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电市剧 明仁宗朱高炽的一生!

2019-02-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明仁宗朱高炽位几不保最终为帝"靖难"之初,明成祖朱棣率兵北征,身为世子的朱高炽奉命留守北平,他出色地指挥将士奋勇抗击,顶住了李景隆50万大军的围攻,不仅为燕王保住了根据地,更为朱棣诱敌深入,乘机偷袭并收编永宇精兵创造了条件.朱高炽电市剧 明仁宗朱高炽的一生!朱高炽在"靖难"之役中可谓立了大功,但朱高炽身肥体硕,且患有足疾,需要宦官扶持才能正常行走,因而在以后的战役中很少有战功.相比于朱高炽,他的胞弟高煦.高燧则跟随父亲朱棣南征北战,战功显赫.朱高炽电市剧 明仁宗朱高

明仁宗朱高炽位几不保最终为帝“靖难”之初,明成祖朱棣率兵北征,身为世子的朱高炽奉命留守北平,他出色地指挥将士奋勇抗击,顶住了李景隆50万大军的围攻,不仅为燕王保住了根据地,更为朱棣诱敌深入,乘机偷袭并收编永宇精兵创造了条件。

朱高炽电市剧 明仁宗朱高炽的一生!

朱高炽在“靖难”之役中可谓立了大功,但朱高炽身肥体硕,且患有足疾,需要宦官扶持才能正常行走,因而在以后的战役中很少有战功。相比于朱高炽,他的胞弟高煦、高燧则跟随父亲朱棣南征北战,战功显赫。

朱高炽电市剧 明仁宗朱高炽的一生!

尤其朱高煦,勇武强悍,能征善战,深得朱棣的宠爱。离“靖难”战役期间,局势逐渐为朱棣控制。朱髙煦自恃功高,觊觎世子的位置。建文帝朱允炆便利用这一机会,派锦衣卫张安持密函面见朱高炽,让其归附朝廷,并许以燕王封爵。

朱高炽电市剧 明仁宗朱高炽的一生!

朱高炽识破了建文帝的目的,于是当机立断,派人将没有启封的书信连同张安星夜送往正在前线作战的朱棣。然而朱高煦的心腹宦官黄严动作更快,他得知惠帝送信的事后,先于朱高炽驰报朱棣,声称世子与朝廷私通谋反。高煦也乘机进谗,诬陷高炽早有篡位之意。

朱棣勃然大怒,决定下令处死高炽,多亏此时朱高炽派来的人匆匆赶到。朱棣看完书信才知道错怪了朱高炽,庆幸自己刚才的命令没有发出,否则就要错杀了自己的儿子1402年,朱棣称帝,却迟迟不立太子。

原因要考虑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冲锋陷阵,英勇善战,多次在乱军中救朱棣于危难之中,加之他的长相酷似朱棣因而深受朱棣钟爱;而且在战难时,朱棣就对高煦有过“世子多病,你多努力”之类的暗示。

所以欲舍高炽不忍,欲立高煦又恐违祖制,难以让臣民心服。翰林学士解缙在高炽被立为太子问题上可谓煞费苦心,功不可没。他以世子仁孝,天下归心”晓之以理,以高炽之子朱瞻基必然是个“好圣孙”动之以情,劝说朱棣立高炽为太子。朱棣又分别询问了黄淮、尹昌等人,他们的意见与解缙完全一致,使朱棣的心逐渐倾向于世子高炽。又过了些日子,朱棣命众臣题《虎彪图》,画中有一虎领众彪(小虎),呈父子相亲状。

解缙借题发挥书成四言绝句一首:“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顾。”读完诗句,朱棣深为感动,随即宣布立朱高炽为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封国云南。岀。解缙的行为深深地激怒了高煦。1407年,解缙进谏朱棣,指出高煦有意与髙炽争位,引起了朱棣的强烈不满,认为解缙有离间他们父子之情的嫌疑。

高煦乘机诬陷解缙不守朝规,泄漏宫中机密,朱棣不问青红皂白,将解缙贬到广西,后改为交趾(今越南),后被锦衣卫在狱中迫害致死1412年,朱棣北征蒙古,由高炽监国。

高煦便秘密勾结身边的官员,构陷高炽,所谓“三人成虎”,朱棣一回京便将高炽属下的一些官员治了罪。1414年,朱棣再次北巡回京时,高炽派使迎接稍为迟缓,奏书也言辞不当,加上高煦不断进谗,朱棣再次迁怒辅佐高炽的人,一举逮捕数名官员。

事后经过详细了解,朱棣才发现太子其实并没有什么过错,相反倒是高煦的跋扈行为逐渐引起了他的不满。在认清高煦真实的丑陋面目后,朱棣将其因于西华门内,打算废为庶人。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人为高煦说情,只有高炽对父亲陈情谏劝,涕泣力救,朱棣这才给高煦留下了王位。

1424年,明成祖朱棣病逝于北征的归途中,历经夺位风波的朱高炽终于如愿地登上了皇位。广施仁政惩贪纳谏人朱高炽从做太子到监国再到即位称帝,始终都坚持体察人民的疾苦,行恤民之政。做太子时,他曾不止一次地奏免灾区的粮。

又趁将要迁都时,朱棣命令他先行前往北京做准备工作的机会,沿途寻访当地军民,查看百姓生活,寻访政事的得失。一天,朱高炽到达了山东邹县,在看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百姓手持篮筐在路旁采挖野菜、野草,得知百姓因遇荒即要以此为食时,当即命令太监分赐宝钞,并亲自召集乡里老人询问疾苦。

还命令山东布政使赶快发放官粟赈济百姓。布政使准备每人发给3斗,朱高炽嫌太少,命令每人发给6斗,并说:“你别怕犯擅发仓粮的罪,见到皇上,我自会奏报。

”朱高炽即位后,每当地方上遇到自然灾害时,他都下令减免田赋,发放官粮赈灾。从做太子起,朱高炽就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一旦发现官吏贪赃害民,他都严厉惩办。在他即位的第4个月他便派遣御史14人分巡各地,考察官吏并要求出巡的人不要被小人所迷惑,不要屈服于权势,也不要徇私于亲朋故友而要查明事实,秉公办理。

朱高炽还善于纳谏,他曾对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人说:“历史上很多皇帝都不愿听真话,即使是自己亲信的大臣,也往往由于畏惧皇威而不敢直言谏劝,因此,朕与诸位都要以此为戒。”随后还赐予他们每人一枚银章,上面刻着“绳愆纠缪”四个字。

为了广开言路,高炽在即位后不久,再次下令征召直言。不过要真正做到从谏如流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洪熙元年五月,翰林院侍读李时勉上疏言事,指出,仁宗初登皇位时,恩泽所加,远近无间。

但时间不长又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说高皇帝朱元璋在位30年,从未有过日出才临朝,而今,有的时候太阳很高仍未早朝。并指责宦官疾如风火,甚至折辱郡县、棰楚小民,还到边远的地方选取侍女等等。因而,劝谏仁宗节民力、谨嗜欲、勤政事、务正学把这些时弊全归到仁宗账上,的确有些不公,但这些事毕竟是存在的。

然而,仁宗见疏后异常恼怒,认为这是李时勉有意侮辱他,便召李时勉上殿加以询问。李仍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示屈服。仁宗当即命人用金瓜击之,李时勉一下子被折断了三根肋骨,几乎昏死过去。

仁宗余怒未消,命人把他送进了锦衣卫狱。此事过后不久,仁宗一病不起。洪熙元年五月,仁宗命杨士奇起草敕书,遣中官海寿奔赴南京立召皇太子朱瞻基进京。皇太子尚未到北京,仁宗已觉支持不住,便留下遗诏传位于皇太子,崩逝于钦安殿,终年4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