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家刘继卣作品欣赏 【国画】著名画家刘继卣作品赏析
刘继卣(1918年10月3日——1983年11月5日)天津市人,杰出的中国画家、连环画艺术大师,新中国连环画奠基人、泰山北斗、连坛第一人。
被誉为“画坛圣手”,“东方的伦勃朗和米盖朗基罗”。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动物画、人物画一代宗师。是近现代中国画家中少有的工笔白描、重彩、小写意、大写意俱能的画家,题材也非常全面,除人物、动物能穷极妙理外,也兼擅花鸟、山水。
尤其以他的工笔人物画和写意走兽画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秉承家学,一生勤恳,以勤奋务实的敬业精神,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不断创新的创作理念,投入到其所钟爱的绘画艺术之中。
他数以万计的作品均以独到的笔墨、精湛的技艺,哲学化的构图立意,统措绘画:道理、佛典、人物、动物、山水、楼阁、草虫、花鸟为一筹。他的艺术风格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和独立性,充满崭新的时代精神。他生前自称是一位人民美术工作者,他的高尚品德和艺术结晶深深值得学习研究,立为楷模。
刘继卣画的人物仕女、花鸟走兽,多为工笔与写意相结合,在其绚丽多彩和准确造型的的基础上,显得格外凝重、奔放、潇洒、传神。他的作品把西洋画的情调渗透进中国画的意境中,却丝毫不露痕迹,形成自己独特风格。
他的艺术成就,引起当时美术界的重视。此后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屡获好评。 著名画家 刘继卣[人物仕女] 编辑/雨浓
刘继卣先生动物画所用的“劈丝笔法”在人物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心者可仔探寻。但中国人物画毕竟是以线造型,刘先生自然是在用线方面极其用功。
他从传统汲取无尽的营养,要之,以宋代马和之兰叶描和李公麟折芦描幻化而出,如对传视而不见,知兰叶、折芦之为何物——不足与谈人物画,遑论刘继卣先生人物画的特征。不能忘记的是,这些描法的用笔都很虚灵,劈丝味也是很重的。刘先生人物画中泼墨,似随手抹成,却别具一格,必自心中出,不能勉强。
刘继卣先生的典范意义
在中国现代连环画史上,画家刘继卣先生应该是德高望重、没有争议的典范人物。他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他的生前,也在他的身后。
刘先生是1983年去世的,享年65岁。他在世时,并没有大红大紫过,或者说,他多的是大红大紫的机会。但他和一些画家一样,习惯于默默劳作,偏偏不善于包装宣传,去追求所谓的“价值“和”效应“,因而,他存在的可贵,在于他活在亿万读者的心里,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具有了典范的意义。刘先生辞世虽已经二十多年,但现在谈到连环画和国画,无论老读者还是青年读者,有谁对刘继卣先生不推崇备至?
刘继卣先生的典范意义,首先在于他与时代俱进的前进意识和革命热情。刘继卣先生1918年出生于天津一个丹青世家,其父刘奎龄,当时已是沽上以画飞禽、鸟兽、花卉、树木知名的画家,受父亲的影响和教诲,刘继卣先生很早就掌握了中国花草禽鸟动物画法。
与前辈不同的是,在掌握传统画法的同时,他在18岁就进入天津市立美术馆,从刘子久先生学山水,从刘风虎学素描、水彩,用功学习和研究了西洋美术技法,并竭力将其与中国传统美术结合起来,使他的作品既有中国画的构图用笔和意趣,又有西洋画的透视光影和解剖依据,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扩展题材范围,为以后的连环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1937年起,他已经开业卖画,举办个人画展,在天津也跻身于名家之列了。如果按这条路走下去,成大气候,成名画家,也是可以预期的事,但刘继卣先生在此之外,却选择了一条陌生的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1950年,中共中央发出普及文化、改造旧连环画的号召。其时,北京以至于北方,从事连环画创作的画家历来不多,远无上海连环画大本营的雄厚实力和巨大影响,解放区来的画家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但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必须负起引领新时代文化大潮的责任。蔡若虹先生在此时受命组建大众图画出版社。
蔡若虹先生是来自解放区的资深的漫画家和文艺理论家,能文能画,又慧眼识人。刘继卣先生应蔡若虹之邀,毅然告别卖画生涯,加入了“大众“,目的很明确,创作出全新内容全新形式的新时代连环画,去占领和改造旧连环画市场,把革命思想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
连环画历来是难登大雅之堂,这其中当然社会偏见的因素,同时也与“连坛“本身在历史中形成的诸多积弊有关。
连环画”小人书“与传统国画相比,在相当多的人眼里,是形若霄让,刘继卣先生对创作体式做大转型是需要大决心、大勇气的。至于刘继卣先生当时的想法是什么,他没有留下文字资料。
虽然当时还没有”一切听从党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及“党的需要就是我的自愿”之类的口号,虽然刘继卣先生不是出于生计的考虑,但我们只要就事论事,就不能不感受到他对新中国的热情,对普及大众文化的热情。
这在当时是很难的事,是具有典范意义的。 对于刘继卣先生执着于普及形式的连环画创作,也有人以为是牛刀杀鸡,是才情的浪费,这样的说法也可以理解,以刘先生的国画功底而论,他的发展道路是宽广的,但刘先生对连环画情有独钟,坚持不懈几十年,以画风精细。
笔致流畅。色彩丰富、构图别致广受赞誉。
长期以来,连环画界有“南顾北刘”之说,这赞誉代表了“连坛”的一个时代高度和一段闪光的历史。他的画,影响了一大批后来者,至今为人称道和怀念。刘继卣先生是名至实归的:他画的《鸡毛信》曾获1955年中国保卫儿童委员会儿童作品一等奖,《武松打虎》1956年获得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奖;1957年组画《闹天宫》入选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穷棒子扭乾坤》曾于1963年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一等奖。
获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刘继卣先生以自己以及更多连环画艺术的同志的成就,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把新的连环画艺术推上了艺术的殿堂。王朝闻先生在《<王秀鸾>的一个形象》一文中就评赞了王秀鸾“这造型十分真实,十分生动,十分深刻”,它的成功,使一些轻视连环画普及性工作的人在《王秀鸾》这种优秀的造型之前,至少应该部分地打消连环画是低级艺术的成见。
刘继卣先生的绘画艺术,在现代连环画史上,显然具有典型意义。
在刘继卣先生身上,在他几十年的连环画创作生涯中,也时时体现出老一代艺术家“砚田耕牛“般的务实和谦虚精神,勤恳劳作,不尚喧嚣,不羡虚荣,有人说,刘先生是不去关心政治的,所以除了”文革“,此前虽然政治运动频仍,但刘先生似乎置身事外,保其无虞,而艺术是他生活中的惟一追求,他可以为作画,去僻远的山野荒村观察写生,并不以为苦,他可以一张画画一个多月,废寝忘餐,力求尽美,后一点是自然的,那是真正的艺术家的生命,精神的寄托,而前者的看法,却失之绝对,没有政治热情的画家怎能画出那么多的作品,活现那么多的人物如王秀鸾,海娃,王国藩,还有虽是古典人物,身上却映照出足令今人警醒并受到启示的无论是历史人物抑或是神话人物?没有清醒的政治意识和激情,这绝然是不行的。
刘继卣先生的为人低调倒是真的。
他为人宽厚,与人无争,待人以诚,不善心计,只以创作为生命的全部。据他的学生回忆,刘先生不以艺术为己物,在课堂上下记永远是一个和蔼无私,严格认真的好老师。他虽然是旧时代画坛上的过来者,但他没有沾染任何旧画师“保守”、“绝技”、“窍门儿”“秘不示人”的习气。
问及刘先生享有盛誉的动物画制作中的用墨如何“黑极而绒”,虎的皮毛如何“薄中见厚,有珠光宝色”,等等,他总是和盘托出,与学生和同志共享。他也很少为文,很少大谈他的创作经验,他似乎仅以身教为本分,因而,要想找到他写的这类文章,很难,也没有人在刘先生生前好好总结他的创作经验,这时常让我们慨叹不已,前些时候,笔者为写此文,在旧藏中意外发现四十多年前的一幅剪报,正是刘先生署名的创作谈,不禁大喜,从文章看,应该不是刘先生专门为刊物所写,很可能是别人记录的刘先生自述。
文章没有涉及什么理论问题,只谈创作技法和创作过程,谈得具体详实,朴实无华,使人遥想刘先生讲述时的神采,并深受启发。
几十年来,中国现代连环画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高潮迭起,成就宏富,正是因为有一大批如刘继卣先生这样的领军画家的开辟草莱和不懈努力。当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为使连环画在新的历史时期再创辉煌、再度崛起的时候,总结以刘继卣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连环画家的创作思想和创作历程,回顾他们的作为杰出画家的思想、精神和人格,以及历史功迹和突出贡献,不仅仅在于他是“和我们的文艺有一段因缘的人,我们是要纪念的“,更是因为他们作为”连坛“杰出的画家,在今天仍具有并未因时移世易而过时的典范意义。
刘继卣连环画艺术特征 首先是善于塑造北方农村人物形象。在刘继卣为数众多的连环画作品中,他以华北农村为主要的生活基地,塑造了众多不同阶级、年龄、性别、身份的北方典型人物形象,如《鸡毛信》中的海娃、《穷棒子扭转乾坤》中的农村干部、《东郭先生》中的东郭先生,都具有北方人民质朴、憨厚、单纯、执著的性格特征,正是对于这些北方人物的成功塑造使刘继卣的连环画作品充满了真实生动的感染力。
其次,干涩遒劲的线形特征。
刘继卣在连环画具体绘制技法主要运用的是传统线描画法(主要是铁线描和兰叶描),他常常用简练的线条来勾画出复杂的形象。他的线质很有特色,用焦墨干笔勾勒,给人以干涩劲挺的视觉感受,有别于上海连坛名家流丽、润泽的线性,也有别于其他北方名家过于传统的线描方式(这种传统线描画风是吴门画派与宫廷派的结合),干涩浓重的线描效果配合了北方人物质朴、憨厚的形象特征。
同样流丽润泽的线描则更适合表现南方人聪慧、灵秀的气质表现。
传统线描形式因其程式化、概念化的局限只适合于表现传统图式,对于现实生活的表现却并不适合,例如用清代改七芗、费丹旭的仕女描法用来表现现代劳动妇女就不适合了。 刘继卣画连环画的速度很快,一天能绘制近十张画稿。
他的用笔熟练流畅,但笔下线条却给人以干涩之感,这种线形特制在同时代连环画家中极为少见,是画家本人绘画功力和北方环境特点相结合的产物。 第三、强调动物在画面中的地位。动物画本就是刘继卣的家学,擅长塑造动物形象是刘继卣连环画的另一个重要成功因素。
刘继卣连环画中对于动物的描绘,除了外形的逼真、生动外,更着意从故事情节出发,结合动物自身特点,赋予动物以拟人化的性格和比拟人世的社会属性,使动物也能表达出人的情感,充满人性化的意味。
画家有意识地提升动物在作品的地位,着重刻画故事情节中的人、兽互动关系,使动物不再仅仅作为人物的陪衬。这个特色在《东郭先生》中的中山狼、《武松打虎》中的猛虎、《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因而刘继卣笔下的动物,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动物的再现,更是经过画家艺术创造赋予了思想感情的动物形象,体现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法则。画中的动物形象与故事中人物的典型性相结合,深化了作品的思想主题。
晚年的刘继卣多以小写意画风面世,主攻走兽、人物两科,以崭新鲜明的面目确立了在现代中国画坛上的一席之地。刘继卣的写意动物画强调以笔墨造型,所作形象真实生动,构图主次分明,用笔快疾奔放,多用侧锋,注意笔触效果,用笔飞动如“风樯阵马”,具有“笔所未到气已吞”的大气魄,节奏感很强,充满了生机和张力,视觉冲击力强烈,不求精雕细刻却能给人以细腻逼真之感,设色明快浑厚,有丰富的层次感,是对其父画风的进一步开拓和发展的。
刘继卣是近代中国画坛上一位继往开来的艺术大师。他的卓越成就不仅表现在他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现在令人敬佩的创新精神上。他不仅继承了刘奎龄的绘画风格,还把这种风格做了全面的创新与发展。刘继卣的绘画功力相当深厚,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上有这样功力的画家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