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仁挂号多少钱 “国医大师”李济仁:中医贤达 悬壶济世!
仁心仁术救人济世 孝悌忠信传承中医精神
李济仁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内科第十四代传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安医学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关键代表人物。从医70年来,他始终秉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的家规家训和“源于新安、立足国学、重视临床、走向科学”的精神治家治学,以悬壶济世为己任,全心为病人治病,仁心仁术受人尊敬。2017年6月,李济仁荣登“中国好人榜”。
一位笑容可掬、鹤发童颜的耄耋老者,每周四上午都会准时出现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的6楼门诊室。他就是86岁高龄的新安名医“张一贴”第十四代传人、国医大师李济仁。作为2009年我国首批评选出的30位国医大师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的传承人,李济仁的门诊吸引许多患者慕名前来。
为保证患者看病时间,他一般中间不休息,一直忙到一两点,跟他抄方的学生常常体力不支了,李济仁却仍神采奕奕、思维敏捷。这样的工作热情除了源自他独特的养生之道,更来自于他对患者的仁心及对中医的执着。
志存高远仁心济世 从乡村医生到国医大师
“定潭向有车头寺,半夜叫门一帖传。”讲述的是山村的夜里,一片漆黑,乡亲们提着灯笼去定潭求张根桂看病的情景。这个情景给年幼的李元善留下了深刻印象。乡亲们说的张根桂是新安世医“张一帖”第十三代传人。李元善心中萌生念头,“不当医生则罢,当就当这样的名医。”于是,他毛遂自荐拜张根桂为师,并改名李济仁,意为“仁心济世”,以表明自己的志向和决心。
李济仁品性淳厚,又勤学善悟,潜心跟随师父张根桂抄方巡诊、采药制药。后来,张根桂将女儿张舜华嫁给他,由此,夫妇俩成为“张一帖”第14代传承人。
李济仁在门诊为病人看病。图片来源:芜湖市文明办
1949年开始,李济仁在歙县开业行医,由于医术高明,名气逐渐传播开来。“打我记事起,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人来求诊,父亲母亲哪怕正吃着饭,丢下碗筷就走。”二女儿李艳回忆说。
解放后,李济仁两度被选派到安徽中医进修学校(安徽中医学院前身)师资班学习,还参与安徽中医学院和附院的筹建工作,并担任内经教研组组长、大基础教研室主任等职。随后在歙县人民医院、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等单位工作。
多年来,李济仁敏而好学,精勤不倦,在掌握复杂而深厚中医学知识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1965年,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患顽固性失眠1年有余,屡服进口高效安眠药无效。李济仁回忆,当时严凤英眼眶四周青黑凹陷,头昏烦躁,腰膝酸软。李济仁分析,失眠时久,诸治不应,应当从肝论治,以滋肝阴为主,辅以安神。于是,他开出了镇肝益肾、阴阳并调的方子。服7剂后,患者能睡4个小时。李济仁按照时间医学,嘱咐患者在午后及晚睡前各服一次,以便药效更好发挥。三诊后,患者一切正常,从此再也不用安眠药了。
2015年底,旅美教授吴女士带着一身严重的风湿回国向李济仁求诊,当时她的关节变形严重,被折磨得痛苦不堪。李济仁当即安排其住院治疗,在李济仁精心诊治40天后,吴女士病情明显好转。“像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我父亲的医德医术是我毕生学习和追求的目标”。时至今日,每当李济仁坐诊,已身为皖南医学院教授、芜湖弋矶山医院中医科主任的李艳仍习惯站在父亲身边。
李济仁认为,对于病人的诊疗不能仅仅局限于症状的改善,还要结合现代化医学知识及化验结果。他如是言,更如是行。曾有一位风湿病患者经他精心治疗后症状已大为改善,由原来不能行走到步行前来复诊,但其西医检查指标类风湿因子未降至正常,患者不甚满意。李济仁闻知后,又参考书籍针对检验指标继续用药,直至正常,患者感激万分。
2009年,“张一帖内科”成为新安医学第一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李济仁、张舜华伉俪双双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并入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
由于医名远播,疗效显著,来自全国各地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慕名求诊者纷至沓来。李济仁也先后获得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等一系列荣誉。
致力医学潜心科研 独著多部学术专著
李济仁在继承“张一帖”心法的同时,结合西医的研究成果,为中医内、妇科病创造了多个效方验方。他提出“痹痿统一论”等系列学说,制定“辨治顽痹四法”,创立“归芎参芪麦味方”。注重融汇新安医学学术思想以及《内经》理论与诊治方法,从临床实践中加以体悟。
他还身体力行于新安医著的校注整理工作中,潜心提炼新安医学诊治之特色规律,带领学生成功还原了尘封于历史的668位新安医家、400余部新安医籍,并厘清和阐明了新安医学对急、危、难、重病症的诊疗经验和规律,成为研究新安医学的奠基人。
李济仁(右二)正在办公室与学生们开研讨会。图片来源:芜湖市文明办
从医70年来,李济仁致力于传授医学,潜心于学术科研,多次参加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学术会议,亲自做报告。他主持“新安医家治疗急危难重病症经验的研究”、“新安名医考证研究”等多项课题,独著和主编《济仁医录》、《痹证通论》、《痿病通论》等学术专著1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发表SCI论文2篇,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并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由他指导的“中医痹病学”获得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
突破家传囿规培养后学 实现中医药全面传承
走进李家三子李梃在定潭创办的新安国医博物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的“张一帖”家训赫然入目。家训、家规、家风,几个儿女从小牢记于心,即便漂洋过海,也从未忘怀。在父母的身体力行和家风家训的熏陶下,李家五子女都事业有成。
家族链传承方式是新安医学的显著特征,“张一帖”世医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和祖训“传男不传女”的保守传承不同,李济仁从没想着把医术“留”在自己手上,不管子女还是学生,只要诚心学习中医,他都会倾囊相授。“一个人医术再好,能治多少人?不要保守,让更多人能学会治病,给更多的人治病,这就是为医的目的。
”李济仁的弟子遍布各地。他们中有糖尿病专家、有方剂学专家,无论医理还是临床,在中医学领域均颇多建树。“张一帖”也不再是一枝单传,而是春满杏林。
说起中医传承,李济仁滔滔不绝。他说:“传承什么,怎么传?首先,经典的学习和传承是必须的。中医世代传承都离不开经典传承,传承经典的一个核心就是《内经》。”李济仁精研中医理论,就建立在精熟大量古医典籍基础之上。在他的书房有厚厚一摞读书笔记,密密麻麻加满眉批、按语的《黄帝内经》、《伤寒论》。李济仁对这些经典仍熟读于心,讲课时常大段背出,一字不落,常令学生佩服不已。
李济仁(中)正在对学员教学。图片来源:芜湖市文明办
“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看到中医药界年轻一代成长,能把传统中医药精华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李济仁重视培养后辈,悉心带教,学生如仝小林、孙世发、朱长刚、杨永晖也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李济仁常谦逊地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有些方面还是我的老师。”
回报社会展现大爱 用行动守护与传承中医药
回报社会也是李济仁人生关键词。2009年,他将安徽省政府和医院发给他的奖金捐赠给安徽中医药大学和医院,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李济仁年轻时喜爱艺术字画的收藏,在2011年和2014年,他毅然将大部分收藏的字画书籍捐献给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歙县档案馆及新安国医博物馆。
李济仁家庭全家福。子孙满堂好家风代代相传。图片来源:芜湖市文明办
李济仁说:“作为一个大医,必须要做到技术上要精,对老百姓对病友要诚,要全心全意。”李济仁始终秉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的家规家训和“源于新安、立足国学、重视临床、走向科学”的精神治家治学,现已86岁的他不仅活跃在临床第一线,更坚守在中医传承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新安名医“张一贴”家族对中医的守护与传承。