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早恋的教育方面 关于早恋的教育故事
青少年以在校中学生为主,做好关于青少年早恋问题的教育,是社会、教育工作者、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早恋的教育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我通过观察以及侧面了解发现我们班一男生和一女生有早恋倾向。开始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但在上次考试中两人成绩都有所下降。这个女生曾经是班级前十名,这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而且据任课老师反映上课状态不是很好。
我决定先找女生谈一次话。 在谈话时,我耐心倾听,哪怕是非常细小的一件事,同时引导她说出想说的话。发现她早恋有一部分原因是高三生活太枯燥,自己对学习失去兴趣,也没有目标。首先对她表示理解,使她不感到老师可以任意评价她,对她是一种威胁。
例如:"在你们这个年龄段,喜欢、倾慕一个男生很正常。这种朦胧的情感的确是很美好很有诗意的,老师也曾经有过,至今都难以忘怀,可是我一直都没有点破它,一经点破就不美了。
"让她明白人生美好的事物还有很多,人生还有更多更美好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追求,等待着我们去收获,我们不能因为眼前这点美好而停下脚步,做一个鼠目寸光的人。对待这件事情,最有诗意、最聪明的做法是把这种情感冰冻起来,让它经过岁月的酝酿,变成人间最美的琼浆。
要把眼光放的远一点,要用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把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紧张的学习和健康的课余爱好上去。多关心国家大事,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看一些文学名著、哲理性文章,多想想自己的进步,想想将来的事业,想想将来在复杂的社会里如何开拓和进取。最后告诉她:"你是那样的冰雪聪明,你会用你聪明的选择告诉我你真的明白了,真的长大了,老师会一直关注你。"
果然,从那以后,上课听讲非常认真,与各科老师交流也都反映
她该笔那很明显,进步非常大,在月考中又重新回到前十名的行列中。 反思:早恋是高中生的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有位作家曾说过,早恋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常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的触摸,又常常被无情的刺伤。
那些在高中时就恋爱的,大都是学业荒废,爱情失败。相反,那些把爱深深埋在心底一心向学的青少年,多数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能够赢得爱神的青睐。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要用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并强调自己是过来人,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会教你正确的处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将继续关注他的成长,指点迷津,启迪心智。
李某,男,18岁,住校。父亲做生意,母亲也在街上卖馍,家庭条件不错。高一上半学期经常迟到、上课睡觉,不认真听课,甚至有夜不归宿的现象,据观察,以及同学反映,李某晚上、周末不回家,经常和女生在一起,上街、上网,变得特别爱打扮。
发现这些问题以后,我及时向学生了解知道他在初中时就与女生交往甚密,有早恋现象。
首先 我也来个感情投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从关心李某的生活入手,有时间就走进他给他说个题、和他说句话;真诚赞美他的优点和长处,让他发挥其写字特长,并让他担任班级宣传委员,负责班上的书写工作。而且只要学校有任务,我就分给他,让他能够坐下来,静下心来;并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参加班上的舞蹈队,班上的篮球队。
在学校举行的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文艺比赛中获得级上的二等奖好名次。篮球比赛中尽管末拿上名次,按他的话说我们已尽力了。这些都大大激发了他热爱集体、珍惜自己荣誉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同时也增进师生情感,
其次和他有共同语言后再和他交流早恋的危害:早恋最直接的危害就是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要为对方分散许多精力,随着异性之乐而乐、随着异性之忧而忧。由于青少年心理的不稳定,不时闹些别扭,使得自己情绪也难以稳定。很难集中精力去抓学习,甚至
会觉得学习没多大意思,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最终成绩下滑,从而使人生前途渺茫,浪费青春大好时光;再者早恋与成人的恋爱不同,缺乏对经济基础、一个人的能力、及未来的种种考虑,所以成功率低得可怜。最后只能是鸡飞蛋打一场空。
最后再让学生反思"你认为自己能吸引对方的是什么?","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你有继续交往的心理冲动吗?"若有就会把把友情变为爱情,就会将这个想法向对方提出,对方不答应,就得思前想后考虑如何拒绝才能使你死心,而又不伤害你的自尊。而你又不死心,这样是不是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同时让他考虑自己有什么资格,有什么能力去承担这份爱。这样做能对得起谁?
但对他最好的办法是我搞了策反,把和他交往的女生找回来谈心,并共同制定帮助他改正错误办法,"让女生说我就是和你玩玩而已"。李某很爱面子当听到这句话时对他教育最大,他都在我面前哭了,随后我乘热打铁说"人生需要精心设计,该现在努力的不要留给未来,该将来完成的不要提前到现在。人生的每个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否则本末倒置,遗患无穷。
总之、解决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我们老师要积极主动的疏导,而不能用粗暴的办法强行制止。尤其要给他们保密,不可宣扬。要以对学生终生负责的态度去帮助学生,让他们感觉到你不仅是一位良师,更是一位可以值得信赖、可以倾诉的朋友,牢固的建立起师生相互信赖的和谐关系,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现在无论从自然年龄,还是生理、心理年龄来看,爱情,都不属于中学生这个年龄。但是,爱情已在中学时代发生。这是无可回避的事实,也是一个使教师和家长感到棘手的问题,关于早恋产生的原因,多数人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待的。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中学生自己讨论的好,因为他们有感情体验,所以他们也最有发言权了。
例子:16岁的中学生张晓红也有着同样的经历,她那对早恋的痛苦之情跃然纸上:我也是一名早恋的学生,早恋给了我什么呢?仅有痛苦的回忆和难愈的精神创伤。 接着,她叙述了自己早恋的经过。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班的小a。真是投缘,我们俩在一起感到有无穷的乐趣。可是没几天,放暑假了,我见不着他,一种难以名状的情升在心头。我觉得自己爱上他了,整个一个假期,我像丢了魂似的。
终于慢慢地熬过了假期,我们又见面了,我们很快就恋上了,我为他献出了自己的初吻。可是自从和他好上后,我的学习成绩就是一团糟了。因为毕竟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他也高考落榜了,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有一种犯罪感。我是一个坏女孩,是我害了他,我不该这样做,真不该。我想这种痛苦,这种内疚将伴随我一辈子……
对于这样的例子,或许有些中学生会气愤地找他来评理。我看大可不必,对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这里想说一句公道话:像这样理智、清醒的中学生毕竟不多。
有的中学生认为"早恋"一词,是老师、家长及社会上的成年人强加给中学生的。她把那些被认为"早恋"的学生,分成了几种类型。
一种是自然型。学生从进入初中起,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发生了变异。就生理方面而言,第二性征开始在这一时期出现,于是对于异性的吸引和爱慕的心理特征也就随之出现。加上多数学生在此阶段并未接受这一方面教育引导,使他们将这种变异特征同成年人的恋爱简单地结合起来,进入"心里恋爱"。一般是心里爱慕,而表现出来的则只是对对方的特殊"留心",并未真正提出来。
第二种是逆反型。有些学生的"恋爱",是被某些老师、家长或其他同学硬逼出来的。常有一些老师和家长见异性学生在一起、或有来往,便不问青红皂白,将"早恋"的帽子扣在俩人的头上。而实际上,他们并非真的在谈恋爱,但他们受不了老师和家长的训斥,受不了同学们的讥笑,只好两个人"团结"起来,形成真的"恋爱"关系。 第三是虚荣心的满足。某些学生认为围着自己的异性朋友越多,越能表现出自己的魅力或风度。
第四是寄托型。有一部分学生的家长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型,还有一部分学生父母离异了。这些学生中多数得不到理解和关心,心灵上有一定的创伤。于是便到外面去寻找自己的知音,寻我自己的精神寄托。由于"同病"使这样的学生自然地"相怜"了起来,进而彼此间由同情向"恋爱"转化。
第五是成熟型。这样的学生一般都生活在相当民主化的家庭中,他们的性格开朗、乐观,与父母没有太深的鸿沟。这些学生多爱好文学艺术。由此,他们的情感较同龄人有显著的成熟的特点,对"爱情"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而且也能正确看待"恋爱"与学习的关系。这一类型的学生是极个别的。
还有在《中外少年》90年第5期上刊登了一篇《老生常谈说"早恋"》的文章,作者郭煜把早恋的原因归结为四个方面。
炫耀型:"青少年都爱赶时髦,攀比心重。"有些中学生早恋,实际上就是出于炫耀、攀比的心理。
纯真型:这种情况往往女生多于男生,大概受言情小说的影响,自己也想"纯情"一番。
逆反型:中学生普遍有逆反心理。老师、家长如果教育不得法,不但不能防止早恋,反而会成为"催化剂"。
浪漫模仿型:模仿成人行为,求浪漫、玩潇洒的中学生,大有人在。
两位中学生的客观分析不无道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有关两性和爱情的种种信息不断地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到了中学生中,冲撞着他们,感染着他们。可以说许多中学生早恋实际上就是受了社会上爱情影视、言情小说的影响。
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发育成熟普遍提前,出于人的本性,必然对异性产生一种朦胧的意识,就容易产生中学生最初的爱情写到这里,我们也许已经体会到了:中学生初恋的情网是那样的纤细、脆弱,早恋的土壤是那样的贫瘠,早恋的果子又是那样的苦涩。
那么,我们如何保护中学生心灵深处那颗"爱"的种子呢?办法有一个,那就是将它珍藏在心灵的保险柜中而不要轻易地开启它,让爱的种子得到心灵的温暖和看护,它也就不会感到寂寞了
有的中学生已经恋爱了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感情是圣洁的,是年轻人纯真性格的体现。在这个前提下,让中学生学会驾驭感情的本领,而不做感情的奴仆。于是,中学生就会在理智的指引下找到摆脱爱恋之情的办法。走出这朦胧的世界,把自己的精力和热情,集中到学习和集体活动中去,以后的路还长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