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智健航油 是什么让荣智健下了台

2018-10-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47亿港元亏损,并非是荣智健下台的真正原因.事实上,去年所有做远程期货对冲的国企几乎都出现了重大损失,可我们却未见哪个国有企业董事长引咎辞职了文/子昱伴随着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和董事总经理范鸿龄同时宣布辞职,中信泰富的荣智健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而中信集团的荣氏家族时代也将暂告一段落.一般人或许都会认为,是"147亿港元"这一巨额亏损让荣智健付出了必须下台的代价,事实并非如此.荣智健航油 是什么让荣智健下了台对赌金融衍生品本身就是极高风险的行为,某种程度上而言,大赢和大输都是非常正常的事

147亿港元亏损,并非是荣智健下台的真正原因。事实上,去年所有做远程期货对冲的国企几乎都出现了重大损失,可我们却未见哪个国有企业董事长引咎辞职了

文/子昱

伴随着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和董事总经理范鸿龄同时宣布辞职,中信泰富的荣智健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而中信集团的荣氏家族时代也将暂告一段落。一般人或许都会认为,是“147亿港元”这一巨额亏损让荣智健付出了必须下台的代价,事实并非如此。

荣智健航油 是什么让荣智健下了台

对赌金融衍生品本身就是极高风险的行为,某种程度上而言,大赢和大输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以金融专业人士的眼光来看,在中信泰富发生问题的那个时间点上,美元会继续“强势”是一个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对赌美元将“弱势”情有可原。

荣智健航油 是什么让荣智健下了台

更何况,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大陆参与对赌的很多大公司都输掉了:中国中铁股份汇兑损失近20亿元;中国远洋控股为远期运费协议提取50多亿元减至准备金;中国东方航空因航油期权交易酿成巨额亏损高达62亿元……基本上在去年所有做远程期货对冲的公司——无论是货币对冲或生产资料对冲,几乎没有一个赢家,可却未见哪个国有企业董事长引咎辞职了。

荣智健航油 是什么让荣智健下了台

而在此前,荣智健参加2008年业绩发布会时,也曾表示自己“没有想过退休”。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荣智健最终下台?依笔者之见,不是147亿港元损失的本身,而是造成147亿港元损失的原因,以及损失发生之后荣氏的一些处理方式,激怒了投资者。众多投资者的舆论影响经过香港、内地等传媒的辐射之后,在整个华语世界形成了极为强大的舆论压力,致使荣智健必须以辞职的方式为此负责。

舆论对于中信泰富的指责主要集中在两大丑闻:丑闻一,中信泰富未能及时披露股价敏感资讯。种种迹象显示中信泰富早在2008年9月初就已察觉澳元衍生品交易存在巨亏风险,但直到六周后的10月20日才对投资者和公众披露。

一方面,这种做法显然违反了香港联合交易所有关企业必须即时公布股价敏感信息的规定;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果中信泰富在正确的时间进行了这笔澳元杠杆式外汇合同信息披露,则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可能远远低于147亿港元,因为一旦合约信息被披露,随着澳元汇率最近几个月的大幅下挫,中信泰富将迫于投资者压力对澳元头寸作平仓处理,也就适时止了损。

中信泰富未能进行这些应尽的义务,使得投资者的损失进一步扩大化。

此种丑闻的暴露,很自然地让投资者猜测,这其中很可能存在违规,甚至涉嫌内幕交易,一旦上升到违法以及商业道德层面,使得一个人的操守遭到质疑时,其在投资者心中的信任度会大打折扣。而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当上市公司出现重大丑闻,给股东造成巨额损失情况下,该公司的董事会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的去留显然不应成为悬念。

丑闻二,中信泰富曾表示其集团财务董事在未取得必要授权的情况下达成了此份导致147亿港元的澳元/美元外汇衍生合约。荣智健将此次投资失误归咎于中信泰富的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和集团财务总监周志贤,随后这两人也都遭到了公司的解雇。

但令人疑惑的是,直到现在,中信泰富仍未透露这批合约首次签订的具体时间,投资者仅能凭藉猜测进行推断:该公司2007年的年度报告曾提到,公司正在利用结构性远期工具来对冲与一个重要的澳大利亚铁矿石矿项目相关的外汇风险。

如果这指的就是出现问题的合约,董事会成员所掌握的信息应足以在3月份年度报告公布时就对此事进行披露,而不是直到10月份还未公开他们没有对合约进行授权。不少批评人士认为,荣智健此举欲盖弥彰,让两位财务董事成了替罪羊。这也成为其下台的一个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