人的简历就会发现,这不典型的扯犊子嘛!哪有一个不是科举文官出身,所谓外行领导内行不过如此嘛!

左良玉有多少兵马 崇祯皇帝殉国 手握雄兵的左良玉为何见死不救

但是左良玉并非文官出身,而是实打实的靠着自己的战绩一步一个坎走出来的,在《明史·左良玉传》中记载左良玉由于幼年孤苦伶仃,没有办法读书,只能通过练武建立军功,然而在明末腐朽的军事体制下,左良玉深知在文人掣肘的情况下,根本很难有效发挥军队真实的战斗力,对于科举出身的无能文官,左良玉更是深恶痛绝。

明朝的武人出身的大帅并不多,毛文龙算一个,朝廷还赐予尚方宝剑,结果被文官出身的袁崇焕拿尚方宝剑一剑就给剁了,想想这其中武官的地位到底有多低。

当时李自成号称百万大家来势汹汹,崇祯号召左良玉率兵勤王,左良玉当时的表情肯定是摇头苦笑,现在你想起我们武人了,你的文官集团都哪去了?

而左良玉是一个武人出身,对于传统的忠君思想非常淡薄,再加上朝廷的不公平对待,这种根植于骨子里对明朝文官政治的反感,使得左良玉不想出兵去救崇祯,并且想借李自成的手将明朝和文官集团一起葬送了。

一个军阀对中央政府的绝望

当然,说到底,在打击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左良玉拥兵自重已经形成了军阀的雏形,为了保全自己,他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往往并不卖力,有的时候甚至“养匪为患”。

左良玉曾经就说过“吾即尽贼,安所见功乎!”就是说,在平定了农民起义后,还能重用我吗?

这种鸟尽弓藏的思想不能不说具有前车之鉴,像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被完全镇压后就遭到清政府的打压。

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左良玉在追剿张献忠的时候本来有机会除掉张献忠,但是张献忠对左良玉说过,孙传庭擒住高迎祥后是什么结果,再想想我被擒住后,你们会是什么结果。

在左良玉已经掌握三十万兵马的时候,却只是一个总兵,可见,朝廷对左良玉并不信任。

所以,从骨子里,左良玉对于明廷是不抱有任何希望的,尤其是在袁崇焕起兵勤王后,竟然被崇祯凌迟处死,这对于拥兵自重的左良玉来说勤王是一场无法预估的冒险。

尽管当时左良玉已经拥兵三十万,亦深知并非李自成的对手,明朝灭亡已经是大势所趋了,左良玉干脆来一个静观其变,做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再说。

在明朝灭亡后,武将获得了割据一方的政治军事势力,这大概也正是左良玉一直所想要得到的,说到底,左良玉不起兵勤王,主要还是个人野心的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