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见证了哪些历史 天一阁藏书杰出代表 见证了明代第一考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为臣。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朝初创到清末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明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期,作为科举文献,登科录记录和见证了每一次科举盛况。这一期,就让我们在最为重要的一本明代登科录中,走进600余年前明代的第一次科举考试。
600余年前的1368年,朱元璋一统天下,明朝建立。建国之初,社会百废待兴,正值用人之际。于是,在建国后的第四年,一场旷日持久、声势浩大的选才考试在皇城所在的南京奉天殿内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甚至邻邦的读书人都汇聚于此,起笔浓墨,绘就大明王朝的瑰丽蓝图。
那一刻,他们不会想到,心中的国终将在历经了十六帝的二百七十六年后走向灭亡。这次大明王朝首次进士科考的过程,也同样被记录了下来。这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的一本原藏书——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
它记录了什么,何以珍贵?明代的科举考试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近日,记者走进天一阁探访了这本重要的科举文献,也听周慧惠研究馆员讲述了这本古籍背后的故事。
登科录,通俗地说,就是科举制度中殿试文件的汇编,谁参与了考试,负责考试的官员是谁,谁最终入围,都被囊括进册子中。登科录流传绝稀,但凡存世的都已成海内孤本。
天一阁馆藏的《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是现存最早的登科录实物,开本宏阔,纸墨俱佳,古朴雍容。由礼部刊印,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玉音、荣恩次第、皇帝制文、登科录文。
皇帝之言,即金口玉言,登科录中的玉音,也就是皇帝的诏书,记录了总提调官、读卷官、监试官、掌卷官、受卷官、弥封官、对读官、搜检官、监门官、巡绰官、提调官的官衔和姓名,这次廷试的总提调官,也就是总负责人,是宰相胡惟庸。
荣恩次第,即一、二、三甲的进士名单。洪武四年的这次廷试录取了第一甲进士及第三名,第二甲十七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一百名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的三名便是我们所熟知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在这本登科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江西人吴伯宗就是这场明代首试的头名状元。
它的珍贵,首先在于其记载了明代首次进士科考(也就是殿试)的详细过程。
这次廷试(也称为“殿试”)是明朝建国后第一次全国性抡才大典,地点在奉天殿,由朱元璋亲自出考题,共录取了吴伯宗等一百二十人。参加考试的举人除了中国人外,还有高丽、安南、占城等国的士子。这些都可以在册页中看到。
明代科考中学校培养、三级考试、八股取士、南北分榜、政治选官等系统化制度,都可以从《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中窥得端倪。此外,明代科举考试对考生身份审查严格,所以,历朝登科录上都有“进士家状”,对进士本人包括其籍贯、出身、年龄、学历及其祖宗三代妻室等家庭状况有详细描述,这也是《进士登科录》的核心部分,在研究明代进士出身的人物生平上具有其他文献所无法替代的价值。
所以,如果你要查阅明代某位权臣的出生,不妨去登科录中试试。
除此之外,《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相比于其他登科录还多了所授官职,这是由于当时为建国之初,社会百废待兴,正值用人之际,故中进士者直接授予官职。这在明时历届科举考试中也是一大特例。
这部孤本文献是我们了解明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凭借,当然,类似科举文献的存世稀少也凸显了它的珍贵。
科举文献是研究科举制度最直接的史料。由于时间久远,加上人们对当时文献的轻视,明以前的科举文献流传极少,历代科举考试的文献,以明代保存得最为完整,但即使是现存的400余种明代科举文献,也几乎全部为孤本,它们中的绝大部分保存在天一阁内。《洪武四年登科录》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作为举世闻名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又为何会收藏这么多的登科录呢?这与藏书楼的主人范钦有很大的关系。
建于明朝中期的天一阁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除了范钦独具慧眼,保留下了这些珍贵的史料外,他也是嘉靖十一年进士,还做过嘉靖三十一年福建乡试的监试官,掌握这些人事档案性质的资料,也是他工作所需。晚年时,他还利用洪武四年至万历七年的登科录,编写了《贡举录》一书。此书的手稿现也保存于天一阁内。
据周慧惠介绍,目前天一阁馆藏的明代科举录多达三百七十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海内孤本。明代科举录的大量存世,可以说,范钦和天一阁可谓功不可没。这批科举录不仅是研究科举制度的实证,也是最直接的人物传记史料。
丰富的明代科举文献是天一阁馆藏的一大特色,与馆藏的明代地方志并称为“双璧”,以其极高的文献价值享誉学界。著名文献学家赵万里曾说:“天一阁之所以伟大,就在能保存朱明一代的直接史部。”
钱穆说:“中国历史上真正可以称之为科举制度的只有明朝,挤到独木桥上的也只有明朝。”我国的科举制度萌芽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于明,衰落于清,1905年终废除,前后绵延达千余年之久。其中,明清两朝可谓是其鼎盛期。
明代科举制度的一大贡献是确立了八股取士和学校培养的制度。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科举考试之法变更,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亦称“时文”。八股文只能依照题义,揣摩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绝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文章的格式也有非常刻板的限制。这样的制度在清代得到承袭,直至清末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时才废除,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被废除。
十年寒窗,只为金榜题名、光宗耀祖。那么,明代的科举考试到底是一场怎样的考试,又曾是一派怎样的景象?
科举是做官的必由之路,非科举者毋得与官。从洪武十七年开始,明朝实行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制度,自下而上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的三级四院,可以说是层层选拔人才。
院试是初级考试,又分岁试和科试两种。所谓岁试,即俗话所说的童生考秀才,通过岁试,童生就算是“进学”了,成为了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亦即秀才。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继续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乡试,在京城(明初在北京顺天府,明后期在南京应天府,下同)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主考官一般由进士出身的在京翰林或部院官担任。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一般建在城内的东南隅。乡试共考三场,初九、十二、十五日各一场。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桂榜”,也称“乙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定名次。
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考期多在春季二、三月,所以又称“春闱”。主考官多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担任。发榜在四月,正值杏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取中的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会试之后还要举行殿试,又为廷试,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一场策问。殿试所发之榜称“甲榜”,分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就可以被派做官。
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正是在27岁时考中了进士,在当时已算年轻有为,很了不起了。当然,也有更了不起的案例。周慧惠说,清道光年间,宁波银台第主人童华在20岁时考取进士,一时间轰动全国,“朝廷中论科第先后者,无以与比”。20岁中进士在当时可以说是天才少年了。
时代变迁,风云变幻,大明盛景已不在,但拨开重重历史迷雾,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也许正是有了科举考试的制度,任人唯贤,这才有了明初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